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手札]深坑的清晨體驗

旅行報導作品張貼及討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瓊寒茶花小屋

[旅行手札]深坑的清晨體驗

老街已經不老,隨著觀光經濟活動帶來了文明,假日人潮如逛夜市,誰能慢條斯理走在深坑的老街上,看見穿著新衣服下那一絲古老的感覺。早上五點多,是上天眷顧,一夜大雨終於停了,在我把車開到平常找不到車位的小路上時,木棉樹下躺著一長排空盪盪的車位。在這沒有朝陽和陰暗雨後的清晨,相機緊緊固定在腳架上。
圖檔


走過深坑橋上,遠方山頭雲霧遼繞,在窄窄橋面上不必為了閃躲人群和車輛,側身停下腳步,是為了一叢生長在石棉瓦上的紫色牽牛花。大雨洗過,含水飽合的老舊石棉瓦和一早盛開的新麗牽牛,對比明顯。如同空盪街頭和再過幾個小時後的人聲鼎沸一般。石棉瓦雖然老舊,卻依然完整,進行它遮風蔽雨的功能,盡管如此,文明進步有一天會拆去老邁的石棉瓦,像老街穿上那層新衣一般。
圖檔



老街頭大樹,沒有人潮環繞反而覺得自在。往老街走,地上還泛著雨水留下微微反光,一眼望去成排房舍造形不同,但感覺略顯整齊延伸。少了叫賣攤販,或許能感受到一點點古老意像,原來亭仔腳是一排紅磚堆砌而成的柱子,平常淹沒在人群和小攤之中。
圖檔



走到德興居前如每一戶人家一般,或許應該稱做店家吧!大門深鎖。這家人不會為了沒人的老街而早起開門,亦或是這裡只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氛的商店街而已。斑駁大門清楚記載了歲月痕跡,無數的腳印穿梭在石頭門檻上留下深深的凹陷。牆上花磚,可以看到過往的繁華,新掛上的裝飾小燈籠,沒有照亮過角落那塊花磚吧。這些景像在早晨顯得暗淡,但上了腳架的相機在長時間曝光下,一樣清楚記錄每一個人潮下被遺忘的角落。
圖檔



老街走了一圈,唯一開店營業的是一家手工豆腐工廠。雖然它夾在成排林立老街店面中,但室內沒有營業的跡像。看著女主人,一板一板的把木板上豆腐往外搬,疊在門外桌上。得到允許拍下幾張照片後,聊到她們從日本時代便開始製造豆腐至今,每天早上二點多起床工作,主要供應附近餐廳。對面破舊指標上,或許那幾間搭深坑豆腐風潮的餐廳也是她們的客戶吧。
圖檔


吾愛吾村,清清楚楚寫在路邊供遊客休息的椅子上。塌陷、鐵條外露已不成形,伴隨著垃圾和叢生雜草,不知道深坑這小鎮上得到了多少關愛。或許這雨後清晨,已經說清楚。
圖檔


老街南側的106乙公路上,有一片水稻田,車開到這裡時把車停下來,大雨後水稻上長滿水珠,葉子輕輕綠著水珠靜靜亮著,我覺得這是今天遇到最美的景色。離開老街,可能才是我想體會到的深坑吧。田邊小埂上,長著許多雜草,長長葉子彎彎的下垂,掛著幾滴晶盈水珠,紫花霍香薊正盛開著。
圖檔
圖檔




後記:
1.天氣很暗,加上老街上很多暗處,大部份街景以長時間曝光攝得。
2.整條老街空盪盪,相機上腳架,在路中間愛照多久就照多久。
3.此行為參加CRV車隊活動前,自己天未亮早起安排的行前旅程。


攝影: 茶花小屋 2005.06.11 台北縣深坑


很難想像在北部還能見到這般斑駁的門
在南部幾乎見不到這種木門了
那花磚感覺好眼熟,記得小時候,大戶人家才有那種氣派
高雄縣旗山鎮也有古老的拱門老街
不過住戶接續改建,大概不久後也會絕跡

第一張照片蓄意處理喔,點擊圖片很模糊
莫非那部車是你的 :lol:

那個手工豆腐
熱熱吃
有豆漿的香甜

季風 寫:
很難想像在北部還能見到這般斑駁的門
在南部幾乎見不到這種木門了
那花磚感覺好眼熟,記得小時候,大戶人家才有那種氣派
高雄縣旗山鎮也有古老的拱門老街
不過住戶接續改建,大概不久後也會絕跡

第一張照片蓄意處理喔,點擊圖片很模糊
莫非那部車是你的 :lol:

那個手工豆腐
熱熱吃
有豆漿的香甜
季風看來對一些老地方老回憶也觀察入微,雖然沒有深入研究這些,但時間進步的速度總叫人唏噓!

那台車是我的沒錯,我是把圖縮小了一點,免得路上被人家認出來,讓人追著打,這人老是亂寫人家的家門口

本來想跟老板買塊豆腐嚐嚐,但接下來車隊活動又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做罷,早知現成豆腐那麼好吃,再怎樣也要吃一塊

精彩精彩

謝謝分享了

深坑

很心怡的地方

喜菡 寫:精彩精彩

謝謝分享了

深坑

很心怡的地方
謝謝喜菡站長光臨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