崎嶇先人路~菁桐古道

旅行報導作品張貼及討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瓊寒茶花小屋

  菁桐位於平溪線小火車的終點站,是個沒落的煤礦小鎮,為了尋訪以往菁桐通往汐止的山間古道,我去了菁桐兩次,卻仍然必須得再去第三次。

  第一次去的時候遇雨,只在菁桐小鎮日式小火車站附近老街上溜達一陣,並參觀了看起來似乎隨時就要倒塌的太子賓館就離開了。菁桐小鎮給人的感覺相當古老而欲振乏力,街上販賣的依舊是那種「倚老賣老」的情調,營造著不太成功的懷舊氣氛,只有在街面外幾個轉角隱匿處,才真正的透露出老人遲暮的些許苔痕水漬。不過總體而言,菁桐是個屬於需要深度相處才能知味的那種小鎮,他的味道來自攀談閒聊,來自午後鬆散的巷弄街底的徘徊。

  第二次,也就是即將為大家介紹旅程的這一次,我成功的踏上了菁桐古道。而所謂必須要再來探訪的第三次,則是因為菁桐附近山區步道頗多,下一次要來探勘的,就是另一條小O型路線的石筍尖、三尖山步道,那是後話,且先來看看我走過的菁桐古道。

  菁桐投下不少經費整治觀光,幾條步道因此都舖上嶄新的石階...的確是這樣,令人在剛踏上古道時不免要搖頭嘆息、心灰意冷,以為這將又是一場拜廟朝聖之旅。所幸心不甘情不願而勞累的攀登二十分鐘左右的枯燥石階之後,映入眼簾的,是兩條幾乎不能稱之為「路」崎嶇山徑。真是太妙了。往左是沿山溪而上的所謂「水路」,往右是沿峭壁陡上的所謂「山路」,兩條崎嶇不堪的路最後仍會相通而同時抵達最高點「盤石嶺」。我選擇從水路上去,因為這條路看起來樹林濃密而潮濕,是我偏愛的那一種山路。

  以為菁桐古道算是較知名而近郊的古道,大概山徑已經被山友踩踏得結實而明顯開闊,結果完全不是這樣,山徑簡直是恍惚而依稀,看之忽焉在前,辨之忽焉於後,三拐四拐加上陡坡不斷,害我每隔五分鐘就要累得停下來休息十分鐘。這條菁桐古道,確實是先人們的坎坷崎嶇路哪。

  抵達山崙稜線之後,路徑平坦而開闊了,涼風習習視野遼闊,很快就抵達最高點盤石嶺,嶺上植披青草,設有石桌椅兩組,居高臨望,遠山蒼翠連綿,慨然令本人產生世俗黯淡、仙風飄然之感。這是笑話。

  從此而下,便是菁桐古道的北段,往汐止方向而去。看來,似乎還得再追加第四次了。

  回程當然走「山路」而下,路徑雖然較為明顯,但是高低起伏之多之大,簡直是世所未見,沿途有許多岔路分別往不同山徑,但是我這把老骨頭已經幾近分崩離析,所以完全不敢奢圖冒進,乖乖的沿著路面慢慢下來。即使如此,在幾個陡峭的黃泥坡上,還是差點用滾的下來。

  菁桐古道不好走,這是我的結論,更離譜的是,這種幾乎不是路的半山腰山徑上,竟然躺著一輛廢棄的摩托車,我百思不得其解,這輛摩托車,究竟是怎麼弄到這蠻荒的世界裡來?用騎的必然是不可能,我手腳並用爾而還要爬樹跳石,都快走不過來了。這輛摩托車是從天上來的!這也是我的結論。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這種原始叢林
若無人帶路
好像會迷路


走進魔神仔洞後
會變成魔神仔嗎

菁桐每次都路過,沒有真的去好好走一次
看過koko兄的介紹,又讓人想去走走
我爬山的途中也有一台 "天外飛來的小貨車" 不知怎麼上來的
路連單車都快過不去了,我的結論也是天外飛來

最近平溪附近野薑花應該開了,沒時間跑那,不過最近路邊咖啡很多,有些以前多花的平地都被砍了,放咖啡桌,我看再過不久,野薑花香將被咖啡香取代了,這樣真可惜了。最近各地政府一直搞觀光,我倒不太讚同,好地方就自已發現,大搞什麼季,常常會破壞了原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