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芒花飛

旅行報導作品張貼及討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瓊寒茶花小屋

喜歡秋天
喜歡秋天菅芒花飛的水湄

偷個閒
遁入茫茫花中
也是一種安頓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哇~

老師好厲害喔
真漂亮

我的意思是
這地方看起來其實並不是很好拍
假如讓我來出手
畫面一定雜亂無章
毫無重點
內行人看得出老師的功力啦
呵呵

我這麼拍馬屁並不是毫無根據的
在芒花更壯觀更好拍的陽明山魚路古道
我都沒有一張相片敢拿出來秀
所以證明我說的實話^^

芒花雖壯觀
卻是很難拍攝的對象
那是全視野的宏觀
千軍萬馬豈是容易調度?

koko

如你所說
芒花真得難拍
我也拍得不好
想看看北方古道邊的芒花如何綻放
與南方的有何不同
就請秀出來吧

前四張因為地勢關係
只能遠拍
後六張只能由橋上拍
拍的時候
還要與疾駛的車擦肩
(正在試圖找到下溪的路)

站在橋上
看著成群的芒花就在溪邊水湄拓開
的確有生命無比壯闊的感動


你這兩句說得真好啊

那是全視野的宏觀
千軍萬馬豈是容易調度?

芒花之河,真美,像是看見許多雁,銜著落日而行……

nikon d200真棒。老師最常用的是什麼鏡頭啊^_^

POWERCAT

人老了
不行了

從前揹著nikonA4+80-200 2.8+?+?+腳架
總共有十公斤吧
跟著男攝友上山下海不嫌累
現在不行了
如今最愛的只能是nikon 18-200的旅行機

拍攝當天揹了不少鏡頭
只走了四百公尺就投降
本想走下溪
也只得作罷

看來好體力是好作品的必要條件呢

喜菡 寫:拍攝當天揹了不少鏡頭
只走了四百公尺就投降
本想走下溪
也只得作罷

看來好體力是好作品的必要條件呢
下回喜姐給瑀個暗號吧,我們來個良辰美景不期而遇。 :mrgreen:
(最近瑀都很早起哪。)

這幾天新相機買好,再黏著喜姐囉。

多謝老師。改天就買這隻18-200的,老骨頭比較好背 :P

拍的真是好,越看越美的芒花之河……

喜老師的取景功力、內涵,早想讚美了!
1/13s、1/15s、1/20s、1/25s....哇塞!

四個鏡頭都用到了嗎?或者兩個就可以發揮了?

[超廣→中距離]+[中距離→望遠]是我最常用的。減輕負荷,減少膝蓋軟骨耗損、腰酸背痛..哈!

年輕時曾為了貪戀芒花草的黃昏而迷路在大屯山谷過夜,差一點重新投胎! :oops:

三年前背了哈蘇相機+NIKON.FM2+2公斤腳架 竟爬不上合歡東峰;而七年前我還在東峰
頂谷紮營過夜拍日出呢!

馮瑀珊 寫:
喜菡 寫:拍攝當天揹了不少鏡頭
只走了四百公尺就投降
本想走下溪
也只得作罷

看來好體力是好作品的必要條件呢
下回喜姐給瑀個暗號吧,我們來個良辰美景不期而遇。 :mrgreen:
(最近瑀都很早起哪。)

這幾天新相機買好,再黏著喜姐囉。
一言為定
:D

powercat 寫:多謝老師。改天就買這隻18-200的,老骨頭比較好背 :P

拍的真是好,越看越美的芒花之河……
不得不服老
如果能年輕十歲該多好啊

天岸馬 寫:喜老師的取景功力、內涵,早想讚美了!
1/13s、1/15s、1/20s、1/25s....哇塞!

四個鏡頭都用到了嗎?或者兩個就可以發揮了?

[超廣→中距離]+[中距離→望遠]是我最常用的。減輕負荷,減少膝蓋軟骨耗損、腰酸背痛..哈!

年輕時曾為了貪戀芒花草的黃昏而迷路在大屯山谷過夜,差一點重新投胎! :oops:

三年前背了哈蘇相機+NIKON.FM2+2公斤腳架 竟爬不上合歡東峰;而七年前我還在東峰
頂谷紮營過夜拍日出呢!

天岸馬


小女子怎與大師比啊

年輕時愛買鏡頭
可是出門時還是喜歡帶輕便懶惰型

最近開始參加攝影學會活動
竟有攝友不屑我用數位相機

反正小女子高興
:D

說真的
羨慕男生啦
到哪兒都不怕
隨地可安

最近我更收斂了
(因為開的是紅車)

啊.最喜歡秋天了
日常生活中也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總是忍不住駐足良久
真是看呆了
太美了.太叫人著迷了

喜菡 寫: 最近開始參加攝影學會活動
竟有攝友不屑我用數位相機

反正小女子高興
:D
這是我們攝影學會剛貼的--
 
向樓教主報告:
本人與歐會長一樣,堅持傳統,打死不退

 
 數位的優點很多,不勝枚舉。但是我不喜歡沒有實物【底片】的影像,沒有踏實感。
 影像數量太多造成管理問題,既要備份;又要調整編修‧‧‧幻燈片拍完,送沖印裝匣
 ,好的留下;差的丟垃圾桶‧‧‧。時間節省是另一重要原因。總歸一句,老狗耍不出
 新把戲啦!

哈哈哈哈哈。。。我的底片早已多到無「櫃」可歸了!


喜菡 寫: 最近我更收斂了
(因為開的是紅車)
這個要緊,趕快「變色」(白色),安全第一。 

實在很喜歡老師這幾張照片,很有生命感。一起熱鬧一下 :P

芒草低偃,流向遠方的那河,輕輕響著許多豐滿的聲音。

圖檔

圖檔

圖檔
敏容 寫:啊.最喜歡秋天了
日常生活中也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總是忍不住駐足良久
真是看呆了
太美了.太叫人著迷了
後六張拍攝點在阿公店水庫旁的燕巢尖山村蓬萊橋
據說是南部的關渡大橋
紅色橋骨
(花了八千萬蓋的)
清晨與黃昏皆美
敏容可以去走走喔

喜菡 寫:
喜菡 寫:
天岸馬 寫: 這是我們攝影學會剛貼的--
 
向樓教主報告:
本人與歐會長一樣,堅持傳統,打死不退

 
 數位的優點很多,不勝枚舉。但是我不喜歡沒有實物【底片】的影像,沒有踏實感。
 影像數量太多造成管理問題,既要備份;又要調整編修‧‧‧幻燈片拍完,送沖印裝匣
 ,好的留下;差的丟垃圾桶‧‧‧。時間節省是另一重要原因。總歸一句,老狗耍不出
 新把戲啦!

哈哈哈哈哈。。。我的底片早已多到無「櫃」可歸了!


這個要緊,趕快「變色」(白色),安全第一。 

傳統與數位各有便與不便
傳統相機作品
在色彩層次表現上的確高過數位
只是底片與沖洗貴了些


紅車被砸
只是突發事件
南部的鄉親我相信還是善良的

powercat 寫:實在很喜歡老師這幾張照片,很有生命感。一起熱鬧一下 :P

芒草低偃,流向遠方的那河,輕輕響著許多豐滿的聲音。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與文似乎是一體成形的

很喜歡

謝謝powercat

無論是喜菡老師的攝影作品
還是powercat的文字
總教有緣的聆賞者深深爲之著迷
其實這就是喜菡文學網特有的魅力

每一張我都好喜歡
尤其是後四張的色澤與線條所築構出來的空間切割
讓攝影門外漢的我
忍不住要豎起雙手的大拇指
水啦

美圖加美字,大飽眼福!
圖檔
跟著喜姐和貓哥的帖,馬上就又換桌布啦!

今天登山正好走到魚路古道的"對面山"
順便謹遵老師囑咐
拍了魚路秋芒的全景觀給老師過目一下...

畫面右邊陡峭山坡蜿蜒而下的小徑就是魚路
畫面左邊開闊平坦的舒緩草坡就是擎天崗

秋芒正開始而已
預計再過兩週應能達到顛峰
整個山谷從上到下將更為艷紅而壯闊~~~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相片跑不出來的話
就從以下網址聯結過去試試看好了
免費空間的服務真是爛透了
我也沒辦法
http://photo.xuite.net/kokolan/115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