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只有一個面,一個邊界》
─我看m.c. escher (毛瑞特斯‧柯奈利斯‧艾雪)
有些線是看不見的
看不見於是也無法跨越
不小心踩到的時候
聲音會變成灰色
原本能輕易理解的
變得無法理解
──任明信《位置》
如果沿著他畫裡你所能見的路和階梯一直走,你永遠不會停下。
他創造出一個無限連續、不斷循環與精算對稱「莫比烏斯帶」的空間展示,一個環帶剪開時卻還是相連著,象徵了他畫面裡每個圖形和元素都可以單獨而不損及主體性的拆開,也可以互相結合,對應和崁入,他並沒有破壞和變造這些事物的型體,只是用不同的線與面,重新排列詮釋觀看的視角,彷彿在接續的另一個維度空間裡運行的微型宇宙,而這些物件都是他手裡一塊塊完整的拼圖。
他創作的基礎似乎是以最精準的數學演算為骨架,讓人認知到他覺得世界只需要一個對角,只要相對複製就可以維持準確的週期性,他創作的畫作裡出現大量的菱角和對稱,讓我想起詩人吳奇叡在詩作「加州飯店」裡宣示一樣的訴說:「我只能認知菱形/因為它是公義的/堅強的/當夜幕撫摸著我/而謊言永遠閃爍光亮的時候/我只能為星星辯護。」也許他也藉由這些無法被定義歸納的作品,為自己公義堅強的信念辯護。
我假設對他而言沉沒與浮現,近視和景深,生與滅都自有對比的引力,猶如門同時兼具著入口與出口的兩面,所以他用手繪製手,表示行動與創造,把只差距一個水平面卻依賴著截然不同生存秩序的魚類和飛禽,整齊的排列漸變成為同一個面,而在「三個世界」這副作品裡出現岸邊樹枝的倒影、漂浮在水面的樹葉和水中的魚,更是展現了三個視點漸層式的共處在同一個空間的和諧,他也放大細節,細膩的排除空間的廣度描繪一滴露水和葉脈,地面上平凡胎痕積成的水窪倒映著松針和月亮,代表靈魂窗扇的瞳孔,似乎也讓我看見他對「生命」這個母題的細緻觀察跟探索。
在他挑戰矛盾邏輯的世界裡一切都是從平面的形狀開始。而形狀一層一層的增加光影和肌理,即成為立體和多角面形體,用反推理的方式引導視覺衝突,以現實不可能的尺度織就一個幻覺的蜘蛛網,讓我們看不到線也無法跨越,原本能輕易理解的東西成為不能被理解的錯覺想像。
而他也有許多作品,是他拿著一個能夠忠實鏡像反射的圓形玻璃球體照映著自己描繪的自畫像,彷彿也在暗喻你的形體完全是由這個世界提供給你這個反射物的質地來決定,成為弧度或將視角切換又擁有了平整的凹凸面,鋒利或圓滑,映照也投射,鏡裡與鏡外都毫無差別。
而我們已經可以在他畫中的空間裡失去界線,擁有夢鏡一般的虛像與實體,彷彿我們可以再次草創宇宙、改寫時間,他卻仍然創作出一副名為「宿命」的警世作品,畫中左右各執一方的是他作品裡常見的飛鳥和魚類這兩個元素,在空中兇殘的互相撕咬和對峙。
他不用錯引和顛倒對反而絕對精密正確的方式呈現,而是用真實的顯像堅定而強勢的傳達:失序混亂是一種必然的宿命。他的畫作裡真切的體現了人對創作本質的叛逆與瘋狂,但也許也反映了創作者是想要在這樣孤獨的狂魔狀態裡尋求不失序的安定。
就像詩人吳俞萱在「蒙太奇的一首詩」裡寫到:「暫時把自己拋下/想像自己含糊/而且形形色色/如此機警地/撿擇一些碎片/在它們之間拾獲天地/以致每個思想突然將我們/還原成別的東西。」他的每一副畫作都是一個微小的呈現心靈風景的骨牌,他一個一個的將它們準確的擺在時間與空間之上,任我們用各種方式各個面向去推動它們的時候,把自己拋下,最終他都能藉由這些作品在我們心裡,還原成一整片瑰麗的幻象。
2014.06.05
─我看m.c. escher (毛瑞特斯‧柯奈利斯‧艾雪)
有些線是看不見的
看不見於是也無法跨越
不小心踩到的時候
聲音會變成灰色
原本能輕易理解的
變得無法理解
──任明信《位置》
如果沿著他畫裡你所能見的路和階梯一直走,你永遠不會停下。
他創造出一個無限連續、不斷循環與精算對稱「莫比烏斯帶」的空間展示,一個環帶剪開時卻還是相連著,象徵了他畫面裡每個圖形和元素都可以單獨而不損及主體性的拆開,也可以互相結合,對應和崁入,他並沒有破壞和變造這些事物的型體,只是用不同的線與面,重新排列詮釋觀看的視角,彷彿在接續的另一個維度空間裡運行的微型宇宙,而這些物件都是他手裡一塊塊完整的拼圖。
他創作的基礎似乎是以最精準的數學演算為骨架,讓人認知到他覺得世界只需要一個對角,只要相對複製就可以維持準確的週期性,他創作的畫作裡出現大量的菱角和對稱,讓我想起詩人吳奇叡在詩作「加州飯店」裡宣示一樣的訴說:「我只能認知菱形/因為它是公義的/堅強的/當夜幕撫摸著我/而謊言永遠閃爍光亮的時候/我只能為星星辯護。」也許他也藉由這些無法被定義歸納的作品,為自己公義堅強的信念辯護。
我假設對他而言沉沒與浮現,近視和景深,生與滅都自有對比的引力,猶如門同時兼具著入口與出口的兩面,所以他用手繪製手,表示行動與創造,把只差距一個水平面卻依賴著截然不同生存秩序的魚類和飛禽,整齊的排列漸變成為同一個面,而在「三個世界」這副作品裡出現岸邊樹枝的倒影、漂浮在水面的樹葉和水中的魚,更是展現了三個視點漸層式的共處在同一個空間的和諧,他也放大細節,細膩的排除空間的廣度描繪一滴露水和葉脈,地面上平凡胎痕積成的水窪倒映著松針和月亮,代表靈魂窗扇的瞳孔,似乎也讓我看見他對「生命」這個母題的細緻觀察跟探索。
在他挑戰矛盾邏輯的世界裡一切都是從平面的形狀開始。而形狀一層一層的增加光影和肌理,即成為立體和多角面形體,用反推理的方式引導視覺衝突,以現實不可能的尺度織就一個幻覺的蜘蛛網,讓我們看不到線也無法跨越,原本能輕易理解的東西成為不能被理解的錯覺想像。
而他也有許多作品,是他拿著一個能夠忠實鏡像反射的圓形玻璃球體照映著自己描繪的自畫像,彷彿也在暗喻你的形體完全是由這個世界提供給你這個反射物的質地來決定,成為弧度或將視角切換又擁有了平整的凹凸面,鋒利或圓滑,映照也投射,鏡裡與鏡外都毫無差別。
而我們已經可以在他畫中的空間裡失去界線,擁有夢鏡一般的虛像與實體,彷彿我們可以再次草創宇宙、改寫時間,他卻仍然創作出一副名為「宿命」的警世作品,畫中左右各執一方的是他作品裡常見的飛鳥和魚類這兩個元素,在空中兇殘的互相撕咬和對峙。
他不用錯引和顛倒對反而絕對精密正確的方式呈現,而是用真實的顯像堅定而強勢的傳達:失序混亂是一種必然的宿命。他的畫作裡真切的體現了人對創作本質的叛逆與瘋狂,但也許也反映了創作者是想要在這樣孤獨的狂魔狀態裡尋求不失序的安定。
就像詩人吳俞萱在「蒙太奇的一首詩」裡寫到:「暫時把自己拋下/想像自己含糊/而且形形色色/如此機警地/撿擇一些碎片/在它們之間拾獲天地/以致每個思想突然將我們/還原成別的東西。」他的每一副畫作都是一個微小的呈現心靈風景的骨牌,他一個一個的將它們準確的擺在時間與空間之上,任我們用各種方式各個面向去推動它們的時候,把自己拋下,最終他都能藉由這些作品在我們心裡,還原成一整片瑰麗的幻象。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