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泉州行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泉 州 行
王水宝
应朋友之邀,壬辰7月骄阳似火,有福建泉州之行。泉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发的24座中国文化历史名城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在泉州初筑时,以种植刺桐为界,刺桐且“岁久繁密,其木高大,枝叶茂蔚,初夏时开花鲜红,叶先萌芽,而花后发,则是年五谷丰登”(《八闽通志》)。宋福建转运史丁谓过泉州时,曾赋诗道:“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则年丰。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因为刺桐高大繁茂,红花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而被定为泉州市花,因此,泉州又称刺桐城;因泉州形似鲤鱼,又称鲤城。
顶着骄阳,我们游览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元寺”、“天后宫”、“承天寺”、“清源山老君岩”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舍利塔”等名胜古迹。因天气炎热,每个景点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但直观游览与民间传说,对每个景点都使我倍感亲切,泉州的山水寺庙,确实笔不胜书。尤其是与台湾有关的景点,格外亲昵。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7月11日下午四点多钟,当我们一行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前,走出车门,我们稳步踏阶,进入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高大的火药爆绘画《同文、同种、同根生》图,高18米、宽9米,面积162平方米,这类爆绘壁画创世界之最。爆绘壁画点出了闽台缘博物馆的主题,是由泉州人蔡国强先生精心设计的。他在中国举行奥运会期间,拍摄焰火场景,他还获过台湾电影金马奖。据说,火药爆绘画是火药爆炸后,遗留的状如一颗根深的榕树,寓意深刻。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市西北的清源山下,是对台宣传与对台文化交流的旅游区,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高43米,共分4层。其中二楼为综合主题馆,展厅面积3332平方米,陈列《闽台缘》,设有序厅,以地缘、史缘、法缘、血缘为主题,从不同角度表现闽台血肉亲情的关系,突出了闽台同属中华一统思想。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从展览厅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早在远古时期,台湾与大陆是有陆桥相通的,两地的先民共同开发了远古的家园。自周秦开始,闽越族先民渡过台湾海峡,成为台湾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与故乡保持着密切关系,合修族谱、共建宗祠。
展厅中还展出了血脉相亲、隶属与共、文脉相承、风俗相通等多个专题。在《乡土闽台》专题展中,由于闽台人民有着相同的文化印记、相知的心情、相和的心气、相通的乡土,因此风俗、信仰都一脉相承。如“春”以“新春闹上元,清明祭祖先”,展示闽台两地人民春节贺正、清明扫墓祭祖的传统。“夏”以“端阳竞舟鼓,中元赛普渡”,展示闽台两地人民端阳赛龙舟,中元节普渡的风俗。“秋”以“卜饼万家喜,对渡郊商急”,展示闽台两地人民中秋吃饼赏月的习俗。“冬”以“进香还宿愿,岁末喜团圆”,展示闽台两地人民祭祖敬神等习气。更令人感慨的是在谱牒中,不但为两岸同胞提供寻根探源的方便,还广泛地联系闽台两地人民各姓宗亲。展厅中,在泉台祖谱对接中,台湾乡亲找到了祖籍地。如在泉州众多许氏乡亲的合力相助下,经过泉台祖谱对接,这位台湾许氏乡亲终于圆了多年来的梦想。许庆芳说,根据族谱记载粗略数一下人数,可发现清代时,大约有三百多位石井许氏到台湾去,主要生活在台湾的东港一带。他表示,石井的许氏族谱可称为是石井许氏往台族人的“寻根指南”……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展品,展览馆的工作人员过来告诉我:展览馆快要关门了,请抓紧时间参观。我便四下一瞧,固然,游客已见稀少。没奈何,我们只好遗憾地走出展厅,只是回头多望了几眼闽台缘博物馆。
天后宫
泉州天然山水,名胜古迹,寺庙鼎盛,久负盛名,到了泉州,一定要饱览河光山色,千万不可交臂失之。
冒着酷暑,我们一行来到了供奉妈祖娘娘的天后宫。当我们一行踏进天后宫时,只见香烟袅袅,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正手持香烛,双膝跪垫,在虔诚地拜谒妈祖娘娘。
天后宫又称天妃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据《泉州府志》载,庙址当时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据说泉州人施琅在收复台湾的时候,曾到“天妃宫”求签,十分灵应。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统一台湾,施琅奏请:此神显圣助阵,康熙就将天妃神号进封为天后,庙遂称天后宫。
妈祖姓林,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降生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渔村,因从出生到满月,没有哭过一声,父母便取名林默。林默扶危济困,乐于助人,关爱民众,替穷苦百姓医病,不图回报。为出海的人们指引海象,使得许多渔船因得到她的帮助而脱离海难,陆续平安的回家,受到人们的敬仰,被渔民尊称为“妈祖”。海上记略道“海神惟妈祖最灵,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康熙时诏封天后”。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宋太祖雍熙四年)28岁的林默自己却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从此,出海者多祀之,祈求平安。据清朝历史学家赵翼记载:若遇海难呼救时,如直呼“妈祖”,妈祖不施脂粉即刻就来救人,如呼“天后”, 妈祖就会精心打扮,雍容华贵地来救人,就会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称“妈祖”。据说,明三保太监郑和,每次出海前都要到南山天妃宫祈求庇佑。人们为纪念妈祖,每年农历三月,各地都会前来“清香”,善男信女,成群结队,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同时,在妈祖诞辰日,善男信女们一律要面向莆田湄洲妈祖庙“遥拜”,施行“三跪九叩”礼节。
台湾与妈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台湾妈祖,大部分是从泉州一带传过去的,称“温陵(泉州旧称)妈祖”。澎湖马公镇的“提标馆”,是台湾妈祖庙中最早的一座,创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截止目前,台湾有妈祖庙510座,有1700多万信徒,占台湾总人口的70%,所以,妈祖一直被台湾渔民和航海家奉为海上保护神,在台湾渔民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于妈祖显灵的传说很多,有宋朝护国庇民,元朝漕运保泰,明朝郑和下西洋,清朝统一中国……传说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施琅率兵攻打台澎,不久,忽起大风,战艇上的小艇被风刮下海去。第二天风平浪静,施琅命令出海寻找。寻找的兵士回来说:所有小艇均安然停在湄洲湾中,说是天妃娘娘揽艇,在默默保佑。施琅听后,立刻命令整修天后宫,重塑妈祖神像,并请回妈祖神像奉祀在船上。据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三次遇到海冦掠夺;一次为苏门答剌国生擒;三次是船队在海上遇到飓风和险情。而每次都说是妈祖庇佑才脱险的。
妈祖这一信俗,已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元寺•双塔
泉州开元寺是佛教三大丛林之一。
当我们一行来到开元寺时,只听得“紫云大殿”里诵乐不绝,我走近大殿往殿内一瞧,只见清香缭绕,和尚们身穿袈裟,手持法器,正在做早课,我不便进去,便在殿外的广场上漫步。这时,一位老人走过来,看出我是外地人,便和我攀谈起来。老人告诉我,他今年75岁了,从小就在开元寺玩耍,对寺内的一草一木十分熟悉。这位老人谈兴很浓,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紫云大殿”上挂着的“桑莲法界”横匾上这四个字的来历。因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加之夹着泉州口音,我似懂非懂,但又不好随意打断他的说话。后来经和其他人闲聊,对“开元寺”的来历有两种传说:某天,一位身穿袈裟的和尚外出化缘,来到一片桑树地,看到此地是一块风水宝地,可以建造一座寺院。于是向桑地的主人化缘桑树,主人见是一普普通通的和尚,便指着他身上那件袈裟说:你身上的这件袈裟,能包多少树,我就送你多少树。和尚心里好喜,便道:施主此话不会反悔?主人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于是,和尚将袈裟向空中一抛,刹时天空黑压压的一片,待袈裟落地,已将桑树地团团包住。主人心想,这也是天数,桑地合该修成寺院,便将桑地献出。于是这片桑地便成了现今的“开元寺”。这个传说与宋朝济公和尚化缘木头相仿,但比济公时代还早。另一传说是,唐代泉州西街原是一片桑园,园主黄守恭,见桑园内桑树开白莲花,感到十分惊奇,认为这是个好兆头,便将整座桑园辟为寺院,称“莲花道场”,始建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殿之时,有紫云覆地,因名“紫云大殿”。今甘露戒坛西侧之桑莲古迹犹在,距今已1300多年。说怪也怪,桑树老干已分为三枝,但如今依然枝繁叶茂。到了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才将“莲花道场”改为“开元寺”。两个传说不管他那个是真那个是假,但开元寺与这桑园有关,怪不得开元寺挂了一块“桑莲法界”的匾额。据传,每年的二月二十六日,是开元寺的转佛庙会,这一天开仓赈济,各地的百姓和香客都会来开元寺吃斋饭。这一传统自抗日战争开始,文化大革命期间停顿过,现在还保留。
到了开元寺,不能不提到东西“双塔”,也不能不去看看。开元寺的“双塔”在紫云大殿前,是中国之国宝,是我国闻名世界的伟大建筑物之一,可称誉寰宇。早在抗战前,厦门大学德籍教授艾克博士就说过:“泉州东西塔建筑得这样伟大和美丽,真是寰球第一。即使我们德国那座铁塔,也望尘莫及。”
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至宋淳祐十年,全部落成,高48•24米,占地50平方米。西塔为仁寿塔,创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高44•06米,两塔相距200米。两塔均为大石块砌成,不用一片木和一点泥,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两塔坚似盘石,纹丝不动,确实是寰球第一!
建造这东西两塔,确实是伟大的工程。当时没有吊车也没有升降机,怎么将那么大的石块运上塔去,一层两层直到五层,确实是桩十分艰难困苦的事。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十分高超的。据传,在建塔时,将挖出的泥土运到现今的清净寺,从清净寺堆叠到塔边,形成一斜坡,然后将大石块从斜坡上往上运。砌第二层时,将泥土斜坡堆到第二层,然后将大石块从斜坡运到第二层。以此类推,直到泥土斜坡堆到顶层,大石块轻松地运到塔顶。明朝侍郎詹仰庇作诗道:“石塔双飞缥缈端,凌虚顶上结金团,晴光闪灿天中外,紫气飘摇云表寒。”
文友您好:

文中景緻和歷史搭配,令人心生嚮往
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歷史淵源,以及後續發展
而各個民間傳說則可看出當時人民的心思走向

謝謝分享

古塵
古塵先生,您好!去泉州已三年了。泉州确实不错,有机会还想去。谢谢,我是这样想的,不要为写游记而写游记,应该写些有关历和联系。不知对否?请示。

文友您好:

散文中的遊記書寫,大致可分四個層次依序架構出基礎:

第一層次:所見所聞的實景描寫。
第二層次:將具特色之景,無論人事物,稍作意象修飾,強調遊記聚焦之處。
第三層次:配以歷史觀察,將古今之景作出交融,以增文章深度。
第四層次:整體反省,遊記若只是記景(寫物)、記事(寫歷史)、記人(寫情感),則如畫龍不點睛,所以需要在結尾處引領記遊的意義或思考,方能完備。

文章書寫容易,寫出深刻是難,寫出意義更難。

這是我的想法與建議,提供分享。

謝謝。

古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