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結果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龜兔賽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隨著時代的更替,生活的腳步逐漸加快,一旦慢了下來將可能被取代、淘汰,又因為好面子,每個人都兢兢業業地過日子,真不自在。大家都想成為時代的巔峰,難道速度真的是關鍵嗎?


在生活中,總被要求做是要講求效率,我們也很清楚「欲速則不達」、「吃緊弄破碗」的道理,似乎要為了做得又快又好,而再努力些。一旦想要做得快,便會不注重細節,然而每個環節都很重要,若未察覺反而會導致結果不理想。

另外,為了跟做事有效率的人競爭,有的人會投機取巧,用一些手段得到好成績,我們都知道不該這樣,卻往往陷入泥淖。另一方面,態度也會影響速度與結果,做得快自然就傲慢、得意,甚至瞧不起溫吞的人,殊不知有些小紕漏會在最後時刻,放大檢視呢!


舉例來說,打完一份報告很高興,才發現有許多錯別字是粗心造成的;或是以為跑完操場了,到終點才發覺少跑一圈。有些是如素描、建築業,卻是快不得的,需要耐心與專心,一急會搞砸呢!塞車、排隊稱得上台灣特別的文化,遇到過年返鄉的車潮、超夯美食的人潮這樣的情況,再快也只能歇息一會呀。可見,不是很多事是越快越好的。

也許「快速」是經驗累積而培養成的,但「慢工出細活」也是能夠很有成就的,至少是按部就班去完成,只要再「熟練」些就行了!圖檔
文友您好:

建議可以再增加內文的篇幅,以擴增散文的豐厚度。
道理人人皆知,但要如何表現在生活中,或是在實踐上出現怎樣的轉折,
將敘事的細節深藏道理在其中引導讀者思考,這是散文書寫很重要的特徵(或言特色)。
這是我的分享,提供參考。

謝謝分享

古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