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中有兩位晚輩早已過了以現代的觀點而言仍嫌太晚的結婚年齡,以傳宗接代的傳統來看,更是令長輩憂心忡忡。其中一位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一直遇不到柏拉圖藉由其先人同胞亞里斯多芬之口所講的「另一半」,或是東方傳統所謂的姻緣未到。這位晚輩相親不少回了,不是對方無法接受他的工作(在自家賣鴨肉麵),就是女方有意但不得他的父親的緣。

  另外一位,雖然接受相親的安排,但在我看來應該是打定主意不結婚了,因為事後不是不了了之,就是只以簡訊問候對方,比如說,在西方的耶誕節時傳給對方「聖誕節快樂」這幾字,我想如果是以LINE傳送,下場只會是「已讀不回」。這一位晚輩之所以採取這種敷衍的態度,我想主要是他曾經有過想結婚的對象,但其家人沒有贊成的,因為那對象是他到中國讀中醫時認識的,而且他告訴家人打算在中國開中醫診所。我不知道他在回來台灣前是否給過女方承諾,但無論如何,雙方一定刻骨銘心過。

  從這兩個例子,再加上現代社會提倡的「多元化」概念來看,也許現代的未婚男女有不少人不是渴望婚姻而不可得,就是打算一輩子單身。這些人,或許曾有過戀情,或許真的從未談過戀愛,前者比起後者的缺憾要少了許多,畢竟愛情的滋味總是甜美的。

  沒有交往對象的男女想要結婚,即便現今通訊科技與網路這麼發達,傳統的面對面「對看」還是最靠譜的,畢竟男女之間的感覺不是只靠聽覺或是不真實的視訊互動就能確認的。女性電影《其實他沒那麼喜歡妳》中的瑪麗,從網路、電子郵件之類的,找到的只有令她不堪的幻滅,反倒是一次偶然機緣和一位從未碰面的客戶面對面接觸後找到真愛。而你我都知道,電影中瑪麗在網路上的遭遇,現實裡常常發生。

  相親,有人很排斥,也有人覺得無所謂,認為總是多一個完成終身大事的管道。我自己就是經由相親而且是多次之後才結婚的。不過,我的相親方式絕大部分是一對一的,不是傳統的雙方至少有一位長輩陪伴的那種有點慎重又有點尷尬的方式。見面的時間與地點都是我拿著介紹人給的女方的電話號碼撥打,接通後敲定的。這有一點像西方的盲目約會,或像《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中的琪琪所進行的約會,可算是我人生的旅途中有趣的經歷。當時還沒有手機這玩意兒,而且女子普遍都是被動的,所以如果男方沒有再打那可能被對方家人先接的市內電話,通常就是沒有後續了。

  電影中的琪琪會和同事兼姊妹淘珍妮討論見過面後是該等對方再來電,還是自己主動出擊。其實,女方主動的勇氣很令我佩服,無論是第一次見面的吃喝即將結束時,開口問:「等一下要不要到我家坐坐?」,還是隔幾天之後,打給對方問:「你剛剛有沒有打電話找我?」這種有一點暗示自己還有行情的詢問技巧,或是直接挑明喜歡對方的:「這個週六晚上我朋友辦演奏會,我幫她鋼琴伴奏,你要不要來聽?」。試想,我們不是常說「追求幸福」嗎?當然,也許幸福是否就只有像珍妮追求到的七年(珍妮對還是男友的老公說,不結婚就分手),或是不知從何時開始覺得一點也不「性福」,甚至在某一天刻意穿著性感內衣,到老公的辦公室門口敲門,進入之後拉起長裙,跨坐在老公的大腿上,想重拾往日的激情,完全沒有察覺自己的突然出現,壞了老公的「好事」,當然也渾然不知老公的情婦也剛好只穿著性感內衣躲在儲藏室。

  不可否認的,有些人的個性或許真的不適合相親,比方說,很難與陌生人自然地聊天的人,如果又有對方的長輩在場,很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如坐針氈,除非對象令當事人心動不已,否則一定希望趕快結束。這樣的人透過朋友刻意或不著痕跡的安排是最恰當了,我和妻子就曾合作過這樣的事,對象分別是我的同學兼同事與妻子的表姊,但是沒撮合成功。這樣的方式電影中也常有,很多年前的一部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中的哈利和莎莉就做過。不過不同的是,哈利和莎莉是各找來一男一女,來個四人聚會,哈利希望他找來的那男的能看上莎莉;莎莉希望她找來的那女的會喜歡哈利,沒想到,是那男的和那女的彼此對上眼了。

  你可能會問:「哈利和莎莉不來電嗎?」。是沒錯,好幾年的時間裡,他們就只是無話不談、無所不爭的純友誼關係,甚至連女性是否會假裝性高潮也在餐館用餐時爭辯,哈利不相信女性能逃過男性的法眼,莎莉便當場來上一段(此橋段是本片的經典),讓哈利目瞪口呆,尷尬不已。當時餐館的其他人中只有一位老太太出聲講話,其餘當然都是驚訝地看著莎莉,老太太不是說:「夭壽哦!毋通教歹囡仔大小!」而是對服務生說:「我想要一份她吃的那個(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但是,這部電影是愛情喜劇片,所以結局是哈利和莎莉經過「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才發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種情況現實裡也有。至於在相親的眾裡,我曾聽聞過有人經過多次相親後,又再和之前「對看」過的女子重新來過一次,竟然成了,你說奇不奇?

  除了靠親友介紹這一類只需花點餐費(有時只需付出時間)的相親之外,不知從何時開始,幫人撮合姻緣已變成行業了,甚至演化成有組織的所謂的婚友社。我自己在開始密集相親之前,曾經和一位大學同學報名參加一位老師主辦的未婚聯誼社團,這個社團有婚友社的味道,收集了一些未婚男女的資料,不過男性不必繳會員費,只有參加聯誼活動時才要負擔一點茶水費,或是查閱女性資料、要求安排「對看」時才需付費。

  我和同學只參加過一次活動,並留了基本資料。這書面的基本資料能起到多少作用呢?其實就跟求職一樣,收到面試通知一定是書面資料引起對方的興趣。那些渴望婚姻的孤男寡女的基本資料有人會翻閱嗎?翻閱後有勇氣打那一通有點尷尬的邀約見面的電話嗎?你可能很好奇,甚至會說,又不是俊男美女誰理你啊!其實,在婚姻門口徘徊的男女,有些人的要求是實在的、合理的,所以應該不會發生癩蛤蟆打電話邀約天鵝之事。「喂!老兄!不要吊胃口了,說說你是不是打給哪個女生了?結果如何?」。我是曾經打過這樣的「盲目」電話,但不是翻閱後打的,是那位有著無比勇氣的女子連兩天晚上打到我家,而我都不在,於是留下姓名與電話要我回覆。更神奇的是,我們真的因此而開始交往,結局如何?你知道的,結婚不只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的事。

  相親,尷尬嗎?它其實沒那麼尷尬,還比不上當眾出糗的尷尬。令人緊張的程度也遠不如基測、學測或面試,甚至有人能處之泰然。居中撮合的人,相信都是以作公德之心來進行的。至於成功與否,你我都明白,可以緣分二字蔽之,但機率是遠大於很接近零的大樂透。怕親友知道而想透過網路媒介偷偷進行的人,除了不要像電影《其實他沒那麼喜歡妳》的瑪麗或社會新聞中的人那樣,全然相信對方之外,也要誠以待人,不要貼了一張月朦朧鳥朦朧的照片,以致於見面時還得解釋或瞎扯自己臉上的紅斑點或坑洞是因為最近皮膚發炎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