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不是低調(第6版)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謙虛不是低調(第6版)
前言:
我思考“謙虛”這個概念有很長時間,最早是因為來多倫多後切身感受到的文化差異,不同文化對謙虛的理解不同;然後是對於“權威與謙虛”之間關係的思考,覺得許多人對謙虛都有誤解,而這誤解對個人和組織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妨礙;最後落腳于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子女的交流,社會群體、公司決策中長者與青年、上司與下屬之間交流模式。
我就“謙虛”這個主題寫過幾篇論文,這篇是應《神州學人》雜誌編輯約稿而作。我反復修改《權威與謙虛》,從第1版到第5版,每次都有重大變化,但從未滿意。但我感覺這個問題對華人很要命。我也只能盡力提供一個路標,而不是一個答案,希望志同道合的人還能繼續探索。
1. 謙虛不是低調
我曾經與幾個瑞士朋友一起去CN塔上吃飯。去之前,我還在思考什麼是謙虛。謙虛的英文單詞有兩個:humble, modest。詞典上沒有詳細說明差異。於是我在地鐵上問一個女士。她說,humble是一種很高的品質,有宗教意味,是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不重要,把別人看得很高;而modest可能是表面上的、虛偽的,內心可能是驕傲的。
在火車站等瑞士朋友時,我問一個老太太。她說Modest是低調、不外露,而Humble是心裡覺得自己不重要,可能有點缺乏自信。她的女兒說更喜歡Humble,因為Humble是內心覺得自己不重要,而Modest只是外表上不想讓人覺得自己重要。
讓我驚訝的是:瑞士朋友(其中兩個在瑞士銀行UBS上班)都不知道這兩個英文單詞——他們的英語都不差。後來,我按Humble的意思解釋“謙虛”,一個瑞士人說:“是不是誠實Honest?不自私?Unselfish。”然後,我又按Modest的意思解釋“謙虛”,另一個瑞士人說:“是不是虛偽?Hypocritical”
也許是瑞士人與世無爭,所以不太在乎謙虛、低調,而更多考慮人是否真誠、無私。而在資源競爭激烈的地方,“木秀于林,風必催之”,能力強的人很容易遭人忌恨,所以人們非常強調謙虛。但其實很少有人能發自內心地謙虛,所以就變成了外表上的“謙虛”:低調。結果,有能力的人不能盡情表露才華,使之充分貢獻於團隊;而那些外表低調、內心驕傲的人卻可能佔據高位。
2. 什麼是謙虛?
瞭解一個人有多謙虛很重要,因為人都習慣偽裝,很難知道別人有多善良——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天平,左邊放自己,右邊放別人;透過謙虛,我們能看見這個天平兩端的重量。
謙虛是對自我的客觀認識:一方面是知識上的,明白每個人的知識都很有限,所以要敞開心胸向別人學習;另一方面是道德上的,明白每個人在欲望面前都很脆弱,所以要諒解人的過失。謙虛的人犯了錯誤會難過,但不會沮喪,因為他清楚每個人都會犯錯;同樣,如果別人有過失,謙虛的人會批評他,但不會生氣。
瞭解一個人是否謙虛可以看兩方面:1.是否喜歡輕易評判人和事?2.遇到批評和異見是否容易憤怒或輕蔑?
我們總覺得自己很有“個性”,但又總是反感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觀點——沒有謙虛,就沒有寬容、自由,和真正的個性。
3. 知識只是力量,教育使人虛偽
研究表明,學校教育只能讓人更有知識,更懂道德,而不一定更有智慧,更有道德 (Grusec & Hastings, 2008; Roberts, 2008)。但許多高學歷的人意識不到這一點,總覺得自己更聰明、更道德,於是讓別人覺得讀書人比生意人還更壞、更虛偽。實際上不是讀書人更壞,而是讀書人更容易驕傲、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更喜歡美化自己。
4.權威與謙虛
長者與青年之間永遠存在矛盾:長者往往建立起了自己的人際關係網,屬於即得利益者,傾向於守舊、維護自己的權益,所以容易鼓吹權威主義,強調青年尊重長者;而青年初入社會,屬於無產階級,容易對現實不滿,喜歡新事物,渴望革新,急於表現自己,獲得社會地位,所以顯得張狂。另一方面,有些長者確實更有社會閱歷和人生智慧,知道個人在社會中的渺小,能夠通過言傳身教讓青年領悟謙虛的真諦。
少年常因無知而驕傲,講一些自己都沒有體會的人生道理。我以前便是這樣。後來,我幫我導師Michel Ferrari分析了一百個中國人的回憶錄,發現自己對社會的瞭解太少了!——或許,人都是這樣:活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交際圈子裡,很難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後,我又去收集幾個老朋友的人生故事,發現我對他們的瞭解也很少!——或許,人都是這樣:即便相識多年、朝夕相處,對朋友的人生也少有瞭解。畢竟,人大部分時候都是孤獨的,即便偶爾有時間與朋友在一起,也不一定袒露心思。
我導師Michel是專門研究“人生智慧”的,但他也說,每個人都很獨特:出身、家庭、成長、機緣造就了獨特的人生經歷,從你的經歷概括出來的規律,能遷移到別人身上嗎?——難怪,作家成熟後都不輕談“人生忠告”,只是講那些打動人心的故事。
我偶然在母校旁聽了莫言的講座。許多青年向莫言提各種問題。莫言很謙虛,不談人生哲理,只講大白話。莫言說他每次寫作都很辛苦,寫完才很開心;講到當初在山東大學帶研究生,莫言說他對學生的學業無益,只是在他們找工作時幫上了忙。他還抱怨,保安團團將他包圍,以致他的老朋友都見不到他。
人的知識和智力都很有限,卻又總是貪求智慧,所以常常希望有人能夠給出許多問題的答案。而某人只要迎合世人需求,將自己打扮成智慧的化身,就會成為權威。很多時候,不是偉人想成為權威,而是民眾渴望出現權威。正如愛因斯坦感歎:“我一生反對權威,上帝為了懲罰我對權威的蔑視,命運使我自己成為一個權威。”毛澤東在1945年呼籲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但歷史證明,民主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幾代人的薪火傳遞、以身示教:“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

後記(回緞華):
文化是一群人普遍擁有的觀念,不同文化的人對人生社會的認識不一樣,所以會有不同的核心概念。低調modest恐怕是東方人——包括日本韓國——甚至在加拿大的日本韓國人都非常重視的概念,而一旦在北美這個文化圈子裡,人們就不一定喜歡,甚至覺得虛偽,因為他們覺得謙虛應該是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不比別人更重要,而不是表面上不炫耀。而在瑞士那樣的文化圈子裡,可能他們根本就理解不了東方人的低調——因為他們沒有多少等級觀念。自然,在基督教文化圈子裡,謙虛humble也是非常寶貴的品質,但那是指等級高的人對等級低的人——比如耶穌給門徒洗腳,這就是典型的humble。而卑微的人,比如學生在老師面前卑微,這算不上humble,這叫權威主義(authoritative),是西方人、包括愛因斯坦極力反對的現象。(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文化中的道釋兩家有提倡謙虛,參見:Bringing Humility to Leadership: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Leader Humility.;而正統儒家有權威主義思想)基督教文化重視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老師儘管比學生的社會地位更高,但在上帝面前,這一點差距簡直就是零——上帝都要為漁夫彼德洗腳,美國總統為平民讓道,這又算得了什麼大不了的事呢?
而反觀中國的領導,在成為統治者之前表面謙虛——即低調(modest),而一旦獲得社會地位,往往在眾人的崇拜中得意忘形(人的本性都是驕傲的,許多時候是靠別人的監督、限制或者個人的信仰才有所謂的謙虛:感受到別人遠比自己高大,感受到個人在宇宙、神明面前的渺小)——正如鄧小平說毛澤東晚年被眾人的崇拜沖暈了頭腦。在等級觀念氾濫的文化圈子內,許多有野心的人(比如林彪)也會裝作崇拜的樣子,想要利用高等級的人的權威;再比如希特勒身邊的人,他們也是在希特勒敗局已定的時候才揭下謙恭的面具。這樣的文化很容易造就極權體制。而極權體制,比如納粹德國,儘管因為它的效率、執行力而盛極一時,但終究會因為領導人的狂妄而毀滅。丘吉爾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德國幾乎佔領整個歐洲,許多美國人都認為英國要完蛋時,他仍然鼓勵英國人在德國飛機的炸彈下面“Keep calm, and carry on”。有一點,希特勒和丘吉爾想得一樣:“等我老了怎麼辦?誰來接班?”就算有一個人像神明一樣智慧,人仍舊不能像神明一樣不朽(諸葛亮事事算盡,所以算不到身後誰接替)。這就是「聖經」第一章人類始祖偷吃「智慧果」而不是「生命果」所寓言的——上帝想,如果人再吃了生命果,就和我一樣了,於是就把人趕出了伊甸園——所有的極權制度終究會衰亡,因為獨裁者終將衰老去世,他們的衰老給仰仗他們的世人帶來無盡的災難,他們的去世給崇拜他們的下屬留下權力的真空。


2014年10月19日星期日
我覺得這是一篇很值得思考的文章,尤其第一部分點出了不同語言間對中文「謙虛」一詞轉譯的困難。而這是不是代表我們東方文化中的謙虛概念並非人類的共同價值呢?
我自己一直覺得謙虛可能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方法。因為本身所欠缺的部分是很難全面了解的,而這欠缺的部分一旦暴露出來,往往就會招徠自滿或過度自信的批評,並且可能引發其他懂得比較多的人的不滿,而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第三點,我想各國大概都逐漸發現了這樣的問題,而在臺灣,我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最近聽到了一首有趣的臺語歌,如果您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聽聽看:

最後文中我看到了「�」的符號,是不是有什麼符號或者文字沒有轉換過來?


敬祝
文安

緞華
緞華 寫:我覺得這是一篇很值得思考的文章,尤其第一部分點出了不同語言間對中文「謙虛」一詞轉譯的困難。而這是不是代表我們東方文化中的謙虛概念並非人類的共同價值呢?
我自己一直覺得謙虛可能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方法。因為本身所欠缺的部分是很難全面了解的,而這欠缺的部分一旦暴露出來,往往就會招徠自滿或過度自信的批評,並且可能引發其他懂得比較多的人的不滿,而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第三點,我想各國大概都逐漸發現了這樣的問題,而在臺灣,我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最近聽到了一首有趣的臺語歌,如果您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聽聽看:

最後文中我看到了「�」的符號,是不是有什麼符號或者文字沒有轉換過來?


敬祝
文安

緞華
謝謝緞華!我按你說的修改了,那是“於”字。
我很同意您的觀點。文化是一群人普遍擁有的觀念,不同文化的人對人生社會的認識不一樣,所以會有不同的核心概念。低調modest恐怕是東方人——包括日本韓國——甚至在加拿大的日本韓國人都非常重視的概念,而一旦在北美這個文化圈子裡,人們就不一定喜歡,甚至覺得虛偽,因為他們覺得謙虛應該是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不比別人更重要,而不是表面上不炫耀。而在瑞士那樣的文化圈子裡,可能他們根本就理解不了東方人的低調——因為他們沒有多少等級觀念。自然,在基督教文化圈子裡,謙虛humble也是非常寶貴的品質,但那是指等級高的人對等級低的人——比如耶穌給門徒洗腳,這就是典型的humble。而卑微的人,比如學生在老師面前卑微,這算不上humble,這叫權威主義(authoritative),是西方人、包括愛因斯坦極力反對的現象。(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文化中的道釋兩家有提倡謙虛,參見:Bringing Humility to Leadership: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Leader Humility.;而正統儒家有權威主義思想)基督教文化重視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老師儘管比學生的社會地位更高,但在上帝面前,這一點差距簡直就是零——上帝都要為漁夫彼德洗腳,美國總統為平民讓道,這又算得了什麼大不了的事呢?
而反觀中國的領導,在成為統治者之前表面謙虛——即低調(modest),而一旦獲得社會地位,往往在眾人的崇拜中得意忘形(人的本性都是驕傲的,許多時候是靠別人的監督、限制或者個人的信仰才有所謂的謙虛:感受到別人遠比自己高大,感受到個人在宇宙、神明面前的渺小)——正如鄧小平說毛澤東晚年被眾人的崇拜沖暈了頭腦。在等級觀念氾濫的文化圈子內,許多有野心的人(比如林彪)也會裝作崇拜的樣子,想要利用高等級的人的權威;再比如希特勒身邊的人,他們也是在希特勒敗局已定的時候才揭下謙恭的面具。這樣的文化很容易造就極權體制。而極權體制,比如納粹德國,儘管因為它的效率、執行力而盛極一時,但終究會因為領導人的狂妄而毀滅。丘吉爾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德國幾乎佔領整個歐洲,許多美國人都認為英國要完蛋時,他仍然鼓勵英國人在德國飛機的炸彈下面“Keep calm, and carry on”。有一點,希特勒和丘吉爾想得一樣:“等我老了怎麼辦?誰來接班?”就算有一個人像神明一樣智慧,人仍舊不能像神明一樣不朽(諸葛亮事事算盡,所以算不到身後誰接替)。這就是「聖經」第一章人類始祖偷吃「智慧果」而不是「生命果」所寓言的——上帝想,如果人再吃了生命果,就和我一樣了,於是就把人趕出了伊甸園——所有的極權制度終究會衰亡,因為獨裁者終將衰老去世,他們的衰老給仰仗他們的世人帶來無盡的災難,他們的去世給崇拜他們的下屬留下權力的真空。

我也聽了你推薦的台語歌,很有意思!
讓我想起《劍橋中國史•文革史》上英人一句話“臺灣的學生因為有機會去美國留學所以很用功,沒有像別處的青年一樣經常遊行示威。”也有學者如此評論“五四學生運動”:學生們不再像過去科舉時期那樣有機會當官從政了,所以就上街遊行高呼自己的政治主張。——科舉在很長的封建時期都起到了平定青年動亂的作用。我一直也在想這個問題:多倫多大學的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了,不得不去讀研;台大的本科生恐怕也會這樣吧?這到底是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還是因為工作崗位變少呢?這恐怕更多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不只是文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