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都載兢兢業業於名利、計較得失時,總有極少數的一部份人完全棄絕這樣的模式,不是遁入山林做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野人,而是拒絕生命,因為人間世已經沒有任何值得他關心的了。另有一部份也是極其少數的失心者,只是機械性的,也順應生理上的需求;穿衣吃飯走路還是做的,同他說笑還是有回應的,甚至工作也不成問題。但生存的熱忱已經降到冰點,對明天已不作任何憧憬或計畫,只待一個關鍵時刻的到來隨時可以放下一切而從容就死。
原來死亡也可以成為生活的選項,一種可以理解卻不能平心看待的選項。只因為死亡太震撼了,也違背了「寧可賴活也不願好死」的經驗法則。,生物沒有不貪生怕死的,「連螻蟻尚且偷生」是勸說徘徊在死亡路口的人最常用的方法。然後,短時間之內,人的情緒經這麼一折騰與刺激可能清醒了一短暫時間,可是如果繼續看不到理想與希望、失去了方位與目標,生命一樣要消失於貧瘠空洞中。
如果對不斷重複的生活感到迷惑,對地球上的繽紛滿目與多采多姿完全激不起火花,那死亡的誘惑相對的也擴大了。而且只需面對一次、瞬間的艱難抉擇很快成為過去,再也沒有困難須要克服,這誘惑力太容易蠱惑意志不艱的人。這無關賢愚貧與富,有關的是心智的健康與否。
活得快樂的人對明天有所祈求,生命中有太多等待著去嘗試,去發現、擁有、和渴望;即使平淡無奇的生活方式也自有冀望於未來,不至於失去了目標。那怕以乞丐之身亦自有豁達之思,可是對執意偏差者而言,或許期望過高,竟然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在苟活或苟延殘喘中的人而言,死亡成為選項也不難理解了。這是普羅大眾之嚴重誤解死亡、害怕死亡、譚死亡色變,是因為思想還未昇華到那種地步,太過抬舉生命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吧?
死亡的未知世界是一種無限可能的世界,是一種最高層次的強烈誘惑,殉道者更賦予神聖的目的,而在人間適應不良所謂的失敗者則視死亡如陷溺者的一管稻草,逃入未知世界裡,不至於面臨無邊的困苦。死亡之於重創重疾者更是逃離現狀、使傷害有限化的最好方式,則迂腐的一味的排斥、逃避反而是不瞭解不尊重生命「止於當止之處」的必要了。
死固然有重於泰山最讓景仰,卻不能說輕於鴻毛便是愚昧、是可堪譴責的。重要的是認真的檢視自己的情緒,是否充分認知與準備好自己正在一去不回的單行道上?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非彼,焉知爾之苦與不得已?」生命誠可貴,但有時候生命已經到了難以維持的時候,死亡就是在釋放善意,有何不好不可思議呢?死亡之成為一種選項,如何不能平心以對之?或者說,果然是通往極樂世界的路?
生,是一種自由與權力,死,應該也是一種自由與權力,卻見尋死者不管有千百個求生不能的理由,一概被強力拉回現實世界面對比死亡更千百倍的困境,然後任其生不如死,墮入人間地獄裡煎熬。或者獨行不成索性耍潑賴,自認一死百了,拉一個幾個親故友朋,里鄰路人都好,當墊被或強邀黃泉路上作伴,那時節卻當如之何也?
原來死亡也可以成為生活的選項,一種可以理解卻不能平心看待的選項。只因為死亡太震撼了,也違背了「寧可賴活也不願好死」的經驗法則。,生物沒有不貪生怕死的,「連螻蟻尚且偷生」是勸說徘徊在死亡路口的人最常用的方法。然後,短時間之內,人的情緒經這麼一折騰與刺激可能清醒了一短暫時間,可是如果繼續看不到理想與希望、失去了方位與目標,生命一樣要消失於貧瘠空洞中。
如果對不斷重複的生活感到迷惑,對地球上的繽紛滿目與多采多姿完全激不起火花,那死亡的誘惑相對的也擴大了。而且只需面對一次、瞬間的艱難抉擇很快成為過去,再也沒有困難須要克服,這誘惑力太容易蠱惑意志不艱的人。這無關賢愚貧與富,有關的是心智的健康與否。
活得快樂的人對明天有所祈求,生命中有太多等待著去嘗試,去發現、擁有、和渴望;即使平淡無奇的生活方式也自有冀望於未來,不至於失去了目標。那怕以乞丐之身亦自有豁達之思,可是對執意偏差者而言,或許期望過高,竟然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在苟活或苟延殘喘中的人而言,死亡成為選項也不難理解了。這是普羅大眾之嚴重誤解死亡、害怕死亡、譚死亡色變,是因為思想還未昇華到那種地步,太過抬舉生命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吧?
死亡的未知世界是一種無限可能的世界,是一種最高層次的強烈誘惑,殉道者更賦予神聖的目的,而在人間適應不良所謂的失敗者則視死亡如陷溺者的一管稻草,逃入未知世界裡,不至於面臨無邊的困苦。死亡之於重創重疾者更是逃離現狀、使傷害有限化的最好方式,則迂腐的一味的排斥、逃避反而是不瞭解不尊重生命「止於當止之處」的必要了。
死固然有重於泰山最讓景仰,卻不能說輕於鴻毛便是愚昧、是可堪譴責的。重要的是認真的檢視自己的情緒,是否充分認知與準備好自己正在一去不回的單行道上?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非彼,焉知爾之苦與不得已?」生命誠可貴,但有時候生命已經到了難以維持的時候,死亡就是在釋放善意,有何不好不可思議呢?死亡之成為一種選項,如何不能平心以對之?或者說,果然是通往極樂世界的路?
生,是一種自由與權力,死,應該也是一種自由與權力,卻見尋死者不管有千百個求生不能的理由,一概被強力拉回現實世界面對比死亡更千百倍的困境,然後任其生不如死,墮入人間地獄裡煎熬。或者獨行不成索性耍潑賴,自認一死百了,拉一個幾個親故友朋,里鄰路人都好,當墊被或強邀黃泉路上作伴,那時節卻當如之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