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巴戎廟...雕刻與堆砌的藝術光彩

旅行報導作品張貼及討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主: 瓊寒茶花小屋

巴戎廟在整個大吳哥城的中心點,故要進入必須通過大吳哥城的城門,大吳哥城共有五個

城門, 一般遊客皆由南門進入。在大吳哥城門入口兩側,各有多尊善神及面目猙獰的惡神,

代表著人心 善與惡的兩面,因為年代久遠,且受戰爭洗禮破壞,有些神像已頭斷手缺,較為

完整的神像亦皆可看得出由水泥修補過之痕迹,著實可惜,每每在古文物保存的歷程中,總常

常會有顧此失彼難以抉擇的兩難情況發生。


來到巴戎廟前,遠遠便可看到倒塌於地面上的石頭,石頭上還可清楚的看到為了讓大象方便

拖拉的鑿孔。抬頭仰望,整個巴戎廟是由一座座的雕有吳哥王朝全盛時期國王加亞巴爾曼七世

的面容的寶塔所組成,寶塔共有54座,因其四面雕刻,故在每個角度皆可看到國王微笑面

容,堪稱建築史上一絕。這216張臉孔都具有軒昂的眉宇、熱情的厚唇及慈善的氣質,且聽說

每張臉龐隨著日照角度的變化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光影和顏色,但可惜今天天氣陰霾,我門無法

看到這藏有玄機的偉大光彩。


在巴戎廟內參觀,總會發出陣陣驚嘆?在毫無鋼筋水泥的當時,靠著堆砌竟能蓋出如此雄偉

的建築,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參觀中聽到另一個導遊的解說,他提到石頭的鑿孔含有三

種可能性,一是方便大象運石,二是原石塊所鑲的寶石被取走後留下的殘孔,三是石灰嵌柱的

痕跡,如此的說法也稍稍解我心中疑惑。


巴戎廟美麗的浮雕及建築的雄偉是它的特色,除了微笑的臉孔以外,在回廊或壁面上都雕

有一些民間生活、戰爭情景或古印度神話故事,雖然我們對該國的歷史及神話由來不甚了解,

但對如此巨大的雕刻工程及精湛技術,不由興起崇高敬意。


....(相片以滑鼠左鍵輕擊放大)....................................................................................................

(↓大吳哥城南門入口,兩側各有多尊善惡神像,善惡兩方都緊抓七頭蛇的身體,以爭奪長生

不老的聖水。南門的入口剛好可容納一輛中型車進入,所有的遊客車輛皆須經過此門,被

破壞的程度已日益嚴重。
圖檔


(↓善神的一面,顏色較淡的部位就是水泥修補的痕跡。)
圖檔


(↓惡神的一面,完整保留的已不存在。)
圖檔


(↓南門兩側延伸出的城牆高8公尺,寬12公尺,雖然目前繁華褪盡,牆面只見斑薄

,但想像它以往可供衛兵騎馬或騎大象在上面巡邏之英姿,禁不住對它多看一眼。)
圖檔


(↓巴戎廟內之寶塔都是經過外國人協助修護完成,但尚有多處的石頭堆積,難尋其主

。聽說目前透過電腦模擬寶塔原貌,欲尋出石頭堆砌起來的可能性。)
圖檔


(↓走在石柱堆起的長廊裡,好像走入吳哥王朝的盛世,斑駁泛霉綠的石柱,在受到

保護後的今天,對說遊客清楚的說著它為人遺忘的故事。)
圖檔


(↓微笑之一。)
圖檔


(↓浮雕女神像中,保留最為完整的一尊。)
圖檔


(↓長廊的壁面雕有民間生活的一面。壁面的浮雕經過一些未完成作品的考據,

證實是在石塊堆砌完成整面牆壁後,才在完整的壁面上由上往下雕刻完成。)
圖檔


(↓微笑之二。)
圖檔


(↓微笑之三...也是代表作,看看那上揚的嘴角曲線,你跟著微笑了嗎?)
圖檔


( ↓走入無人的荒廢裏。)
圖檔


( ↓叢林中的廢墟一般。)
圖檔


( ↓在人來人往的遊客群中,抱著小弟弟的赤腳小姊姊備受矚目。)
圖檔


(↓北門出口,跟南門一樣是目前五個出口中保留較為完整的一個。)
圖檔
著名的「微笑高棉」、「微笑菩薩」就是指這裡的石雕,我們在這拍兩次,
一次特別選黃昏拍,色調氣氛更合乎歷史回顧....
第五張拍入口處斑駁的石堆是很好的圖說故事...

我將另外貼上圖。

最後那張是瓊寒吧

天岸馬版主 安安

專家拍照真的不簡單
取清晨 就黃昏
不怕上山 不怕下海
就為了拍得讓人看了感動的鏡頭
辛苦哩 :)


茶花版主 安安

這次猜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