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杭州茶
王水宝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东坡喜肉,善烹“东坡肉”,但他对茶也情有独钟。在《苏轼诗集》中,收录有关茶和茶诗大概有76首。苏轼在杭州先后当了五年父母官中,也留下了不少有关饮茶和茶诗就有29首。“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就是描写杭州"白云茶"的。由此可见,苏轼与杭州茶有不解之缘。
杭州自古为繁华之地,但天竺、灵隐、龙井、虎跑、孤山、南屏等地却山明水秀,风景秀丽,深山云雾,古寺名刹,使苏轼“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加之苏轼爱好佛学,精通茶道,他的一生中又与许多僧人相交甚笃,在江、浙地区与他友善的高僧、名僧就达19人之多。在杭州两次为官时,曾与“辩才大师”元净、佛印等多位高僧结下深厚友谊。
在杭州做官时,他经常微服出游,广与和尚交往。一天,他公务忙完后,脱下官帽官服独自来某寺院游玩,因寺院方丈不知是苏轼到来,认为是普通人,便简慢说道:“坐”。叫小沙弥:“茶”。 小和尚端上一碗很一般的茶。待苏轼坐下寒暄几句后,方丈见来人谈吐不俗,便急忙改口道:“请坐”,吩咐小沙弥:“上茶”。小和尚赶忙重新泡上一碗茶。到最后,在交谈中方知是赫赫有名的大学士苏轼。方丈连忙起身道:“请上座”。便赶紧叫小沙弥:“上好茶”。临别时,方丈请苏轼留下墨宝,苏轼信然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一副对联,上联为:“坐请坐请上座”, 下联为:“茶上茶上好茶”。虽然方丈有势利之眼,但这一段奇遇,不失成了有趣的佳话。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熙宁六年(1073)某日,因身感不适,便告假外出,独个儿游南屏、惠昭、小昭庆等寺,天快晚了又到孤山去见惠勤禅师。一天的游玩,苏轼饮了好多杯茶,顿觉浑身清爽,没有吃药病也痊愈了,即作小诗一首《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元祐四年(1089)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苏轼去西湖北山宝严院走访诗僧清顺。清顺见苏知州来访,即用形如雀舌的新茶相待,苏轼则以大龙团以赠,并留下《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乃戏作小诗》:“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太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一天,苏轼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妙于茶事的南屏净慈寺谦师闻讯后,急忙赶到北山为苏轼点茶。苏轼品茶后,感到茶味与其他的茶味不同,就专门写了首《送南屏谦师》诗:“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诗中极力赞叹谦师的茶艺。除了《送南屏谦师》诗外,苏东坡还写过一首《又赠老谦》诗曰:“泻汤旧得茶三昧,觅句近窥诗一斑。清夜漫漫困披览,斋肠那得许悭顽。”
在苏东坡与杭州茶中,还有一段与茶有关的趣闻。据史料记载,苏轼在黄州为官时,朋友参寥从吴中来访,二人一起品茗。事后,苏轼梦见参寥作了一首好诗,醒来后还记得其中二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过了七年,苏轼到钱塘任职,参寥正好住在西湖智果寺。在寒食的翌日,苏轼与朋友从孤山出发,去见参寥。在智果寺内,大家一起到寺内的泉眼去汲泉水,煮茶。在饮茶时,苏轼猛然想起七年前梦见参寥作的“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诗的事,他就朗声吟诗给大家听。七年前梦中参寥的“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诗,竟然在今天碰巧应验,十分奇巧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