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驪歌輕揚,若非詩環歌繞,還不知在沒有鳳凰木與蟬鳴的夏日午後,沉甸甸的雲氣下,幾朵庭院落花,可以讓人這麼感傷。
離愁有如濃霧,獨處時但見四周白茫茫,一種讓人無處躲藏,無從分辨方向的氛圍油然而生。我不是文人墨客,此刻卻努力避開人群,試圖藉物抒情,一解「書被催成墨未濃」之苦。
落花終究是落花,不是六月飛雪。那滲入毛細孔裡的淒涼又是什麼呢?是昨日夢裡穿越時空,盤進回憶肌理的絲絲惆悵,還是當下耳畔飄進熟悉的旋律,《告别的時刻》意境抖落的一地傷?
那是英國女高音莎拉·布萊曼,與義大利盲人歌手安德烈·波伽利,在1996年所合唱的曲子。我很喜歡,希望你也是。無論如何,在心靈的感知上,離散都是一種美感,因距離改變所衍生出來的美感。
還記得那天我跟你提到,突然很想一個人到蘭嶼住個幾年,不是漂泊不定的性格使然,而是早已看透,也看淡人世間的聚散,無常恐怕才是翱翔天地間的一隻小小燕鷗吧!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親愛的,經過我的心情分享,不知你對「離散」是否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呢?還是一如前陣子,文學季進入活躍期,而我們卻因捕風捉影的緣故,讓情詩情話盪入谷底,立成一株咬人貓。
離愁有如濃霧,獨處時但見四周白茫茫,一種讓人無處躲藏,無從分辨方向的氛圍油然而生。我不是文人墨客,此刻卻努力避開人群,試圖藉物抒情,一解「書被催成墨未濃」之苦。
落花終究是落花,不是六月飛雪。那滲入毛細孔裡的淒涼又是什麼呢?是昨日夢裡穿越時空,盤進回憶肌理的絲絲惆悵,還是當下耳畔飄進熟悉的旋律,《告别的時刻》意境抖落的一地傷?
那是英國女高音莎拉·布萊曼,與義大利盲人歌手安德烈·波伽利,在1996年所合唱的曲子。我很喜歡,希望你也是。無論如何,在心靈的感知上,離散都是一種美感,因距離改變所衍生出來的美感。
還記得那天我跟你提到,突然很想一個人到蘭嶼住個幾年,不是漂泊不定的性格使然,而是早已看透,也看淡人世間的聚散,無常恐怕才是翱翔天地間的一隻小小燕鷗吧!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親愛的,經過我的心情分享,不知你對「離散」是否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呢?還是一如前陣子,文學季進入活躍期,而我們卻因捕風捉影的緣故,讓情詩情話盪入谷底,立成一株咬人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