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氣息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我是台北人。

我居住、生活在台北縣,休閒、工作則前往台北市,我的血液與記憶有著濃濃的台北氣息。

我的祖父母是台北縣五股鄉人。祖父是中醫生,善於聞望問切,為人把脈、問診、抓藥﹔精通古典文學,寫得一手漂亮漢字,閒暇之餘開班授徒﹔也研究紫微斗數和風水,成了村子裡婚喪喜慶的諮詢對象。由於祖父早逝,關於他的風光事蹟我也只能從父親的口中知曉。祖母是個傳統婦女,由於父親晚婚,在她七十歲那年我才出生,身為家中長女嘴巴又甜,祖母對我一向疼愛有加。父親在婚後搬到蘆洲市定居,祖母每天早上散步還是會帶我回五股老家晃晃。老家的村落清一色是民初傳統閩南式的紅磚瓦三合院建築,正廳的神明塑像和祖先牌位向著大門,總是閃著溫暖庇祐的紅光﹔蓋的一模一樣的廳堂和廂房總是讓我年小的我暈頭轉向。庭前是我遊樂的所在,不曬稻的時候,就和飼養的土狗、雞、鴨追逐。曾經有一次吃完飯在庭前逗弄雞,卻無端被啄下巴,又驚又嚇的我嚎啕大哭。跑來搭救的大人端詳著我的小臉蛋,討論出結果:雞想要吃我嘴角的飯粒。從此我養成飯後擦嘴的習慣,那年我五歲。

祖父是醫生,叔公們則務農。距離三合院約二十分鐘路程的果園是滿坑滿谷的蓮霧樹和荔枝樹,每回炎夏的採收季節,我總愛纏著祖母帶我到果園大快朵頤。清脆爽口的蓮霧,甜蜜香馥的荔枝,每每讓我流連忘返。村裡有清澈的溝渠,為數不少的螃蟹和小魚滿足了我追逐漁獲的心態。大約在我十歲左右,因為政府搭建疏洪道的緣故,徵收了老家所有的土地,三合院、果園也一並在我的生命中褪色。

我生活了十二年的蘆洲市,是個愜意又便利的城市。我家樓下是經營了三十幾年的雜貨店,他們熟稔每個家庭以及客人的習慣和需求。王媽媽喜歡金蘭醬油,臣太太則鍾愛龜甲萬……,動作俐落貼心,甚少出錯。步行十分鐘即是傳統市場,攤販吆喝、來客殺價,一來一往的拉鋸是彼此心照不宣,培養感情的方式。市場裡有一間大規模的寺廟,湧蓮寺,廟前的水池有龍的雕像,源源不絕的水從龍口噴出,只要有太陽就會在水霧中看見彩虹。寺裡的住持是我阿姨的養父,我的三叔公也在此為人解詩籤。只要有機會上市場,我一定到廟裡走走,感受香煙裊裊、蠟燭燃燒和光明燈的氛圍。每年過年、中元普渡和蘆洲大拜拜時最熱鬧,大批信徒湧進寺裡祈福燒香。我會寫字後常到廟裡幫忙,為信眾登記安太歲和光明燈,小小的我只覺得寫字很有趣,可以知道一些好奇怪的姓氏,才六歲就會寫字也常得到讚美,雖然字跡潦草,也常常將部首亂放。不過這也可視為我對於文字的啟蒙。

升上國二的暑假,父母親因為工作和我求學的關係,舉家遷移到三重市。這是一個和蘆洲迥異的城市,生活步調已經有了台北市的快節奏,但治安不如蘆洲市好。因為地利方便,外來移民多,龍蛇混雜,很早便有幫派份子的形成。這裡的民風雖然剽悍,居民倒也率直明快。母親的服飾店常常聚集很多閒餘的婦人,儼然成了老家廟前的八卦消息集散地。在這裡生活是沒有秘密的,不像大城市冷漠疏離的人際關係。

如果想要感受繁榮昌盛,只消十分鐘車程,越過橋便到台北市。

台北市有數不完的創意流行,數不完的工作機會。每年寒暑假,我便到台北市打工賺錢、消費玩樂。台北市的西門町,是我埋藏記憶膠囊的所在。祖父母鍾愛西門町的老天祿鴨舌頭、楊記玉米冰﹔父親追求母親的時候,奔波西門町各戲院,看了「梁山伯與祝英台」高達三十多次。西門町是流行的指標、消遣的樂園,也是約會的聖地。逛街、看電影、打電動、聊天、吃吃喝喝,就可以耗上一整天。約會時的雙人儷影,彷彿也映射著父母親的甜蜜,和祖父母的溫馨。

我是台北人。我在台北縣生活,我到台北市遊樂。我的血液與記憶有著濃濃的台北氣息。台北建構了我的成長,我正試著以文字建構台北的印象。


夏霏~
醬油是龜甲萬不是龜甲記

這篇文章如果把作者名字遮起來,大概我猜不到這是妳寫的
妳的文章一向有點前衛俏皮、甚至有些煽情
而這篇這麼懷舊而且規規矩矩,好像是我這種歐巴桑的語氣
讓我們看見妳的多樣性,算是妳的進步,也是我們的眼福

在地文學
無懈可擊~

:lol:

季風 寫:
夏霏~
醬油是龜甲萬不是龜甲記

這篇文章如果把作者名字遮起來,大概我猜不到這是妳寫的
妳的文章一向有點前衛俏皮、甚至有些煽情
而這篇這麼懷舊而且規規矩矩,好像是我這種歐巴桑的語氣
讓我們看見妳的多樣性,算是妳的進步,也是我們的眼福

完了,季風踢爆我不是巧婦的事實,連醬油的名字都打錯。 :oops:

這篇是為了徵文寫的,也為過去的記憶致敬。有點像高中作文,很懷舊復古。 :wink:寫的時候我也好像變成小朋友,在過去裡遊蕩呢!這篇可以和【故鄉】相輝映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