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思想起219-老釣翁奎伯的故事』
「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來往船隻無牽絆。沙鷗點點清波遠,荻港蕭蕭白晝寒.......。」蒼勁悠揚的歌聲隨風飄送,這是來自消波塊附近,一位老釣翁的吟唱。這首叫做「道情」的老歌,我在初中二年級音樂課裡學過,所以聽入耳裡倍感親切。今日耳福不淺,旗津訪友不遇失望之餘,卻在港村的防波堤外,遇到一位風趣的老釣翁,而且還因志趣相近而與他結成忘年之交。
港村防波堤外,因為長年受到海浪之沖蝕切割,堤基已被海水吞蝕掏空出一個寬廣之凹陷,漁業局在此堆放消波塊,用以防止堤基繼續崩蝕。這些消波塊沉放處,正好位於潮間帶附近,每天潮起潮落息息相關。經過海水長年歲月之浸浴,消波塊上長滿石蚵、藤壺、與龜爪貝等生物。而消波塊基部的洞窟與隙縫地方,潛伏著許多小章魚、龍蝦、螃蟹和其他類別之魚蝦。
因為水族在此群聚生活,所以,這裡順理成章的就成為許多閒散之人消遣的釣魚基地。漲潮退潮皆可見到許多人,拿著釣竿魚簍這裡垂釣消遣打發時間。老釣翁阿奎伯今年高齡68歲,自高雄公車管理處退休下來不到三年。他是來自貢寮鄉的漁村子弟,雖然很久沒回去故鄉踩踏,但是他很懷念故鄉。儘管許久未接觸漁撈,可是他那些天生的魚撈技術依然存在。
消波塊水域中魚蝦螃蟹很豐富,每天退潮之時他都會來這裡垂釣。一方面修身養性,一方面可以打發時間。今天他的手氣似乎不錯。才剛拋線不久,他已釣獲數條牛屎鮭仔。此外,還有一隻大沙公。這隻沙公有夠大,光是雙螯就有近半斤之重量。此刻牠的雙螯,已被奎伯用塑膠繩綑綁著,牠只能利用那雙蟹眼骨碌亂轉,好像是在向不懂敬老尊賢的人們示威。
時間又過不久,一隻拳頭大的龍蝦也被他釣上來。但見他的手掌如剛爪般,緊緊扣住那隻龍蝦之身體,任憑牠如何的使力掙扎,就是無法逃離人手之掌握。阿奎伯釣魚不用釣竿,僅將釣線纏在食指上,憑藉著敏感之反應判定魚兒是否上鈎?此時他輕鬆的將那隻龍蝦脫鈎放入竹簍內,然後整理一下凌亂糾纏的釣線,並掛上新餌繼續放釣。
今天的釣餌是用火烤過的蝦頭,他說這種香餌是蝦蟹之最愛,因此,用它來誘釣蝦蟹最容易上鈎。果如所言,消波塊附近的大傢伙,一個接一個的進入他的魚簍內。黃昏前與下雨的前後,正是下釣最佳時機,因此,他每天都在這時刻裡,出現在消波塊附近下釣。他人悠哉遊哉的一邊抽著菸斗,一邊等待魚兒上鈎。他說:「此時的魚兒受不了氣壓之突變,腦混氣亂失去判斷能力,一見有餌便張口亂咬,所以上鈎機會大於平常。」
他是漁家子弟熟知魚性和水性,難怪每次出擊總是滿載而歸。黃昏驕陽斜斜西掛,夕陽餘暉將消波塊附鍍染得一片金黃。釣客紛紛收時釣具準備回家,但是奎伯依然戀棧著不願意離開。他想趁著夕陽迴光返照之時,好好的再釣些大傢伙回家。奎伯獨自一人鰥居,他與妻子結褵四十餘載無出子女。現在她獨居一座三層樓透天厝,加上一批恆產,以及一筆豐厚的退休金。
許多無聊之人見錢眼開,見他身邊的油水豐富,因此許多人自動前來與他親近,妄想自其手中分得杯羹。在這些妄想的人群之中,有位遠親老是想將自家之三男過繼給他,但是奎伯熟知對方之用意,所以,一再予以婉拒推卻。其實,他想得十分透徹,退休後不久,他便已委託律師立好遺囑,準備在他棄世之後,將他所有的遺產捐贈給國內十幾個慈善機構。
這個遺矚絕對機密,至高無上,只有他與委託枝律師知道罷了。而他對此事所做出之決定,不想讓旁人知道,因此,他要求專聘之律師,無論如何一定要幫他保守秘密,絕對不要將內容對外透露半字。當時倘若這位遠親知道詳情,不知道他還會不會想將自家孩子過繼給奎伯嗎? 【完】
「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來往船隻無牽絆。沙鷗點點清波遠,荻港蕭蕭白晝寒.......。」蒼勁悠揚的歌聲隨風飄送,這是來自消波塊附近,一位老釣翁的吟唱。這首叫做「道情」的老歌,我在初中二年級音樂課裡學過,所以聽入耳裡倍感親切。今日耳福不淺,旗津訪友不遇失望之餘,卻在港村的防波堤外,遇到一位風趣的老釣翁,而且還因志趣相近而與他結成忘年之交。
港村防波堤外,因為長年受到海浪之沖蝕切割,堤基已被海水吞蝕掏空出一個寬廣之凹陷,漁業局在此堆放消波塊,用以防止堤基繼續崩蝕。這些消波塊沉放處,正好位於潮間帶附近,每天潮起潮落息息相關。經過海水長年歲月之浸浴,消波塊上長滿石蚵、藤壺、與龜爪貝等生物。而消波塊基部的洞窟與隙縫地方,潛伏著許多小章魚、龍蝦、螃蟹和其他類別之魚蝦。
因為水族在此群聚生活,所以,這裡順理成章的就成為許多閒散之人消遣的釣魚基地。漲潮退潮皆可見到許多人,拿著釣竿魚簍這裡垂釣消遣打發時間。老釣翁阿奎伯今年高齡68歲,自高雄公車管理處退休下來不到三年。他是來自貢寮鄉的漁村子弟,雖然很久沒回去故鄉踩踏,但是他很懷念故鄉。儘管許久未接觸漁撈,可是他那些天生的魚撈技術依然存在。
消波塊水域中魚蝦螃蟹很豐富,每天退潮之時他都會來這裡垂釣。一方面修身養性,一方面可以打發時間。今天他的手氣似乎不錯。才剛拋線不久,他已釣獲數條牛屎鮭仔。此外,還有一隻大沙公。這隻沙公有夠大,光是雙螯就有近半斤之重量。此刻牠的雙螯,已被奎伯用塑膠繩綑綁著,牠只能利用那雙蟹眼骨碌亂轉,好像是在向不懂敬老尊賢的人們示威。
時間又過不久,一隻拳頭大的龍蝦也被他釣上來。但見他的手掌如剛爪般,緊緊扣住那隻龍蝦之身體,任憑牠如何的使力掙扎,就是無法逃離人手之掌握。阿奎伯釣魚不用釣竿,僅將釣線纏在食指上,憑藉著敏感之反應判定魚兒是否上鈎?此時他輕鬆的將那隻龍蝦脫鈎放入竹簍內,然後整理一下凌亂糾纏的釣線,並掛上新餌繼續放釣。
今天的釣餌是用火烤過的蝦頭,他說這種香餌是蝦蟹之最愛,因此,用它來誘釣蝦蟹最容易上鈎。果如所言,消波塊附近的大傢伙,一個接一個的進入他的魚簍內。黃昏前與下雨的前後,正是下釣最佳時機,因此,他每天都在這時刻裡,出現在消波塊附近下釣。他人悠哉遊哉的一邊抽著菸斗,一邊等待魚兒上鈎。他說:「此時的魚兒受不了氣壓之突變,腦混氣亂失去判斷能力,一見有餌便張口亂咬,所以上鈎機會大於平常。」
他是漁家子弟熟知魚性和水性,難怪每次出擊總是滿載而歸。黃昏驕陽斜斜西掛,夕陽餘暉將消波塊附鍍染得一片金黃。釣客紛紛收時釣具準備回家,但是奎伯依然戀棧著不願意離開。他想趁著夕陽迴光返照之時,好好的再釣些大傢伙回家。奎伯獨自一人鰥居,他與妻子結褵四十餘載無出子女。現在她獨居一座三層樓透天厝,加上一批恆產,以及一筆豐厚的退休金。
許多無聊之人見錢眼開,見他身邊的油水豐富,因此許多人自動前來與他親近,妄想自其手中分得杯羹。在這些妄想的人群之中,有位遠親老是想將自家之三男過繼給他,但是奎伯熟知對方之用意,所以,一再予以婉拒推卻。其實,他想得十分透徹,退休後不久,他便已委託律師立好遺囑,準備在他棄世之後,將他所有的遺產捐贈給國內十幾個慈善機構。
這個遺矚絕對機密,至高無上,只有他與委託枝律師知道罷了。而他對此事所做出之決定,不想讓旁人知道,因此,他要求專聘之律師,無論如何一定要幫他保守秘密,絕對不要將內容對外透露半字。當時倘若這位遠親知道詳情,不知道他還會不會想將自家孩子過繼給奎伯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