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記讀後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
原文只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當個無關緊要的閒官時,因為無意間發現西山特殊之美,而偕樸攀登其上,又於更深入的探訪中發現一座荒廢的小丘,並以賤價買下,然後繼續發現繼續賞玩,並以其獨到的筆法寫下了永州八記。

因為山上樹石怪奇者有之、優勝者有之、幽雅者有之,加上得天獨厚的地形地勢造成遠近高低皆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但畢竟人煙罕至而蔓草雜樹阻道,復有榛莽荊棘等惡木、還有斷木朽木、亂石壅塞、崩塌處處等等天然林特有的山景。

柳宗元於是指揮僕人或共同披荊斬棘除榛莽,堆高起來一把火燒了,如此一路往山頂一路攀登一路清理,直走到走不動為止,或者疏通落石、清除淤塞,連帶腐爛的落葉枯枝撈起堆置,也是放火燒了(這樣最直接利便對山林也好。),於是潺湲溪流注而成小而美景色殊甚的清潭。

故事就這麼樣,他的八篇遊記在精彩的寫景「紀實」中多少總有這樣的字詞出現,因為要營造一個他心目中的佳山勝水,所以藍圖之外的一切多餘物也只有燒了最好。至於他心中有無什麼感懷、有什麼興歎、什麼寄情寓意象徵等高遠意境和隱諱,乃至暗藏向高層喊話的文字於篇章中,作者隻字未提,雖有可惜等字眼,卻也是踏勘盛景與規劃時真心的想法。其他都是高高興興、滿心歡喜的寫他眼中心中嘆為觀止的遊記。

後世讀者非得要把政治拉進來不可,字析句剖,揣摩假設又推斷之下,說此句暗寫憤懣、彼句頗有呼籲之意,下一句則又是如何……我深不以為然;「始得悉山記」一起頭就交待因為謫官、感謝謫官所以有很多時間找高興的事做,喝酒是與友朋鄰里,是爽朗盡情的爛醉為止而樂此不疲,形諸文字的看不出出半點兒喝悶酒或借酒澆愁的味道,遊山玩水也是拜謫官的好處才做得到。清清楚楚的大有表達:「賽翁失馬卻是福」的落拓瀟灑胸襟。

所以,不需拐彎抹角加葉添枝的假裝懂得柳宗元的內心,要揣想其個性的話,那就是對於好山好水存著「求好心切、盡善盡美」的樂山人個性吧!
啊,以前編譯館版本的課本裡就選了《永州八記》中的〈使得西山宴遊記〉。
若不是單純喜歡國文,我大概不會有心去讀完這八記,這八篇散文中我最喜歡的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大概是那池魚讓我也有歷歷在目的感受吧。
雖無機會再踏訪柳宗元的西山,但我也認同這些散文都是他踏勘盛景與規劃時真心的想法,而那些剖析字句後賦予的謫官愁思確實也太後設了點。
不過同為會寫文章抒發心中感受的寫作者,多少也能懂為何在看過柳宗元一生遭遇後對他的《永州八記》有這些寄情寓意的詮釋。
畢竟就算到了現代,我們也的確常常寫著東想著西。而又有哪位觀眾能真正體會「魚之樂」呢?

敬祝
文安

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