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衝》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
出門辦事要預留緩衝時間,要留多長才夠?如果搭錯線上錯車…

一回生二回熟嗎?兩回也不過比較不那麼生而已,何況上車下車轉車來轉車去,還有出發點同而半途分道揚鏢的,那半生不熟的站名一時不察就背道而馳,直到終點站才恍然大悟。

人生也有許多類似情境 ,開始時信心滿滿以為必然一帆風順,雖走著走著有些疑惑,到肯定不對非回頭非換車不可時已經枉走一大段了。

更不在意料中,無奈無助無可如何的冤枉路才在不得不之下改弦易轍,搭上了另一自覺不陌生的班車,搖搖晃晃的過了幾站後,茫茫然的重又發現再度閃失了。與他人無涉,屬於自己的奧惱挫折只有自己暗暗的認了吞了。

每一次重來,時間就越形緊迫,心裡就越形緊張,越想要追趕或彌補失去的就越難擺脫得失心,然後覺得算了算了,世界上沒什麼非得到不可、沒什麼非挽救不可的,一種倦了厭了無所謂了,就像實驗走迷宮的白老鼠被電到麻木後不逃不避隨命運擺佈,不算豁達也豁達了。

認錯認賠認栽認倒楣,認定結局就是這樣那樣,無可無不可的搭上單程車,老僧入定一般心態,反正太陽下山在即,餘程風景能看多少看到什麼也全不著心不想著心。

黃昏就是日落的緩衝,日落就是黑夜的緩衝 ,黑夜就是將息的緩衝,如果闔上眼睛還有夢自動的進入,多好?
很多時機,真的需要預留緩衝的空間的。

說話需要緩衝,那空間可留餘地。
人際需要緩衝,那空間可以圓融。
教養需要緩衝,那空間學會同理。
談判需要緩衝,那空間預留雙贏。

對人對事若都保有緩衝空間之時,其實也創造了進退的彈性。

問好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