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參加文化部的電影劇本比賽,開始用電影語言和電影符號的兩類概念,來重新看臥虎藏龍,穿著prada的惡魔等電影劇本的電影語言語法,電影語言語法懶人包解釋,就是每個人物拍攝的長景,中景,遠景,特寫,全景等等的畫面安排。

因為如果把長景,特寫等在劇本裡寫的很詳細,導演會生氣你搶走他的運鏡創作的自由與創意,所以在劇本裡你的劇本的不同描述,就暗示著導演要拍甚麼樣的鏡頭。

例如劇本寫李慕白騎著馬,瀟灑地從石板道的那一頭過來,這是長景的鏡頭。

劇本寫李慕白看到玉嬌龍這樣嬌美無方,穿著旗人婦女華麗服飾的模樣,心裡撲通一聲,但是臉上還是保持禮貌,抱拳隊玉嬌龍恭喜她將要大婚嫁給狀元郎。李慕白看到美女心裡一動,要用臉部特寫。

原來寫劇本是有很完整而繁複的規矩的,劇本的故事進行中,每個人物站的位置的遠近,手中拿著要觀眾注意到的東西,人物交談,乃至打鬥走位,都是要按照電影語言的語法,來做導演指揮攝影師攝影機運鏡的參考的。

我參加過四次文化部電影劇本比賽,以前根本不懂電影語言的鏡頭長景,中景,遠景特寫等規矩,都是打開電腦就寫,大概十天出頭就寫完,然後檢查完錯字就寄去參賽。

現在想起以前寫劇本參賽的傻劲,覺得很汗顏。以前那四本,根本沒有電影語法的鏡頭安排的劇本,相信劇本評審看到第三頁或第十頁左右,就會皺著眉說,這劇本根本不照規矩寫,甚麼亂七八糟的玩藝兒,然後就丟在淘汰劇本區了。

但是今年經由人工智慧的詢問,以及自己做功課,用電影語言分析比較一些以前的電影劇本,稍稍了解一些電影語言的知識之後,反而遲遲不敢下筆寫劇本內文。

或許是對劇本的電影語言語法,鏡頭的安排顧慮越來越多,寫劇本編故事時,也就越放不開手去寫,和以前越不懂越敢隨便寫,可說是大異其趣了。

原來,電影是這麼複雜的東西,和網紅或電視綜藝節目那樣,隨興就演,下的功夫和講究是不太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