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書寫-生和死之間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人生有兩種經驗是永遠無法對別人陳述,一種是「出生」,一種是「死亡」。

母親懷胎十月的小心翼翼到分娩時的痛苦,只有母親記得,而我們如何從子宮的陣痛,產道的收縮出生,卻是一片空白。

當我們死了之後,死亡的經驗也跟著肉身的隕逝也隨之消失,即使靈魂是存在於世間,那該如何對活著人娓娓道來呢?



手記裡我抄寫著道家對於生死的看法:


生命裡有兩股不同的力量呈反作用力,逆向相互循環。也就是說生即是死的開始,死也是生的開始。(節錄經典雜誌2001.05.01)



如果「生」可以用白色代表,「死」就是黑色的最佳詮釋,那麼人間呢?就是同處於兩者之間,無止盡延伸所呈現的灰色地帶。出生的喜悅和死亡的悲苦往往是世人難以跳脫的。



科學家無所不用其極的延續生命,甚至違反基因的自然法則,「複製」於是乎的誕生。這樣的技術雖說結合無數科學家的心血,但是「複製」了外在的身體容貌形體,卻無法「複製」內在的靈魂。也許在現今的社會許多事物強調「再生」、「再回收資源」,對沒有生命的外在物質也許是可行的,但對生命而言,尤其是一個新的生命,卻是非常的不公平。



生命的誕生往往隱藏著不被了解的因果,強行背叛自然法則的後果,常常是釀造更無法解決的「業」。也許人類可以「複製」無數相同的物種、人種,可是情感和回憶呢?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剝奪每ㄧ件事物本身的自由意志,即使利用不同的手段、方法控制了,那也只是暫時而非永恆,想當然爾,無止盡的痛苦和怨忿也隨之加諸在自己。



花開葉落是自然的循環法則,生死也是。人生既是聚散無常,那麼生與死也可以是聚散的另一個深層意義。反過來問自己,世間的定意是什麼?無關風花水月,只是「心」的牽引。「心」跟著成長有著許多自己的「執」,這些「執」深思體會就是「苦」,「苦」的因,結「苦」的果。老一輩的人常說:「強摘的果子不甜」,道理人人聽懂,可是身體力行者往往少之又少。「複製」就是強摘的果子,及使造就眼前一時利益,得到一些成就,終還是一場及時雨,沒有徹底解除根本的問題。


宇宙間慣有的交替,如同「淘汰」之後的平衡世界,自然的準則倒行逆失的後果,有更多未知的「果」等著承受。


「死亡」的痛與恐懼,不完全來自於死亡者本身,正確來說是每個人對「死亡」的未知和刻板的印象,相對突顯「生」的喜悅和期待。

「死亡是為了成全下一代」這句話含蓋了什麼?活著除了延續生命的傳承,那活著的意義又為何?



拼湊的片斷記憶總是困惑著人生的極究定意?如果人生真的是虛幻的,那麼「生」與「死」都只是一種外在形式,既是外在型式就毋須在意。那麼該在意的又是什麼?

我無法確認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但我覺得踏實,就是「生」與「死」之間的過程,灰色的國界中領悟此生瞬間的啟萌,慢慢跳脫「惑」或是「執」的纏繞吧!

2003.12.10

生是一種型態的死亡,死亡是永恆的存在。


因為生與死不能掌控
所以人類才會殘存一點敬畏之心
複製雖然在醫學領域上可造福人類
但若真能達到完全複製
那【生】的期待與美感似乎有點殘破
試管嬰兒讓不孕症患者重燃生機
但演變成預知胎兒性別而做選擇性流產
就令人倒盡胃口

--及--使靈魂是存在於世間,那該如何對活著人娓娓道來呢?
自然的準則倒行逆--失--的後

呵呵呵...
想飛歡迎文友蒞臨散文版
生與死 當是人這一生的短暫過程吧
只要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事
就隨遇而安吧
生命但求自在無愧 便是....

夏霏 寫:生是一種型態的死亡,死亡是永恆的存在。

感謝 夏霏留下文章所感

每每在葡萄站還是喜菡老師這兒觀賞您的文章

都會 有些相同的感受

晴子筆拙又懶散

多盼夏霏板主指教囉^^



季風 寫:
因為生與死不能掌控
所以人類才會殘存一點敬畏之心
複製雖然在醫學領域上可造福人類
但若真能達到完全複製
那【生】的期待與美感似乎有點殘破
試管嬰兒讓不孕症患者重燃生機
但演變成預知胎兒性別而做選擇性流產
就令人倒盡胃口


季風姐安安:

季風姐所言甚是

當我知道好友的第四個小孩是女孩

淚灑滿面 卻又迫於婆婆的冷嘲 決定人工流產時

感觸甚多

生與死 說是不能全然掌控 卻又如此輕易抹煞啊

感謝季風姐 留下隻字片語

願 日後多多指導

盼 安

想飛 寫:--及--使靈魂是存在於世間,那該如何對活著人娓娓道來呢?
自然的準則倒行逆--失--的後

呵呵呵...
想飛歡迎文友蒞臨散文版
生與死 當是人這一生的短暫過程吧
只要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事
就隨遇而安吧
生命但求自在無愧 便是....

想飛妳好:

原諒晴子前些時候未能答謝您的觀文

請多諒解

妳所言自是眾人無奈又得面對的事實

也許 晴子 一時的感觸過頭些

只是 事隔多月之後 再從筆記閱讀 總是會有些拋不去吧

謝謝您

希望您能多多指教

盼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