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如果外星人給北極熊一把槍,說這可以消滅人類,將牠們從全球暖化中解救出來,北極熊會接下這把槍嗎?

很遺憾的,不會哦,因為牠們還不能理解「槍」是什麼樣的東西。

北極熊的文明很單純,什麼時候該捕食、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玩耍、什麼時候悲傷,自古以來,就一直循著這模式進行。

也許偶爾有些改變,像在冷笑話發明以後,北極熊學會了拔毛。但在人類工業革命以前,大致上都維持著相當安定的古老生活。

是什麼樣的文明如此厲害,改變了大氣層,讓二十一世紀的北極熊面臨生存危機呢?

兇手首推嵌在燈泡上的名字瓦特(Watt)。

瓦特生於西元1736年,在他四十歲時發明《特大號蒸氣機》,此舉撼動了地球,帶來工業革命。

但瓦特透過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北極熊滅亡怪我哩?那發明矽藻土炸藥的諾貝爾跟發明打手槍的人,是不是也要為全人類的戰爭及台灣少子化負責?」

雖說諾貝爾確實有對於人類戰爭引發的死亡做了一部份的彌補與省思,但就算諾貝爾及瓦特從未出生在地球上,同樣的東西仍會被發明出來,這不是文明的必然,而是人性的必然。

科技始終來自於需求。

所以既然是人性的需求,那就沒有什麼好爭論的了,當你還在開著電腦看這篇文章時,地球上僅存的二千隻北極熊又死了億萬分之一隻。

那怎麼辦呢?不使用電腦,生產線上的工人至少會餓死二千萬人口哦。(不知道算不算誇張?)

六十億人口在一百年間造成的問題,需要多少時間來善後,實是難以想象,悲觀點來說,一切早已不可收捨。因為歷史是不可逆的,從太陽開始照射著地球的那一天做起點,終有一天,人類的歷史要畫上句點。文明的演進,加速滅亡的到臨,這不是件好事,也不是壞事,而是必然之事。雖說這論點還存在著爭議,但就現實面而言,現在確實是如此,至少,在這個時代是這樣子的。

明白這點之後,北極熊表示:「我認輸了,讓我住動物園吧。」但就在住進去的那一天,北極熊像想到什麼一樣,連忙問管理員:「欸,你們那裡有冷氣機吧?」

「有啊,怎了?」

「記得冷氣幫我開大點哦,我很怕熱的。」

「沒問題。」

管理員笑了,北極熊也笑了,真是開心吶。
這結局真好,因大家都笑了。只是我這隻北極熊會很疑惑地問:「我原本是住在有一台超大型大自然冷氣機的地方,如今為什麼要淪落到,來動物園吹人工冷氣機呢?不僅沒有比較好用,還會排放污染環境的氣體。」地球的資源本就是要提供給生存在這裡的任何生物去使用的,北極熊在使用的同時,也在排放二氧化碳,只是大自然卻能巧妙地安排,生存在地球的萬物之間生與息的關係,因而讓環境不被破壞掉。而人類卻只會生,並不管息,當然環境就會面臨破壞的危機。
我們的確不該怪罪那些發明家,該檢討的是我們這些人類,因上天既賦予人類一顆聰明的腦袋,我想祂也絕不會反對人類運用腦袋,去改善生活品質,只是祂並不希望人類貪婪到濫用科技,只為了賺錢和享樂,因而大量地消耗地球資源,還排放污染,讓大自然修護的速度根本趕不上破壞的速度,只好毀滅一途了。只是毀滅並不代表地球就結束了,也許是另一個新生命的重新開始。
就拿文中提到的電腦來做說明,它確實有很多用處,只是一心只想著賺錢的商人,卻把所有心思放在如何才能讓需求量增加,而不再只是它能如何改善人類的生活。像我們上網來做的事,一台電腦絕對足夠使用好幾年,耐用點甚至可用幾十年都不用更換,為何電腦汰舊換新的頻率需這麼快,還讓電腦業的龍頭,賺錢賺到成為美國的首富?電腦的用處又有幾項是與改善生活品質有真正關聯的?而製造一部電腦又需浪費多少地球資源,且排放多少污染。至於需求量增加可以帶來工作機會,那也不過是因果循環的結果罷了,我們為什麼需要工作機會來賺更多錢?不就為了要買那些產品嗎?那需求量當然就增加了。其實只要把那些享樂的部份消除掉,就足夠救地球了,這絕對是人人皆能辦到的事。

玟蒂
妳說到問題的核心了,如果每個人都做一點,世界就會好很多。

可是,我的北極熊墮落了,跟人類一起享受,將更多的不幸留給未來去承擔。

但有件事倒是可以慶幸,如果北極熊要付電費帳單的話,下個月牠會哭出來,大概就要再寫一篇北極熊打工記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