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感于“望子成龙”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胡也鄭琮墿

有感于“望子成龙”
王 水 宝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是中国的象征,华夏民族一直把龙作为吉祥之物,代表理想,寄予希望。
“望子成龙”,作为父母亲来说,是对子女美好前程的一种寄托,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有作为,能真正成“龙”、成“凤”。于是,自古以来,“训子篇”、“诫子篇”便层出不穷,而且于今不绝,成为“望子成龙”的模子,难以出套。然而,光是“望”是不行的,关键是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促使他们成“龙”、成“凤”,这才是主要的。历史上在“促子成龙”方面不乏许多很好的典范。如“孟母三迁”。孟子幼时住处靠近墓地,读书毕,便常学鬼怪嬉耍,孟母怕其耽搁学习,便迁至街市。在街市,孟子又学商人到处叫卖,孟母怕荒废孟子的学业,又迁至学宫旁。这时,孟子朝朝暮暮见到的都是彬彬有礼的老师和学生,对孟子影响很深,于是学习专心,且礼仪谦让,孟母这才放心地说,此地“真可以居吾子矣”!又如东晋陶侃之母湛氏,为使陶侃“成龙”,将自己每晚辛辛苦苦纺纱织麻得来的钱,供给陶侃上学和结交比陶侃更有学问的朋友。一次,陶侃逃学,湛氏心里十分难过,但她用织布梭子的飞速穿梭来启发陶侃要珍惜光阴,自此后,陶侃每晚苦读至三更半夜,后官至荆州刺史,加征西大将军。陶侃的一生功就名成和他母亲湛氏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但历史上因“促子成龙”的方法不对头,适得其反的例子也颇多。如《红楼梦》中的贾政,对贾宝玉也是寄予很大希望的,由于“望子成龙”心切,他秉承了历来“不打不成人”的方法,对贾宝玉实施的是棍棒政策,贾宝玉不想读书、写文章,贾老爷就“堵起门来,着实打死”,几十下棍棒,打得宝二爷气弱声嘶,可是宝二爷依旧对读书中举毫无兴趣,最后是遁迹空门,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而告终。
由于促的方法不对,也还有造成千古遗恨的。事情最突出、教训最深刻的便是“燕王逼子”。明朝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个儿子),镇守燕京(北京),他有个儿子十分聪明,洪武六年参加科举考试,燕王希望儿子成“龙”,在开考前带儿子游历了京西的名山大川,当来到蔚州界内的大南山中,燕王对儿子十分严肃的说:“尔寒窗数载,成败在此一举,若是金榜夺魁,父子仍在此会面,如若不然,别来见我。”考试结束,儿子来到大南山,跪在燕王面前说:“孩儿不孝,只考了个探花。”燕王听后,内心十分高兴,能考中探花已够争气的了,按理应该嘉奖儿子才对,可是,燕王却摆起了“父道尊严”的架子,绷紧了脸训斥道:“尔未能独占鳌头,有违父训,还有何脸面来见父亲。”其子听后,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答道:“孩儿不孝,”便趁燕王不备,一头撞死在悬崖上。这时,燕王悲痛欲绝,悔不该讽刺、抱怨自己的儿子,落得个遗恨终身的悲剧。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这不但是为自己,也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在“促子成龙”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父母亲们要吸取燕王逼子、贾政杖子的教训,不可重蹈覆辙;要象孟母、陶母那样,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启发诱导孩子们刻苦学习,以便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人才辈出,成“龙”成“凤”,使我华夏民族永远巨龙腾飞。


王 水 宝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是中国的象征,华夏民族一直把龙作为吉祥之物,代表理想,寄予希望。
“望子成龙”,作为父母亲来说,是对子女美好前程的一种寄托,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有作为,能真正成“龙”、成“凤”。于是,自古以来,“训子篇”、“诫子篇”便层出不穷,而且于今不绝,成为“望子成龙”的模子,难以出套。然而,光是“望”是不行的,关键是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促使他们成“龙”、成“凤”,这才是主要的。历史上在“促子成龙”方面不乏许多很好的典范。如“孟母三迁”。孟子幼时住处靠近墓地,读书毕,便常学鬼怪嬉耍,孟母怕其耽搁学习,便迁至街市。在街市,孟子又学商人到处叫卖,孟母怕荒废孟子的学业,又迁至学宫旁。这时,孟子朝朝暮暮见到的都是彬彬有礼的老师和学生,对孟子影响很深,于是学习专心,且礼仪谦让,孟母这才放心地说,此地“真可以居吾子矣”!又如东晋陶侃之母湛氏,为使陶侃“成龙”,将自己每晚辛辛苦苦纺纱织麻得来的钱,供给陶侃上学和结交比陶侃更有学问的朋友。一次,陶侃逃学,湛氏心里十分难过,但她用织布梭子的飞速穿梭来启发陶侃要珍惜光阴,自此后,陶侃每晚苦读至三更半夜,后官至荆州刺史,加征西大将军。陶侃的一生功就名成和他母亲湛氏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但历史上因“促子成龙”的方法不对头,适得其反的例子也颇多。如《红楼梦》中的贾政,对贾宝玉也是寄予很大希望的,由于“望子成龙”心切,他秉承了历来“不打不成人”的方法,对贾宝玉实施的是棍棒政策,贾宝玉不想读书、写文章,贾老爷就“堵起门来,着实打死”,几十下棍棒,打得宝二爷气弱声嘶,可是宝二爷依旧对读书中举毫无兴趣,最后是遁迹空门,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而告终。
由于促的方法不对,也还有造成千古遗恨的。事情最突出、教训最深刻的便是“燕王逼子”。明朝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个儿子),镇守燕京(北京),他有个儿子十分聪明,洪武六年参加科举考试,燕王希望儿子成“龙”,在开考前带儿子游历了京西的名山大川,当来到蔚州界内的大南山中,燕王对儿子十分严肃的说:“尔寒窗数载,成败在此一举,若是金榜夺魁,父子仍在此会面,如若不然,别来见我。”考试结束,儿子来到大南山,跪在燕王面前说:“孩儿不孝,只考了个探花。”燕王听后,内心十分高兴,能考中探花已够争气的了,按理应该嘉奖儿子才对,可是,燕王却摆起了“父道尊严”的架子,绷紧了脸训斥道:“尔未能独占鳌头,有违父训,还有何脸面来见父亲。”其子听后,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答道:“孩儿不孝,”便趁燕王不备,一头撞死在悬崖上。这时,燕王悲痛欲绝,悔不该讽刺、抱怨自己的儿子,落得个遗恨终身的悲剧。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这不但是为自己,也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在“促子成龙”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父母亲们要吸取燕王逼子、贾政杖子的教训,不可重蹈覆辙;要象孟母、陶母那样,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启发诱导孩子们刻苦学习,以便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人才辈出,成“龙”成“凤”,使我华夏民族永远巨龙腾飞。
水寶兄博學多聞,文章多處引經據典,讀您的文章也能增廣見聞。

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成鳳的心情似乎都一樣啊!

麻吉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