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往事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小院前的古樹,正開滿鵝黃的花簇,房門緊鎖,乾裂的門縫裏夾雜著一股花香,我倒是聞著了,同行的幾個人卻說聞不到。這麼敏感的鼻子,是不是可以聞出鐵銹的味道?對於女子而言,鐵銹有時比花粉還要敏感。

往老街上走,正好路過一處河流,站在橋上遠看,白鷺頻飛,水葫蘆盎然的時節。在河流的中央,尚且遺留著一座哨所,或者燈塔之類的,我不大記得這些過往歲月裏的建築。只是它突兀地站在那裏,成為白鷺的棲所,讓我有些迷戀了。倘若在黃昏過後,懸一盞昏黃的燈,一人在那裏寫至天亮,像福樓拜那樣,成為漁民的燈塔,或許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倚靠橋欄,我觸摸那些已經侵蝕了的立柱,充滿久遠的回憶。

河岸兩邊的民房與集市,已經在喧囂中習慣了喧囂。沒有人可以像我那麼寧靜地觀看白鷺東飛西飛,或者水葫蘆隨波蔓長。這是女人的心情,他不明了我眼波裏的秋意,是在低田徘徊中慢慢深下去的。甚至,他始終站在那裏靜看,那身姿已在塵俗之外。他是否會給我加衣呢?天畢竟在涼下去了。

我們從老街走到禪寺,不過十分鐘,卻已經入了黃昏。可寺裏仍然很熱鬧。原來,今天剛好是觀音娘娘的開光大典。我們往大雄寶殿裏走了一回,如來佛高高在上,佛像與他處相似,只多了一份鄉土氣,兩邊的神像也是如此,似乎每個地方塑造這些神佛,總要摻入一些地方氣息,這樣才更能護佑自己的村莊。寺外有一座石橋,也鑿了一方的水池,孩子們自顧自地趴在護欄上往裏探看,他們的神情那麼專注,卻是我所不能的。

樓上有幾個收衣服的姑娘,正在和樓下的女子說笑著什麼。一旁的紫竹也兀自生長著,遊人來了,又去了,這些都不能影響誰。就像廟口那個駝背老婆婆,她笑得那麼燦爛,即便我們是陌生的,也不妨礙彼此相識。

從寺裏出來時,他真的給我加了一件外套,那會兒,正好有一陣風吹冷了寺前的紅燭,搖曳著的燭芯,被一隻小手給按滅了。路過觀音廟,看見裏面的千手觀音的容顏真是慈悲,以致我低眉合什,默念他的名字。菩薩,保佑他吧。

我心裏也明白,老街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老街,它的苦楚,只是年歲太久,必然要毀損下去,及至最後一口氣。看著小吃攤子上的蒸籠,不覺想起電影中的一些畫面,那麼簡樸又遙遠的鏡頭,怎麼也捕捉不到小販吆喝的聲音,畢竟老街,真的已經老了,而人卻越活越年輕了。

多想與他閒散在老街上,偶爾逢上一場雨,在巷子裏跑,踩著青苔,我滑倒了,或者,他滑倒了,彼此互相攙扶著,疼著。我也大概會笑著說,「在望舒先生的雨巷裏,我曾遇見過你。沒想到,在夢醒之後,真與你相遇。」

總是有緣的吧,總是如此。
呵呵呵.....

想飛歡迎墓魚蒞臨散文版

想飛頭一回看墓魚的文章 沒想到 這魚的往事還真教人感受到一股暖暖的溫情
即使是事過境遷 那味道依舊芬芳 人啊 有時是一種迷人的動物
信手拈來的感性 最是教人難忘的啊 挺自然 清新又舒服的感覺 呵....


問好墓魚
想飛
麻吉也是好喜歡閒逛老街,從北到南都有我鏡頭捕捉的畫面。
為何獨愛逛老街也說不出太多理由,只是喜歡讓自己走在那紅磚地時,悠悠的幽幽的彷彿從中年步向童年,又從童年竄入前世一般,隨記憶導引自己的步伐;任鞋印踩深所有的回憶一樣。

麻吉從老街的街頭閱讀墓魚的文章,最終在街尾與您相遇並致上問候。圖檔
問好想飛和麻吉。

我們在時間邊緣與文字相遇,所以微笑,前行。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