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爱国诗人张煌言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爱国诗人张煌言


王水宝

352年前的农历九月初七日,秋风瑟瑟,落叶萧萧。钱塘江掀起了怒吼的狂潮,西子湖泛起了悲愤的涟漪。这时,有个头戴方巾、身穿葛布的中年人,步履坚定,气宇轩昂地在全副武装的清兵押解下,神色泰然地缓缓走向刑场,他就是明末著名的抗清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张煌言。
今年是张煌言诞辰390年,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崇祯15年中举。1644年清兵入关,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张苍水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毅然投笔从戎,于1645年在家乡鄞县参加义军。在近20年的抗清斗争中,张苍水百折不挠,身先士卒,率部与清兵多次交锋,如钱塘江大战,舟山大战……都记下了他的丰功伟绩。1659年张苍水还和民族英雄郑成功联军北伐,一举攻下镇江,直捣南京,给清朝以致命的打击。为此,清朝政府急忙派出大批清兵增援南京,张苍水寡不敌众,兵败芜湖,仅带一二随从突出重围,到了浙江天台。张苍水虽已兵败,但不气馁,在浙江南田的悬岙岛上重整旗鼓,准备抗击清军,收复山河。正当他屯兵积粮,军威日振之际,不料被叛徒徐元出卖,于1664年七月十七日被捕。
同年八月,张苍水被押送武林(今杭州),途中,他写下了《甲辰八月辞故里》一首:“国破山河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向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東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的诗句,希望自己死后,也能和岳飞、于谦一样,在西子湖畔埋下忠骨,字字句句充满了爱国情怀,体现了民族英雄的浩然正气。张苍水的这种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感动了押解他的清兵,清兵们写下了“此行莫作黄冠想,静听先生正气歌”的字条,送给了张苍水。沿途的百姓,个个也都泣不成声。
在武林狱中,清朝政府又屡屡派人到监狱诱说劝降,并许诺高官厚禄。甚至丧尽天良地将张苍水的妻儿抓入牢中,欲以骨肉之情进行逼降……清政府耍尽了种种伎俩,但都被张苍水严辞斥退。临刑前,张苍水在狱中墙上,挥毫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放歌》:“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铿锵的誓言,充分表露了张苍水宁死不屈的耿耿丹心和光明磊落的崇高气节。
临刑时,张苍水神态自若,雍容大度,他手捋长髯,面不改色,频频地向百姓们拱手作别,恋恋不舍地将美丽的湖光山色收入眼帘,待他尽情饱览后,笑容可掬地喊了句“好山色”,慷慨就义,年仅四十四岁。张苍水带着对祖国的爱、对山河的恋、对同胞的亲,长别而去。张苍水不愧是民族英雄,爱国将领,柳亚子先生把张苍水比作文天祥,还为张苍水题诗一首,《正气歌》:“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可以告慰张苍水的是,张苍水死后,葬于西子湖畔,和同葬于西子湖畔的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实现了张苍水生前“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坟一座无”( 张苍水•《忆西湖》诗)的心愿,也为妩媚动人的西湖增添了一重壮烈的色彩。
文友您好:

歷史人物的事蹟值得後人省思,
如何在現代化的社會與文化中尋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以及實踐道德原則與仁義勇氣,都是現代人需要去思索和作為的目標。

謝謝分享

古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