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路旁的蘑菇和格桑花》
文/唐东起
南一路旁奥林东南边有座山。隔着一池湖水。每天坐班车时我都看上几眼。春天时漫坡都是绿草地。那画面极像联想电脑的一帧屏保图画。秋季满山的格桑花开的绚丽。总看见私家车围着山转。总看见人头在山上顾盼。那山是一处人造绿化的高地。离我的住处最近的一座山。哪天有空去看一看呢。近来经常有微信里的朋友晒图。晒那格桑花。晒清澈的湖水里蓝天白云和格桑花的倒影和人的笑颜。俨然成了一处旅游景点。
我小时候是在五常山里长大的。对山里的蘑菇还认识不老少。比如松蘑榛蘑元蘑猴头蘑等’四大名模’。可这大庆树林草甸里长的蘑菇还真不认识。来大庆说来也快三十年了。可以说一生中大部分的时光是在大庆度过的。却总感觉自己是异乡人。总也融入不到这城市里去。没有关心关心大庆身边的土特产。入秋了。几场雨水过后经常听别人说今年的蘑菇真厚。不觉得也勾起了我心底的痒。拎个塑料袋就下楼了。向着那山进发。
东走二里地就到了一片杨树林。就是我春天时挖曲麻菜婆婆丁那片树林。蘑菇说不上多,也不算少。在成趟成行规则的树趟子里蘑菇反倒不多。而在树和草地灌木杂居的边缘地带你仔细扒拉扒拉。往往在落地的树叶子和杂草的遮掩下。能发现蘑菇。我是这样理解的:蘑菇是两种草木的根系争夺地盘,在一场雨水之后举起的自己张扬的旗帜。
前面说了我不认识这里的蘑菇。所以采到的每一个蘑菇都给相相面,仔细端详一番。觉得面善的觉得不会害我就留下来了。凭我的经验和印象:毒蘑菇多是颜色深的如刻意抹了脂粉,往往一碰就起烟雾如妖精一般。(此处一家之言可商榷,以免误导食客。后来听说有人吃杨树林里的这种蘑菇中毒了。有点失去采的兴趣了。自己采的舍不得扔。于是又泡又焯又炒又辣椒的。可能偶尔分辨不清极少数或许带毒毒性也弱了。一小口一小口的胆战心惊的都吃了。写了这篇随笔。有朋友说写得真好,我想如果冒险食一次蘑菇换一篇好文章,也值了。)我边走边采。附近有河流有池塘的。如果闲暇钓鱼采蘑菇观景遛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项呢。感觉大庆其实环境挺不错的。觉得自己收起了好高骛远浮躁的心。也关心身边的草木了。也渐渐融入了美丽大庆和谐大庆的氛围。大庆这座随湖扩展的城,一百次出走和跋涉都触及内心的感动和荒芜。守着一池碧荷和你的倒影,把所见的美景都圈点成湖 ,圈点成大地上的圈圈涟漪。我要用双腿的圆规描画出很大的一个圈。边走边浮想联翩。偶尔也遇到采蘑菇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见面一般都会打一下召唤。“今天采蘑菇的真多”“你没少采呀”。大都把自己的筐篓小洋桶的一面显摆一下收获。然后就是低下头更快速的寻觅。生怕别人把自己势力范围的蘑菇掠夺走了。在大树林子里很享受那份孤独。感觉自己是这片林地的拥有者。也愿意偶尔遇到同类或鸟类,稍许枝叶的摩擦和响动,能让自己更安心更安静。在大庆的地盘采蘑菇有一点好处:不用担心遇到蛇马蜂和野兽。那是我在五常大山里最恐惧的东西。小时候上山采山货。几乎每次出发前都做好了把性命交付给大山的打算。而大庆的树林子能让我感觉放松也休闲。不大一会就拎着半塑料袋蘑菇来到了那座开满了格桑花的山。
很早就认识了掃树梅。说实话不觉得有多喜欢这种花。什么原因呢。感觉这花过于朴素,挺廉价的,一点也不金贵。不挑剔土壤不挑剔环境。撒下种子年年都开。说白话就是挺皮实的。按理说这些都是优点啊。不做作不矫情不保留。几乎每一条枝蔓的顶端都能开出一朵花来。不像有些花那么难养活。怕风怕雨的,怕光怕潮的,多少年才好不容易挤出那么几朵。即便开了又匆忙的凋谢。掃树梅则不然。不到冰冷彻骨万物萧条就一门心思地开。而且一株挨一株。大朵牵小朵的。铺地连天地开。开的肆意开的忘情。不拿腔拿调不讨价还价。可人就这臭毛病,越容易得到越不去珍惜。我真正重视起掃树梅是因为她的另一个名字“格桑花”。经常听到歌词里唱到格桑花。有许多著名的歌手不论地域不论民族在歌曲大赛里都唱到了格桑花。“记得有句是这样唱的:山上的格桑花开得好美丽,我愿亲手摘一朵送给你。”听的多了我甚至都能哼唱出来。我好生奇怪又心生好奇。什么是格桑花呢?这么有魅力。一定是雪域奇葩吧。我愿有生之年一定去见识见识。终于有一天我算是弄明白了。这格桑花就是我打小就认识的掃树梅呀!
可以说对我三观的诋毁是颠覆性的。震惊的同时,这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回顾这么多年的历程我们是不是过于讲究排场套路而不重实效。是不是追求形而上的东西而忘了初心本真。是不是贪慕虚荣作茧自缚,而错过了美丽纯朴的有情人。南一路旁的那一片格桑花海吸引了成群结队的人民来观赏流连拍照。我也拍了几张。却没有一张自拍与花的合影。我有自知之明,真的感觉自己配不上格桑花。
2016年10月05日
QQ 287724270
文/唐东起
南一路旁奥林东南边有座山。隔着一池湖水。每天坐班车时我都看上几眼。春天时漫坡都是绿草地。那画面极像联想电脑的一帧屏保图画。秋季满山的格桑花开的绚丽。总看见私家车围着山转。总看见人头在山上顾盼。那山是一处人造绿化的高地。离我的住处最近的一座山。哪天有空去看一看呢。近来经常有微信里的朋友晒图。晒那格桑花。晒清澈的湖水里蓝天白云和格桑花的倒影和人的笑颜。俨然成了一处旅游景点。
我小时候是在五常山里长大的。对山里的蘑菇还认识不老少。比如松蘑榛蘑元蘑猴头蘑等’四大名模’。可这大庆树林草甸里长的蘑菇还真不认识。来大庆说来也快三十年了。可以说一生中大部分的时光是在大庆度过的。却总感觉自己是异乡人。总也融入不到这城市里去。没有关心关心大庆身边的土特产。入秋了。几场雨水过后经常听别人说今年的蘑菇真厚。不觉得也勾起了我心底的痒。拎个塑料袋就下楼了。向着那山进发。
东走二里地就到了一片杨树林。就是我春天时挖曲麻菜婆婆丁那片树林。蘑菇说不上多,也不算少。在成趟成行规则的树趟子里蘑菇反倒不多。而在树和草地灌木杂居的边缘地带你仔细扒拉扒拉。往往在落地的树叶子和杂草的遮掩下。能发现蘑菇。我是这样理解的:蘑菇是两种草木的根系争夺地盘,在一场雨水之后举起的自己张扬的旗帜。
前面说了我不认识这里的蘑菇。所以采到的每一个蘑菇都给相相面,仔细端详一番。觉得面善的觉得不会害我就留下来了。凭我的经验和印象:毒蘑菇多是颜色深的如刻意抹了脂粉,往往一碰就起烟雾如妖精一般。(此处一家之言可商榷,以免误导食客。后来听说有人吃杨树林里的这种蘑菇中毒了。有点失去采的兴趣了。自己采的舍不得扔。于是又泡又焯又炒又辣椒的。可能偶尔分辨不清极少数或许带毒毒性也弱了。一小口一小口的胆战心惊的都吃了。写了这篇随笔。有朋友说写得真好,我想如果冒险食一次蘑菇换一篇好文章,也值了。)我边走边采。附近有河流有池塘的。如果闲暇钓鱼采蘑菇观景遛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项呢。感觉大庆其实环境挺不错的。觉得自己收起了好高骛远浮躁的心。也关心身边的草木了。也渐渐融入了美丽大庆和谐大庆的氛围。大庆这座随湖扩展的城,一百次出走和跋涉都触及内心的感动和荒芜。守着一池碧荷和你的倒影,把所见的美景都圈点成湖 ,圈点成大地上的圈圈涟漪。我要用双腿的圆规描画出很大的一个圈。边走边浮想联翩。偶尔也遇到采蘑菇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见面一般都会打一下召唤。“今天采蘑菇的真多”“你没少采呀”。大都把自己的筐篓小洋桶的一面显摆一下收获。然后就是低下头更快速的寻觅。生怕别人把自己势力范围的蘑菇掠夺走了。在大树林子里很享受那份孤独。感觉自己是这片林地的拥有者。也愿意偶尔遇到同类或鸟类,稍许枝叶的摩擦和响动,能让自己更安心更安静。在大庆的地盘采蘑菇有一点好处:不用担心遇到蛇马蜂和野兽。那是我在五常大山里最恐惧的东西。小时候上山采山货。几乎每次出发前都做好了把性命交付给大山的打算。而大庆的树林子能让我感觉放松也休闲。不大一会就拎着半塑料袋蘑菇来到了那座开满了格桑花的山。
很早就认识了掃树梅。说实话不觉得有多喜欢这种花。什么原因呢。感觉这花过于朴素,挺廉价的,一点也不金贵。不挑剔土壤不挑剔环境。撒下种子年年都开。说白话就是挺皮实的。按理说这些都是优点啊。不做作不矫情不保留。几乎每一条枝蔓的顶端都能开出一朵花来。不像有些花那么难养活。怕风怕雨的,怕光怕潮的,多少年才好不容易挤出那么几朵。即便开了又匆忙的凋谢。掃树梅则不然。不到冰冷彻骨万物萧条就一门心思地开。而且一株挨一株。大朵牵小朵的。铺地连天地开。开的肆意开的忘情。不拿腔拿调不讨价还价。可人就这臭毛病,越容易得到越不去珍惜。我真正重视起掃树梅是因为她的另一个名字“格桑花”。经常听到歌词里唱到格桑花。有许多著名的歌手不论地域不论民族在歌曲大赛里都唱到了格桑花。“记得有句是这样唱的:山上的格桑花开得好美丽,我愿亲手摘一朵送给你。”听的多了我甚至都能哼唱出来。我好生奇怪又心生好奇。什么是格桑花呢?这么有魅力。一定是雪域奇葩吧。我愿有生之年一定去见识见识。终于有一天我算是弄明白了。这格桑花就是我打小就认识的掃树梅呀!
可以说对我三观的诋毁是颠覆性的。震惊的同时,这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回顾这么多年的历程我们是不是过于讲究排场套路而不重实效。是不是追求形而上的东西而忘了初心本真。是不是贪慕虚荣作茧自缚,而错过了美丽纯朴的有情人。南一路旁的那一片格桑花海吸引了成群结队的人民来观赏流连拍照。我也拍了几张。却没有一张自拍与花的合影。我有自知之明,真的感觉自己配不上格桑花。
2016年10月05日
QQ 28772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