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FONT=Verdana] [/FONT]『菠蘿蜜二三事』[/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第一次見到菠蘿蜜,是在[/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985[/FONT] [FONT=新細明體]年夏天的東南亞之旅。初眼在新加坡友人見到它,我竟不知道它就是頂頂有名的「菠蘿蜜」水果。記得當時我正被榴槤味燻得暈頭轉向,怎知見到菠蘿蜜也被它的味道給鎮住啦。[/FONT][/SIZE]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嗣後,在[/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988[/FONT] [FONT=新細明體]年我再訪印度與斯里蘭卡之時,在商友費南度家中,實際觀看其植株,但對它的身世依舊是一片謎。老實說,初次聽到「菠蘿蜜」之名,我還以為是與佛教相關的水果。可是費南度卻告訴我說,它與佛教完全沾不上邊,於是引起我追索它的興趣。[/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我曾天真的問費南度先生,菠蘿密是啥麼玩意兒?結果他囉嗦一大篇,我還是不知道它的真面目。僅僅記得他說過,因為菠蘿蜜富含澱粉質,女人吃了臀部容易寬大發達。他還打趣的說:斯里蘭卡婦女臀部特大,就是吃太多菠蘿蜜的緣故。這說法不知是真是假?姑且聽之了。[/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返台期間,我趁空閒上圖書館查「本草綱目」,這才稍稍明白菠蘿蜜的一些內幕。本草書目上說:「菠蘿蜜,梵語[/FONT] [FONT=Times New Roman]Paramita[/FONT] [FONT=新細明體]之音譯。因此果味甘,故藉其名稱呼之。」有了這小段的註解,算是我對它的初步認識。不久之後,我在圖書館再借植物圖鑑查閱,於是又知道它的進一步資訊。[/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植物圖鑑上解釋說:「菠蘿蜜」是常綠喬木,樹型優美,所以,它是不錯的行道樹與庭園樹種。它屬於桑科植物,別名稱作「將軍木」、「天菠蘿」、「木菠蘿」或「牛肚果」。它的樹身有白色乳汁,雄花頂生或腋生,雌花則序生於樹幹或樹枝上,果實呈橢圓型類似牛肚,故爾才有「牛肚果」之俗稱。[/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992[/FONT] [FONT=新細明體]年,新加坡商友吳先生之女兒凱莉生小孩。其妻替她女兒做月子,竟是用菠蘿蜜燉烏骨雞當月子料理。我覺得驚訝並問其因,經他解釋之後,我才知道菠蘿蜜之果實和果仁,可治療婦女產後之脾虛氣弱諸症。她還說:產婦乳汁少或乳汁不通,吃上一兩碗菠蘿蜜雞湯就可通乳。[/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華人婦女乳房較小,產後少乳或缺乳現象極為普遍。一般國家產婦如奶水不足,全都依賴著奶粉來補充。華人世界則喜歡用食補來催乳,所以,利用菠蘿蜜燉排骨或燉雞補乳,在新馬東南亞一帶是很普遍的。因此,當你走進華人家庭,看到他們家用菠蘿蜜燉雞或燉排骨,立即知道此家必然是添丁或弄瓦啦。[/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我第一次嚐吃菠蘿蜜是在斯里蘭卡,當時遠貿中心代表伊克奈亞克先生,招待我去他家用晚餐。是日餐桌上幾乎都是肉類,餐後水果則是菠蘿蜜果凍。當時不知它的來歷,於是問主人他是啥麼果凍。他說這是「[/FONT] [FONT=Times New Roman]Paramita Jelly[/FONT] [FONT=新細明體]」,我一時沒聽懂,再問一次。他指著外面的菠蘿蜜果樹,我才知道它是菠蘿蜜果凍。[/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一向就討厭菠蘿蜜的我,明白之後,整個晚上都覺得喉嚨裡哽著啥麼似的。但是為了禮貌原因,我盡力的隱忍不敢多說。回到旅館之後,整晚肚痛腹瀉不已,直到天明才深睡入眠。再次睜開眼睛時,已是下午兩點多鐘矣!幸好今天無約,否則爽約開天窗的話,在商場可是極為忌諱之事呢。 【完】[/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FONT=Verdana] [/FONT]『菠蘿蜜二三事』[/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第一次見到菠蘿蜜,是在[/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985[/FONT] [FONT=新細明體]年夏天的東南亞之旅。初眼在新加坡友人見到它,我竟不知道它就是頂頂有名的「菠蘿蜜」水果。記得當時我正被榴槤味燻得暈頭轉向,怎知見到菠蘿蜜也被它的味道給鎮住啦。[/FONT][/SIZE]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嗣後,在[/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988[/FONT] [FONT=新細明體]年我再訪印度與斯里蘭卡之時,在商友費南度家中,實際觀看其植株,但對它的身世依舊是一片謎。老實說,初次聽到「菠蘿蜜」之名,我還以為是與佛教相關的水果。可是費南度卻告訴我說,它與佛教完全沾不上邊,於是引起我追索它的興趣。[/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我曾天真的問費南度先生,菠蘿密是啥麼玩意兒?結果他囉嗦一大篇,我還是不知道它的真面目。僅僅記得他說過,因為菠蘿蜜富含澱粉質,女人吃了臀部容易寬大發達。他還打趣的說:斯里蘭卡婦女臀部特大,就是吃太多菠蘿蜜的緣故。這說法不知是真是假?姑且聽之了。[/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返台期間,我趁空閒上圖書館查「本草綱目」,這才稍稍明白菠蘿蜜的一些內幕。本草書目上說:「菠蘿蜜,梵語[/FONT] [FONT=Times New Roman]Paramita[/FONT] [FONT=新細明體]之音譯。因此果味甘,故藉其名稱呼之。」有了這小段的註解,算是我對它的初步認識。不久之後,我在圖書館再借植物圖鑑查閱,於是又知道它的進一步資訊。[/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植物圖鑑上解釋說:「菠蘿蜜」是常綠喬木,樹型優美,所以,它是不錯的行道樹與庭園樹種。它屬於桑科植物,別名稱作「將軍木」、「天菠蘿」、「木菠蘿」或「牛肚果」。它的樹身有白色乳汁,雄花頂生或腋生,雌花則序生於樹幹或樹枝上,果實呈橢圓型類似牛肚,故爾才有「牛肚果」之俗稱。[/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992[/FONT] [FONT=新細明體]年,新加坡商友吳先生之女兒凱莉生小孩。其妻替她女兒做月子,竟是用菠蘿蜜燉烏骨雞當月子料理。我覺得驚訝並問其因,經他解釋之後,我才知道菠蘿蜜之果實和果仁,可治療婦女產後之脾虛氣弱諸症。她還說:產婦乳汁少或乳汁不通,吃上一兩碗菠蘿蜜雞湯就可通乳。[/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華人婦女乳房較小,產後少乳或缺乳現象極為普遍。一般國家產婦如奶水不足,全都依賴著奶粉來補充。華人世界則喜歡用食補來催乳,所以,利用菠蘿蜜燉排骨或燉雞補乳,在新馬東南亞一帶是很普遍的。因此,當你走進華人家庭,看到他們家用菠蘿蜜燉雞或燉排骨,立即知道此家必然是添丁或弄瓦啦。[/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我第一次嚐吃菠蘿蜜是在斯里蘭卡,當時遠貿中心代表伊克奈亞克先生,招待我去他家用晚餐。是日餐桌上幾乎都是肉類,餐後水果則是菠蘿蜜果凍。當時不知它的來歷,於是問主人他是啥麼果凍。他說這是「[/FONT] [FONT=Times New Roman]Paramita Jelly[/FONT] [FONT=新細明體]」,我一時沒聽懂,再問一次。他指著外面的菠蘿蜜果樹,我才知道它是菠蘿蜜果凍。[/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一向就討厭菠蘿蜜的我,明白之後,整個晚上都覺得喉嚨裡哽著啥麼似的。但是為了禮貌原因,我盡力的隱忍不敢多說。回到旅館之後,整晚肚痛腹瀉不已,直到天明才深睡入眠。再次睜開眼睛時,已是下午兩點多鐘矣!幸好今天無約,否則爽約開天窗的話,在商場可是極為忌諱之事呢。 【完】[/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