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葉慈說:「生命是在為某些不曾發生過的事做準備。」
如果生命有必要為未知的事做準備,那麼面對那些尚未發生的事,該準備些什麼呢?是否可以因為有所準備就能免去狀況突發時的慌亂呢?
曾和朋友半開玩笑地聊著,面對生命的無常,是否應早立遺書?朋友們莫不驚訝以對,隨即大笑說我想的太多。其實,我只是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只消一個「不測風雲」或「旦夕禍福」的打擊便可崩落毀滅,早立遺書只是替自己的身後有留個「交代」,否則屆時一切都是個「來不及」。
當靈魂自軀體抽離後,就是一個生命的殞落,誰負了誰,誰又愛了誰,這個人的未來已是空白,所有的功與過亦不再重要。然而,人的堅強度果真都能挨到面對死亡時,最末一刻的從容?然後再消灑地走進死亡,無所羈絆的離開嗎?
憶及初入社會半工半讀的那年,得緣認識了一位待人和善、作風海派的廖大哥。公私分明的大哥,以誠信搏得了成功的事業,在能力之餘,總不吝分享愛人愛己的心給離鄉背井的社會菜鳥們,而我是其中之一。於公於私,無論是誰遇到了難題來找大哥,他絕對都給予對方給最即時與完整的協助。
怎奈,與大哥相識的第二年暮秋,一場車禍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噩耗傳來,眾人都難以接受。我始終忘不了追悼會上,握在手中顫抖的一束馨香,久久不能自已,無法相信如此親切的大哥已經離世,寧願選擇大哥只是去了某個遠方的假想。
在颯颯的秋風中,焚燒我們的不捨與思念,翻飛的紙灰,卻負不動失去他的悲痛,香煙裊裊染白了整座會場,莊嚴的頌經聲,更添幾分哀悽與沈重。才二十七歲的廖大哥,就這麼永永遠遠的走了。
有些話還沒有跟他說,原來那是一種遺憾,裡面有我不及跟他說的一句謝意。透過迷濛的視線,遠望大哥的遺容,那是我第一次領受到天人永隔的離別滋味,難以言喻的隱痛撞擊我的心,深刻而難忘。
生命恆無常,心裡滿溢的是面對現實殘酷面的脆弱與感慨。 也許是在下一分鐘,也許是在明天,也許是在……如何不讓自己留有遺憾?或許真該要先為某些未曾發生過的事預做準備吧。
窗外涼風襲人,又是一年寒秋時節,遠行的廖大哥您可安否?
如果生命有必要為未知的事做準備,那麼面對那些尚未發生的事,該準備些什麼呢?是否可以因為有所準備就能免去狀況突發時的慌亂呢?
曾和朋友半開玩笑地聊著,面對生命的無常,是否應早立遺書?朋友們莫不驚訝以對,隨即大笑說我想的太多。其實,我只是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只消一個「不測風雲」或「旦夕禍福」的打擊便可崩落毀滅,早立遺書只是替自己的身後有留個「交代」,否則屆時一切都是個「來不及」。
當靈魂自軀體抽離後,就是一個生命的殞落,誰負了誰,誰又愛了誰,這個人的未來已是空白,所有的功與過亦不再重要。然而,人的堅強度果真都能挨到面對死亡時,最末一刻的從容?然後再消灑地走進死亡,無所羈絆的離開嗎?
憶及初入社會半工半讀的那年,得緣認識了一位待人和善、作風海派的廖大哥。公私分明的大哥,以誠信搏得了成功的事業,在能力之餘,總不吝分享愛人愛己的心給離鄉背井的社會菜鳥們,而我是其中之一。於公於私,無論是誰遇到了難題來找大哥,他絕對都給予對方給最即時與完整的協助。
怎奈,與大哥相識的第二年暮秋,一場車禍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噩耗傳來,眾人都難以接受。我始終忘不了追悼會上,握在手中顫抖的一束馨香,久久不能自已,無法相信如此親切的大哥已經離世,寧願選擇大哥只是去了某個遠方的假想。
在颯颯的秋風中,焚燒我們的不捨與思念,翻飛的紙灰,卻負不動失去他的悲痛,香煙裊裊染白了整座會場,莊嚴的頌經聲,更添幾分哀悽與沈重。才二十七歲的廖大哥,就這麼永永遠遠的走了。
有些話還沒有跟他說,原來那是一種遺憾,裡面有我不及跟他說的一句謝意。透過迷濛的視線,遠望大哥的遺容,那是我第一次領受到天人永隔的離別滋味,難以言喻的隱痛撞擊我的心,深刻而難忘。
生命恆無常,心裡滿溢的是面對現實殘酷面的脆弱與感慨。 也許是在下一分鐘,也許是在明天,也許是在……如何不讓自己留有遺憾?或許真該要先為某些未曾發生過的事預做準備吧。
窗外涼風襲人,又是一年寒秋時節,遠行的廖大哥您可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