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新細明體][SIZE=120] [/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寫不完的竹子故事』[/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自從會寫作文以來,我一直都想好好的寫出,一篇與竹子有關的文章來。可是一再的寫作之後發現,想要寫篇自己滿意的竹子文章並不容易。曾有一段時間很洩氣,不過,一顆不甘蟄伏之心仍然蠢蠢欲動,所以才會有竹子之文章,斷斷續續的出現於網上。[/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山坪上的竹子園裏,在老祖父年代就已植滿竹子。桂竹、苦竹、麻竹、箭竹與烏葉子、湘妃竹、成林之後修竹芊芊,蓊鬱蒼翠,錯落有緻。每逢春夏竹筍輪流飆竄,五、六十年下來,何時吃何筍幾成定規,從來没人會作深入的追究。時季一到,自然的它就會出現於餐桌上。[/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竹園裡的桂竹筍,節長筍嫩最受歡迎。苦竹、麻竹、竹筍稍帶苦味但退熱一級棒。母親常用它們煲湯,老祖母却喜歡用它們的肉塊鹵醬筍。這種醬筍酸中帶鮮,單炒清吃或與肥肉同炒,滋味雋永令人難忘。而麻筍封肉,更是我家人百吃不厭的強項。[/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箭竹修整只長人腰之高,竹筍細小如指,炒肉醬或炒肥肉都不錯吃。它是我們家的寶貝,因為它的竹身節長筆直,所以常被拿來製作童玩或文具。每年箭竹筍期,村人呼朋引伴前來採筍。老祖父總是含著煙斗,笑臉站立在竹園前歡迎村人前來摘筍。因有她門前來採筍,這才能使我家竹園保持健康。鄰居愛屋及烏,當然很照顧我家的竹林。[/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近些年來真的風不調雨不順,氣候不是酷寒便是酷暑。山園竹林裏的竹子很多焦尾,竹筍產量也銳減許多。往年春雨灑過眾筍競飆,今年春雨不來便罷,一來卻又豪雨連連,結果造成土石流沖刷。許多竹子倒塌委地,交通受到阻礙,鄰近山坡新栽的觀音竹,也都被山泥掩埋了一大半。[/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山洪平息家人僱工清理現場,許多竹子已經奄奄一息。桂竹筍在雨前已經採收一些,苦竹麻竹較慢倒也没甚麼變化。箭竹不知為何大肆放花,白綠相間說有多難看便有多難看。狀況意外,家人滿懷憂慮。因為在老輩眼中,竹子開花是不祥之兆,而今竹花遍目怎不令人擔心呢。[/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其實,竹子開花乃為自然現象。自然輪迴不值得大驚小怪,它們與命裏運氣全不相關。在農會推廣課上班的大伯說,竹子開花象徵著它的生命週期即將結束。大伯說:竹子開花前一年便已停止長筍,開花後竹枝在一兩年內必然枯死。大自然的奧秘就是在此,枯死後的竹子根部依然繼續生長,它的生命依然存在,等待來年春雨一灑,過不了多久再度抽芽長葉,趕在夏季來臨之前,它們又綠意盎然,迎風招搖矣![/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大伯從小就堅持學農,週遭生物之生長秩序他最清楚。在故鄉有「小農神」之稱號,當年故鄉的牛心柿經他改良後,樹果大小適中人人喜歡。對於竹子更是用心,光只研究它的生態,就已耗去他不少的青春。是故,他現在做出來的解釋,很容易被鄉人們所接受。[/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竹子開花有如稻禾,它會結出一串串米粒大的竹米。印象中,在老祖母年代裏,媽媽曾經將竹米採集回來用鍋炊煮。沸滾之後殼裂米爆,白綿綿的竹米粥放鹹加甜都不錯吃。竹米粥軟糯可口,帶著一股獨有的竹香味。十歲那年吃過一次,至今對它記憶猶新。[/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第二次是在十五年後吃到,其滋味似乎比前次所吃的印象更加深刻。之後,舉家北遷,竹園出售各房平分。從此與竹子關係越離越遠,乃至將它們給忘啦。[/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據大伯之言:竹米落地五、七年後會發芽長成幼苗,至於開花週期三、五十年極為平常。[/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常聽大伯說:「有的竹子搞怪,繁衍百年也不開花。有些竹子依賴地下莖傳宗接代,它更不容易開花。」大伯的理論讓我更明瞭竹子的生態,故對不祥之說完全不予採信。這回箭竹開花並未引起我的反應,倒是左鄰右舍緊張得坐立不安。為了讓別人能夠明白竹子生態,所以寫下此文與大家分享。 【[/FONT] [FONT=Times New Roman]2010-05-21[/FONT] [FONT=新細明體]修稿】[/FONT][/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