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有所思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讀三國,幾多料敵機先,又幾多失策;有天意難違、有人心叵測。

或變生肘腋、或禍起蕭牆,逢彼則我得,於我則利彼,而物物之生剋瞬息萬變,今為我明日失之,昨仍彼今我得之,乃我始暫有而須臾拱手他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棉裡藏針、狡言正邪,莫衷一是。誠可謂是非難分、善惡莫之能論爾。

人、事有未料之虞、天有時變之憂、為盟為親有罅隙存焉則挑撥生,於情於義有動機摻兮則福禍難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豈無憂邪?則彈丸侍候。甲乙謀丙於暗室、乙復昧於甲而私於丙,圖甲也!乙丙鄭重而盟則甲分化之,各有異心故也!凡此種種錯綜之利害關係,一為求立足二為謀天下,奇人異士或能言善道之文韜武略者亦僕僕風塵於道上。

赤壁阿瞞喪膽,三國棋局重敲,街亭失守蜀運從此夭。空城挫仲達,曹魏君臣路與橋;百戰三分歸晉,成就了司馬昭。強者弱弱者強,昨今今明吉凶半自招。

正是:否泰一時底定一時動搖,人生何所得?一時得意今日一時悴憔明朝。
鑑古思今,讀三國史冊或觀賞相關的影片時,總是感慨很深,有謀略有胸襟者未必一定能得天下,歷代幾個國君也不乏敢衝敢撞的梟雄!

春秋、戰國時代,是研究戰略、兵法的精華年代,唯當代人民卻是不得安康的動盪年代.....

麻吉 問好芝言.
約莫二十年前,台灣政商領導人,人人手上一本德川家康,都想學謀略、機智以爭天下,
結果二十年後,台灣變成......
是否謀略之學不足以富國呢?還是台灣政商領導人沒把謀略學讀通呢?
我想誰也很難三言兩語解答出來吧.......
麻吉 寫:鑑古思今,讀三國史冊或觀賞相關的影片時,總是感慨很深,有謀略有胸襟者未必一定能得天下,歷代幾個國君也不乏敢衝敢撞的梟雄!

春秋、戰國時代,是研究戰略、兵法的精華年代,唯當代人民卻是不得安康的動盪年代.....

麻吉 問好芝言.


時過則境遷,境遷則只剩下可以隨時重複隨時停止,傷害不了你我他的歷史故事。隔了那麼久的時空年代,百姓的動盪、塗炭、焦躁、苦悶,
終究只是若有似無的附屬,在精彩主戲後面從來沒有真正的被關心過。即或關心、或也著墨一些些,終究還是戲。
明天的事沒有誰說得準,今天的意興風發、色彩繽紛的歡樂不足以測量出有多少個同樣的明日。歷史常常重複,只是演出的形式不會一樣罷了。
人生多變,唯一值得努力提升的是養成適應變遷的能力。

問好麻吉
盜版本龍馬 寫:約莫二十年前,台灣政商領導人,人人手上一本德川家康,都想學謀略、機智以爭天下,
結果二十年後,台灣變成......
是否謀略之學不足以富國呢?還是台灣政商領導人沒把謀略學讀通呢?
我想誰也很難三言兩語解答出來吧.......


人類花了幾千幾萬年的歲月致力於文明科技的進步,但是人類利己害人的本性卻提升非常有限。團體向上向善的能力更需要一位位「儘可能大公無私」的領導人來帶領,而很驕傲的,台灣到底還是屬於「人的島國」--地球上人類之劣根性相對保存的更完整的地方。

私心不受輔導轉型,一切免談。雖則貪瀆事件年年不絕,但領導人以私意凌駕、領導宏觀的眾意,驕傲的以我為是作為治國準則,再高明的謀士、再能幹的輔臣也只能徒呼負負的份。三國功過攤在後人眼前品評,件件樁樁的敗績好像都可以避免;現代君主的過眼下就已經十事九分明,卻還只能任他去,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