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國睡覺的時候,“書友會”裡爆發了一次激烈的辯論,把一個成員氣跑了。
於是我一早起來這樣圓場:
“書友會”裡總算有一次激烈的討論了!事實上,我們一般都生活在自己的朋友圈裡,也就是說和自己看上去比較相似、有不同觀點也一般回避不談的一群人裡,所以我們感覺到的世界都還是比較安全穩定的。而我就是喜歡把這種安全的壁壘拆開,讓大家看到原來外面的世界這樣超乎想像。而哲學,我覺得是源於這樣一種“訝異”的,就是讓人看到你原本習以為常的世界外面、或者說裡面,原來有這麼多星星和微生物。
所以西人講的哲學即是一切學問的尖端Doctor of philosophy,就是說所有的前沿研究最後就會到可知世界的邊界,必須要突破已有概念、理論的束縛——你可以說是玩概念遊戲,如果你不懂哲學——你也可以說,我們是和認知的根本鬥爭。比如我現在研究intelligence,就要明白到底有沒有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是什麼?過去,我會說“誰誰誰很聰明”,現在我就要想,到底有沒有“聰明”這個概念,我怎麼判斷別人聰明?——這就是概念的定義和測量。所以有人說,哲學是所有學科的發動機。
量子力學當然不是我們能懂的,我有高中同學或許懂點,我只是知道“摩爾定理”快要終結了,因為計算機內的芯片線路不能無限尺度地縮寫:當線路寬度是原子半徑大小時,電子的位置和動量就不能同時判定,信號溢出就不可避免。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使用的計算機性能將不能再繼續幾何級代進,有人推測這在2030年將到來,影響全球的經濟發展。所以說,科學不管你懂不懂,它還是直接影響你的生活。而一切科學的前沿都是哲學。我的高中同學讀力學博士的,就告訴我,他的導師說他以後再讀一個博士,就去讀哲學博士。當然了,康德的三大批判也不是一般人能讀懂的。
馮友蘭我沒讀過,我只是覺得評價馮友蘭的那個人可能有些膚淺。學心理學的最終結果就是不去評判人,因為人很複雜多變。物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三體問題”是牛頓最早提出的:空間上的三個天體如何可以像兩個天體一樣形成穩定的互轉系統?——兩個星體最終是會成橢圓的,而三個天體的相遇則有無限的可能,要成一個封閉穩定系統的可能非常小,數學上也很難解。
空間中的三個球體就可以組成這麼複雜的系統——而這些系統都很美,我覺得美就是混沌中的有序、複雜中的簡潔,人能直覺到複雜系統背後的秩序,即是感覺到美——人的意識本身就是混沌中的有序,而人這個系統的複雜、不可預測度可能就是“三體”的10的N次倍。所以有關人的學科(也即人文學科),除去有根據的歷史真相外,剩下的思想、意見都可以歸為“哲學”,是純思辨,而無標準可以衡量對錯,於是“眾說紛紜”。任何一個學科的前沿都是這樣。
人文學科可不可以成為“科學”,這尚且還是一個問題。因為人很可能不是一個純粹的系統。而文科中的概念大都很難定義、衡量——有人就說,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定義、衡量,我自己想想覺得不錯不就可以了——當然了,如果你只是自己想想覺得很有意思,覺得自己很有智慧、很開心,這沒什麼錯,而你要拿去和人理論、較真就難免有人要大動肝火,甚至引發革命、戰爭。好比說,有人覺得“道藏”裡有大智慧,別人就不服氣,問:“你覺得智慧是什麼?”然後他就舉出自己的定義、列出自己的事例來說這些就是“智慧”。然後那人就長籲一口氣,說:哦,原來你說的“智慧”是這一類東西,了了,我感覺你這個人就很有這種“智慧”,而我一點沒有這種“智慧”,然後就開著自己設計的坦克開走了,不必一炮把這個“道藏”大師打死。
說完後,有人問我:
會不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的漩渦之中?
我說:
康德說,不可知論只是人類理智暫時歇息的地方,而對於哲學的情人來說,這個棲所絕不會成為永久逗留地。現在很多社會學科都講究統計、數據建模和結構方程模型,也儘量讓自己的理論可以被別人理解、驗證,而不是“自圓其說”、“自娛自樂”。
否則也不會有人支持。畢竟,人活在世上,總是要吃飯的,除非他不想活了。這是一個可以立即驗證的科學道理。要吃飯,就要幹活,就要幹對別人有用的活,否則就去自己生產糧食,而那也要買塊地先……
所以我去浙師做的講座:“怎樣畢業論文開題?——從概念入手。”意思就是先要想想你想研究什麼概念,怎樣定義、測量。這個東西很難搞清楚,但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你自己都說不清楚,論文委員會的成員、教授們也搞不清楚你寫了三萬字到底說了些什麼。
比如現在很多中國人、甚至有些人跑到加國來也同我說:“也許民主不好。”我不知道這是哪一夥人在宣傳這種理論。我就要問,你覺得什麼是“民主”?然後他們說的民主,在我聽來,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而這邊講究“自由辯論程序”,通過大家相互討論,最終使得好的方案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也許一開始,某個方案只有極少數人支持,但是通過他們的宣傳和努力,最終使得大多數人認識到這個方案是更好的(比如當年英國國會通過禁止黑奴販賣的法案,最早也只有極少議員支持)。如果沒有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一個方案再好,最終也會流產。所以,我感覺這邊民主的核心是“言論自由、討論啟發、溝通理解”而等到一個方案深入大多數民眾的心裡時,方案的實施就水到渠成了。
那人就說:
服從多數,尊重少數 在民主程序中,對少數的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變成暴民政治了。
我最後回復:
我建議“暴民政治”這種新概念也儘量少用,因為你用一個概念就要先解釋清楚它的意思,把解釋工作留給讀者,就很容易引起歧義、紛爭。古人怕把話說白了、惹麻煩,所以就把解釋工作留給聰明人了,也不管大多數人誤解他的意思,比如老子那樣的。使得後世許多自作聰明的人要來解釋《論語》、《道德經》,和那些真正聰明的解經人一起競爭讀者,往往是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獲勝,比如於丹評論語,就是剛好能讓許多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於是覺得自己還是有智慧的——其實孔子、老子當時到底說了些什麼?總有那麼幾句話是只可意淫,不可證明的。
孔子、老子那樣的知識分子歷來都是皇帝的玩物、工具。知識分子真正受人尊敬,或許如王小波所說,是在科學誕生以後。科學其實只是一種方法:“可重複觀測”、“可證明或證偽”,有了這種方法,知識分子的思想才開始對現實世界有了深刻的影響,而不是和人打口水仗。尖端科學往往是大多數人不能理解的,如果要搞“民主決議”,科學家花費一生去與世人辯論,估計大家還是會投票否決“相對論”和“無意識”。但科學家完全不必去與世人辨論,因為上帝會用事實反復驗證、改進他們的理論。
有關“民主”與“專制”對社會的影響,也要化為一些可衡量的數據,可以反復驗證,才有說服力的,否則就成了政黨間的宣傳遊戲。
於是我一早起來這樣圓場:
“書友會”裡總算有一次激烈的討論了!事實上,我們一般都生活在自己的朋友圈裡,也就是說和自己看上去比較相似、有不同觀點也一般回避不談的一群人裡,所以我們感覺到的世界都還是比較安全穩定的。而我就是喜歡把這種安全的壁壘拆開,讓大家看到原來外面的世界這樣超乎想像。而哲學,我覺得是源於這樣一種“訝異”的,就是讓人看到你原本習以為常的世界外面、或者說裡面,原來有這麼多星星和微生物。
所以西人講的哲學即是一切學問的尖端Doctor of philosophy,就是說所有的前沿研究最後就會到可知世界的邊界,必須要突破已有概念、理論的束縛——你可以說是玩概念遊戲,如果你不懂哲學——你也可以說,我們是和認知的根本鬥爭。比如我現在研究intelligence,就要明白到底有沒有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是什麼?過去,我會說“誰誰誰很聰明”,現在我就要想,到底有沒有“聰明”這個概念,我怎麼判斷別人聰明?——這就是概念的定義和測量。所以有人說,哲學是所有學科的發動機。
量子力學當然不是我們能懂的,我有高中同學或許懂點,我只是知道“摩爾定理”快要終結了,因為計算機內的芯片線路不能無限尺度地縮寫:當線路寬度是原子半徑大小時,電子的位置和動量就不能同時判定,信號溢出就不可避免。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使用的計算機性能將不能再繼續幾何級代進,有人推測這在2030年將到來,影響全球的經濟發展。所以說,科學不管你懂不懂,它還是直接影響你的生活。而一切科學的前沿都是哲學。我的高中同學讀力學博士的,就告訴我,他的導師說他以後再讀一個博士,就去讀哲學博士。當然了,康德的三大批判也不是一般人能讀懂的。
馮友蘭我沒讀過,我只是覺得評價馮友蘭的那個人可能有些膚淺。學心理學的最終結果就是不去評判人,因為人很複雜多變。物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三體問題”是牛頓最早提出的:空間上的三個天體如何可以像兩個天體一樣形成穩定的互轉系統?——兩個星體最終是會成橢圓的,而三個天體的相遇則有無限的可能,要成一個封閉穩定系統的可能非常小,數學上也很難解。
空間中的三個球體就可以組成這麼複雜的系統——而這些系統都很美,我覺得美就是混沌中的有序、複雜中的簡潔,人能直覺到複雜系統背後的秩序,即是感覺到美——人的意識本身就是混沌中的有序,而人這個系統的複雜、不可預測度可能就是“三體”的10的N次倍。所以有關人的學科(也即人文學科),除去有根據的歷史真相外,剩下的思想、意見都可以歸為“哲學”,是純思辨,而無標準可以衡量對錯,於是“眾說紛紜”。任何一個學科的前沿都是這樣。
人文學科可不可以成為“科學”,這尚且還是一個問題。因為人很可能不是一個純粹的系統。而文科中的概念大都很難定義、衡量——有人就說,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定義、衡量,我自己想想覺得不錯不就可以了——當然了,如果你只是自己想想覺得很有意思,覺得自己很有智慧、很開心,這沒什麼錯,而你要拿去和人理論、較真就難免有人要大動肝火,甚至引發革命、戰爭。好比說,有人覺得“道藏”裡有大智慧,別人就不服氣,問:“你覺得智慧是什麼?”然後他就舉出自己的定義、列出自己的事例來說這些就是“智慧”。然後那人就長籲一口氣,說:哦,原來你說的“智慧”是這一類東西,了了,我感覺你這個人就很有這種“智慧”,而我一點沒有這種“智慧”,然後就開著自己設計的坦克開走了,不必一炮把這個“道藏”大師打死。
說完後,有人問我:
會不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的漩渦之中?
我說:
康德說,不可知論只是人類理智暫時歇息的地方,而對於哲學的情人來說,這個棲所絕不會成為永久逗留地。現在很多社會學科都講究統計、數據建模和結構方程模型,也儘量讓自己的理論可以被別人理解、驗證,而不是“自圓其說”、“自娛自樂”。
否則也不會有人支持。畢竟,人活在世上,總是要吃飯的,除非他不想活了。這是一個可以立即驗證的科學道理。要吃飯,就要幹活,就要幹對別人有用的活,否則就去自己生產糧食,而那也要買塊地先……
所以我去浙師做的講座:“怎樣畢業論文開題?——從概念入手。”意思就是先要想想你想研究什麼概念,怎樣定義、測量。這個東西很難搞清楚,但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你自己都說不清楚,論文委員會的成員、教授們也搞不清楚你寫了三萬字到底說了些什麼。
比如現在很多中國人、甚至有些人跑到加國來也同我說:“也許民主不好。”我不知道這是哪一夥人在宣傳這種理論。我就要問,你覺得什麼是“民主”?然後他們說的民主,在我聽來,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而這邊講究“自由辯論程序”,通過大家相互討論,最終使得好的方案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也許一開始,某個方案只有極少數人支持,但是通過他們的宣傳和努力,最終使得大多數人認識到這個方案是更好的(比如當年英國國會通過禁止黑奴販賣的法案,最早也只有極少議員支持)。如果沒有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一個方案再好,最終也會流產。所以,我感覺這邊民主的核心是“言論自由、討論啟發、溝通理解”而等到一個方案深入大多數民眾的心裡時,方案的實施就水到渠成了。
那人就說:
服從多數,尊重少數 在民主程序中,對少數的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變成暴民政治了。
我最後回復:
我建議“暴民政治”這種新概念也儘量少用,因為你用一個概念就要先解釋清楚它的意思,把解釋工作留給讀者,就很容易引起歧義、紛爭。古人怕把話說白了、惹麻煩,所以就把解釋工作留給聰明人了,也不管大多數人誤解他的意思,比如老子那樣的。使得後世許多自作聰明的人要來解釋《論語》、《道德經》,和那些真正聰明的解經人一起競爭讀者,往往是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獲勝,比如於丹評論語,就是剛好能讓許多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於是覺得自己還是有智慧的——其實孔子、老子當時到底說了些什麼?總有那麼幾句話是只可意淫,不可證明的。
孔子、老子那樣的知識分子歷來都是皇帝的玩物、工具。知識分子真正受人尊敬,或許如王小波所說,是在科學誕生以後。科學其實只是一種方法:“可重複觀測”、“可證明或證偽”,有了這種方法,知識分子的思想才開始對現實世界有了深刻的影響,而不是和人打口水仗。尖端科學往往是大多數人不能理解的,如果要搞“民主決議”,科學家花費一生去與世人辯論,估計大家還是會投票否決“相對論”和“無意識”。但科學家完全不必去與世人辨論,因為上帝會用事實反復驗證、改進他們的理論。
有關“民主”與“專制”對社會的影響,也要化為一些可衡量的數據,可以反復驗證,才有說服力的,否則就成了政黨間的宣傳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