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笑容留人间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笑容留人间
------悼念汪治斌同志
王水宝
当我得知汪治斌同志不幸病逝的消息时,他已安眠在故乡的土地上了,未能瞻仰遗容感到十分歉疚,好在我还深切记得他那时刻露在脸上的笑容,不论说话和与人聊天,总面带喜色笑容可掬,给人以亲切热情之感。
我与汪治斌同志相识,屈指算来,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记得他应该是第二轮万载县委对台办公室主任。当时我还在县养路段工作,因喜欢写对台宣传稿件,所以我俩有幸相识了,并在他的领导下,开始我的业务对台宣传稿件的写作。
汪治斌同志在我的印象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正如他脸上时时露着灿烂的笑容一样,很好相处,尤其是他没有架子,热心真诚地帮助我一个外单位的业余对台宣传员,完成一件件一桩桩的采访任务。
早在1981年,为了在春节前录制好对台宣传稿“欢欢乐乐庆新春”这篇录音稿,汪治斌同志花了许多心血。因为这篇录音稿的前后各有一段万载花鼓调,目的是唤起台胞听了家乡的戏曲,对故乡有更进一步的怀念。对此,汪治斌同志不但亲自修改稿件,还亲自出面邀请万载剧团的乐队、演员在大礼堂连续两晚录音演唱。当时没有夜班费,每人仅一碗面而已。汪治斌同志自始至终陪着录完音,已是月上中天了。就这样,由于汪治斌同志的精心策划和陪伴,万载剧团的紧密配合,既完成了录音任务,又解了我这个外单位人员的危难。使“欢欢乐乐庆新春”在《海峡之声》电台播出。
那一年,台湾岛上传来了万载籍台胞唐揖逊先生逝世的恶耗,唐揖逊是学文的,在台湾颇有影响,当时因对台宣传的需要,对台办要我撰写关于唐揖逊先生的稿件。汪治斌同志放下架子,在百忙中又陪我采访了唐揖逊的女儿唐尔珍(郭斌斌)和亲戚,东奔西跑,不辞劳苦,接连几天,毫无怨言。使我们采访到了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素材,撰写了以唐揖逊女儿唐尔珍口述的“泪洒长空哭父亲”,在《中国新闻》上刋登,并被香港《晶报》转载。这和汪治斌同志的辛劳是分不开的。
万载中学是万载县的最高学府,旧称“龙河书院”,桃李争艳,兰蕙齐放。去台人员中有好多是万载中学的校友,他们对母校十分关切,因此要写一篇关于万载中学变化的稿件,以慰藉在台万载籍的莘莘学子。为此,汪治斌同志又亲自出马凭着他也是万载中学的校友,抽出半天时间陪我到万载中学,邀请了部分老教师座谈,其中有唐揖逊的同学郭鸿长老教师。几位老教师的回忆,使我完成了“龙河书院春满园”这篇专稿,尔后在台湾《江西文献》杂志上刋登。
后我调入县政协工作,但和汪治斌同志不在一个办公室您好。奉上拙稿“”一篇,敬请斧正,谢谢。王水宝4月24日。
,且平时接触得又很少,由于写对台宣传稿件,使我们才从相识到相知,后他调离对台办公室后,接触的机会就更少了,情况也就不知道了。但他衣着朴素,谈吐随和,事必躬亲,没有架子的朴实无华,不奢不侈的印象,记忆犹新,为我们树立了表率。
现在他已离我们而去了,在痛惜朋友之际,祝愿他早早升天。
阿弥陀佛!
文字簡樸而清新,足以看出對故人的深摯情感。
情感,毋須華雕,只需誠之一述。
蘇家立先生,您好。谢谢,请多加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