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故乡品茗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故乡品茗

王水宝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相传自三皇炎帝神农氏就开始饮茶了。茶圣陆羽讲过一句名言:“宁可终身不饮酒,不可三餐无饮茶”,宋王安石也说过:“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饮”。可见,茶在我国的历史上和人们的生活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
而从整个茶文化的历史来看,自古以来,中国人饮茶有喝茶和品茶之分,这虽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享受,但是,喝茶只是为了解渴,而品茶却是一件兼富欣赏情趣和陶冶情操的事情,其内涵就非常丰厚。为了追求艺术和美的享受,人们尤其是古人十分注重品茶的艺术,较为严格地提出:茶叶的品种要好,一般选用较为名贵的新茶;泡茶的水,最好是山溪清泉;品茶的环境,一定要清静幽雅;同时,要选用高雅、别致、上乘的茶具;再邀上一二位“素心同调”的知己好友,相聚共品,纵情畅叙,以此达到“和、清、淡、静”完美的品茶意境。然而,对蕴涵着深厚意蕴的茶中况味,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品味得出来呢?
敝人喜欢饮茶,尤爱喝家乡的西湖龙井茶。离乡在外工作多年,虽然可在超市买到龙井茶,但大都是陈茶,更未必都是真龙井。趁赏采茶、品新茶的时节,我轻装一袭,回到了故乡杭州,品味了龙井新茶。杭州西湖龙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美称而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冠,1988年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荣获金棕榈奖,被誉为世界名茶王国中的“绿茶皇后”。据考证,西湖种茶最迟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巡游江南到杭州时,在胡公庙前亲手栽下18棵茶树,被称为御茶,并把龙井茶列为贡品,珍贵无比,自此,人们也以能饮到龙井茶为荣。在离开杭州前,为想买几斤好茶,我独自来到龙井茶主要产区的梅家坞。放眼四顾,只见满山满坡的茶树,团团簇簇,在骄阳下泛着一片黛绿,青翠欲滴。梅家坞的茶农淳朴好客,一进门就捧过来用山泉水泡的龙井茶。我接过茶杯,只见那一缕缕白色的水气袅袅飘升,顿时一股馥郁的清香扑鼻而来,我贪婪地闻着,混身感到一阵惬意。此时,杯中的绿芽徐徐舒展,不多时汤色碧绿淡雅,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我浅浅地啜了一口,果真清香洌口,慢慢入喉,顿觉舌留甘甜,齿颊留香,不竟让我想起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来。
一边喝茶一边与茶农闲聊,方知这龙井茶以“明前茶”(清明前采制的头茶)为贵,其嫩芽状似莲心,故又名“莲心”。2公斤嫩芽,只能炒出半公斤明前干茶。由于对采摘的嫩芽要求极严,弯曲的不行,被虫咬爬过的也不行。因此,一个采茶姑娘,辛辛苦苦摘一天,也摘不到半公斤嫩芽。茶农还告诉我,加工茶叶更需要有高超的工艺技术,要用手在一百多度温度的铁锅里翻炒,既不能炒焦,又不能擦破。听茶农说,用手工炒茶的师傅,现在已不多了。我边听边喝,茶农见杯中茶水已被我喝完,便又往杯中添水,当我喝下第二杯时,茶味已渐觉淡了。我下意识地朝杯子望望。茶农似猜透了我的心意,说:“像这种明前好茶,不宜久泡,喝过三次,味道就淡了”。怪不得《红楼梦》中的尼姑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我乃粗人,不懂品茗,只知喝茶,确实是个“解渴的蠢物”也,“俗莫甚矣”!

当我买了新茶离开茶农,走在回程的路上,只见一群男女茶农掩映在绿色的茶园中,有的双手飞舞正忙着采茶,有的挥动银锄在培土除草,不知哪家的VCD飘出了“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那清脆悦耳的《采茶舞曲》......不由我心头油然而起一股崇敬的感情,没有茶农们的吃苦耐劳,勤恳培育,哪来这一杯杯如此甘香异常的茶水?又何从“品”起?此时此刻,我才品出了蕴蓄在茶中真正的滋味。
總覺得與之前的作品相較起來,這次的文章親近許多。
把自己的經驗穿插在茶飲當中是個相當不錯的寫作方式,私以為個人經驗若能再多點也不錯。
希望以後可以看見您更多優良的作品。

敬祝
文安

緞華
缎华版主,你好!谢谢,请多多赐教。王水宝
4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