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陳黎與我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陳黎老師與我是在台東女中文學營上認識的。

那時候,我剛剛做了大學的逃兵,回到母校台東女中與老師敘舊,剛好教我高中公民的老師是陳黎的學生,他邀約我參加接下來的東女文學營,就這樣子的,開啟我與陳黎老師的緣分。

陳黎老師的外國文學作品翻譯比他的創作還要令我嘆服,與陳黎老師的見面,點燃了我對外國文學翻譯的熱情,陳黎老師的散文,也同樣的令我感到欽佩。

因病往返花蓮,我常常與陳黎老師在花蓮的王記茶舖見面。

每一次的見面,陳黎老師都會就我在為人處事上的態度與作法加以指導,每一次與陳黎老師的接觸,都使得我在心中泛滿了愛,陳黎老師愛人的心志令我嚮往。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見面,是我與學姊育知一起到花蓮,我們與陳黎、上田哲二與邱上林老師,在王記茶舖的餐敘,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那一次的見面,我很不客氣的點了王記茶舖的套餐請陳黎老師付錢,但是有朋自遠方來,陳黎老師的激動與喜悅,完全的流露,令我見到他性情中人的一面。

翻開陳黎老師的散文集,我揣想著,究竟是怎麼樣的環境,使得陳黎老師能夠寫出這樣詩意濃稠的散文篇章呢?

我記得有一屆的花蓮詩歌節前夕,我獨自到花蓮七星潭民宿睡了ㄧ夜,隔天清晨醒來,我到七星潭海岸看日出,看著七星潭漁港遠方閃爍的燈火,海潮聲與正在甦醒的山巒,我感受到無比的寧靜與美,我的心中泛起了光輝的字句,與繆思,就是這一片太平洋與山脈溫柔擁抱的花蓮,醞釀出花蓮獨特的人文風情,醞釀出陳黎老師與其他花蓮文學家作家們濃厚的詩情吧!我想,我的心中充滿了大自然給予我的安慰,太平洋的浪潮,一波又一波的朝我襲來,七星潭令我永生難忘,陳黎老師也是。

隔天的花蓮太平洋詩歌節,我非常有幸的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楊牧、陳克華、陳義芝、陳育虹、鄭愁予等許多的詩人,前三者都是花蓮人,這次的見面令我們彼此印象深刻,這一次與會花蓮詩歌節,也令我見識到了陳黎老師對花蓮後山文學的努力深耕,而後,我捧讀了與會詩人們的作品,我都感受到花蓮那太平洋溫柔的海洋,冷傲的山脈,海潮聲與清風,稻穗與一望無際的田野,將我懷抱。

我想起了我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常常由父親載著我到花蓮看病,我遙望著車窗外凜冽的遠山,體會到父親對我的愛,像沿途的山脈一樣的偉大,那個年紀的我開始嘗試寫詩,往往花東縱谷的雲霧、山、星光與海洋,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在我的筆下了。

深刻的體會到花蓮的山水與人文,也是陳黎老師的促成。去年我26歲的時候,我參加了陳黎老師舉辦的花蓮文學研討會,在場我見到了許多或出身花蓮、或任教花蓮的許多名作家們與教授群,那一次的研討會我見識到了花蓮文學的繁盛,更深刻的認識到後山的這一片山風海雨,對文學家的創作來說,是多麼多麼的珍貴,就像楊牧所說的:當我倦於讀書或寫作的時候,那安慰我、支持我的精神象徵,就是奇萊山。

出身自比花蓮還要位居邊陲的後山台東,我幸運的擁有了這一片宇宙還沒有被這個世界文明垂滅的處女地,也幸運的在師長的栽培與鼓勵之下,拾起了我的筆來寫詩作畫,當我寂寞孤獨的時候,台東的大自然陪伴我、安慰我,使得我更加能夠深刻體會陳黎老師的繆思泉源與他愛人的心志,從認識陳黎老師,從陳黎老師身上更深刻的體會到花蓮的山水與人文,使得我一直以陳黎老師當作我的標竿,使得我更熱切的去體會花東的大自然,更熱烈的以詩歌與文學藝術去擁抱她們─這一片我與花蓮當代作家與陳黎共同擁有的大地。

我的文學之路,就從花蓮與陳黎老師與我的命運之手裡開展了,這一路上,有風有雨,而幸虧陳黎老師與他的花蓮,都在。
您真幸運,能與當代文豪聊敘而且還能接受指導,真羨慕也恭喜妳。

麻吉非常喜歡花東,服役時人在台東,期間有好多次機會出差至花蓮,每次差旅都超過一個月的時間,退伍後也常去花蓮,那兒讓我有熟悉感。

問好 shelley~
感謝麻吉,其實這篇文章是shelley要參加這一次花蓮文學獎徵文的初稿,還不知道可以加強哪些內容呢?
shelley 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