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同堂是個非常不容易得(達)到的理想,所以也是一種家族實力的象徵(表徵),一種可以得到社會上正面評價的極佳條件。這種正面評價所帶來的滿足感和家中出舉人出秀才或任個芝麻綠豆官而備感風光體面驕傲一樣。
更不堪的比擬者,夫死妻守寡或追隨而去而獲得的貞節、烈女牌坊,如此情何以堪的榮耀也足以令一個家族拿來誇耀鄉里。說來說去都是一個中國人打從骨子裡就存在的「光宗耀祖」之潛在渴望。
五代同堂代表一個大家庭的和樂、團結、興旺、有份量。再經地方官標榜推舉的教孝楷模、大家風範後,鄉里人士無不敬競相拉攏沾邊,被羨慕、被敬重、被推舉(抬舉)之餘、明裡暗裡因此得到的好處自不在話下。
古時候五代同堂不易是因為普遍不長壽,現代也不容易是因為向心力不足。別說五代,兩代、三代相處都已經處處扞格了,兄友弟恭還勉強,妯娌屬異姓人難度又高了些,往下到孫字輩,所處大環境已經快速變遷,所交往也雜,所接收的知識以及觀念、態度其天差地遠的情形也比比皆是,或因事業或因認知,一生見不到幾次面也不覺得特別想念。
今日五代同堂的條件若非家庭資源豐富(油水夠多)並且長輩有足夠能力掌控兒孫經濟命脈,否則千萬之難也。從以上認知,五代同堂下為爭取利益的明爭暗鬥、威脅利誘、中傷生事、勾結、離間、撤肘、等等是如何的情況。在一個封閉的競逐空間裡,弱者恆弱、強者恆強總難免,掌權者大小眼或徒擁大權而瘖眛、偏聽偏信更是一切不幸的泉源。
可以想像五代同堂如果不是立基於天倫的發展,以上所說種種不能避免的遭遇,個人既無力承擔又無力改變,想脫離又有種種壓力和顧忌,甚至選擇自了一途後,其一小圈圈之家人還得承擔家族罵名,悲也不悲?將心比心,有人以為五代同堂應該是有孝、有義、有情,其實那也只試想當然罷了。
更不堪的比擬者,夫死妻守寡或追隨而去而獲得的貞節、烈女牌坊,如此情何以堪的榮耀也足以令一個家族拿來誇耀鄉里。說來說去都是一個中國人打從骨子裡就存在的「光宗耀祖」之潛在渴望。
五代同堂代表一個大家庭的和樂、團結、興旺、有份量。再經地方官標榜推舉的教孝楷模、大家風範後,鄉里人士無不敬競相拉攏沾邊,被羨慕、被敬重、被推舉(抬舉)之餘、明裡暗裡因此得到的好處自不在話下。
古時候五代同堂不易是因為普遍不長壽,現代也不容易是因為向心力不足。別說五代,兩代、三代相處都已經處處扞格了,兄友弟恭還勉強,妯娌屬異姓人難度又高了些,往下到孫字輩,所處大環境已經快速變遷,所交往也雜,所接收的知識以及觀念、態度其天差地遠的情形也比比皆是,或因事業或因認知,一生見不到幾次面也不覺得特別想念。
今日五代同堂的條件若非家庭資源豐富(油水夠多)並且長輩有足夠能力掌控兒孫經濟命脈,否則千萬之難也。從以上認知,五代同堂下為爭取利益的明爭暗鬥、威脅利誘、中傷生事、勾結、離間、撤肘、等等是如何的情況。在一個封閉的競逐空間裡,弱者恆弱、強者恆強總難免,掌權者大小眼或徒擁大權而瘖眛、偏聽偏信更是一切不幸的泉源。
可以想像五代同堂如果不是立基於天倫的發展,以上所說種種不能避免的遭遇,個人既無力承擔又無力改變,想脫離又有種種壓力和顧忌,甚至選擇自了一途後,其一小圈圈之家人還得承擔家族罵名,悲也不悲?將心比心,有人以為五代同堂應該是有孝、有義、有情,其實那也只試想當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