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之鵲鳥記事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麻吉林思彤鄭琮墿胡也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山村之鵲鳥記事』[/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山村之晨,陽光慢慢越過奶頭山,瞬間亮光普照每個角落。此時,早起的鳥兒也在樹巔叫曉,呱呱咕咕十分熱鬧。我習慣的到二姑家,端碗大骨湯回家,給老祖母泡飯。老祖母喜歡二姑家的大骨湯,老人家說那是仙湯,吃了可以讓人長壽。這種說法我不敢辯駁,因為他老人家確實是高壽以終。[/FONT]

[/SIZE][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回家路過「山腳國小」,這座小學校位置並不在山腳下。她是一所,座落於水潭畔的迷你小學校。全校師生未滿百人,可能她後山的梧桐樹,都比這學校的人數還多。多年以前,校門口的老鳳凰木樹上,突然出現一個斗大的鳥巢。鳥巢是用樹枝交叉築成,堅固的外觀,高高的窩巢周緣,讓人看不出它是屬於何種鳥類之窩巢?[/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每天早晨路過可看見,兩隻尾巴長長的大鳥,在鳥巢附近嘰嘰呱呱叫鬧不休。多日後只剩單隻佇立於樹巔,樣子好像在守衛似的。又過不久,兩隻大鳥又見其同進同出。有時還可看見鳥嘴上,各自含著食物或蟲兒回窩。[/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鳥窩裡傳出雛鳥的叫聲,但有多少隻?因為鳥窩離地甚高沒人探過。今年春天,一隻幼鳥墬落地面受傷,學校師生將牠送去「野鳥協會」,請獸醫為牠療傷。在獸醫們細心的照護下,很快傷處痊癒後便將他野放歸巢。[/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老師為使全校師生都知道這是何鳥?所以向協會內的專家請教。有位專家解釋說:牠們是屬鴉科的喜鵲,喜歡用樹枝在樹巔築巢。叫聲沙啞突兀,且又喜歡聚群聒噪。閩南人稱牠叫「客鳥」,因牠們喜歡作客居住不久就搬離。因一般人都是牠是吉祥鳥,所以才給牠「喜鵲」之名。客家人則稱牠為「山阿錫」,因牠們愛聒噪,名叫聲音「阿夏!阿夏!」的,入耳難聽令人討厭![/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鄉下小孩大都頑皮,每見喜鵲就想捉弄牠們。然而喜鵲屬於智鳥之類,牠們哪有那麼容易受到頑童之調侃。頑童用土塊丟牠,丟到恰當高度時,牠就俯衝而下銜住土塊。然後一個揚飛翻身,對準頑童的頭頂鬆嘴丟下土塊,接著得意的呱呱離去。有時頑童倒楣被丟個正著,重力加速度,頑童痛得齜牙咧嘴,只有仰空恨恨的狠罵一聲,拿牠也無可奈何的。[/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樹上的喜鵲與學校的師生已有感情,每天早晨牠們站在鳥巢附近的枝椏上,見到師生自樹底下通過,牠們就扯開喉嚨呱呱大叫,樣子就像在向他們打招呼似的。如有師生向牠們揮揮手,牠們之一就縱身飛上空中,繞過頭來向揮手者呱啾一聲算是回應。[/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如果哪天見不到牠們的蹤影時,師生只要仰天呼嘯一聲,不久便可看到牠們的儷影出現。或許是人鳥之間的感情?或許人鳥之間已有默契?有些學生一天不見牠們,心身會焦躁不安之外,還會怕牠們遭到意外無法現身。於是急得大吼大叫,直到牠們現身方休。[/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博物老師給學生施以機會教育,三人一組對喜鵲夫婦進行生態觀察。老師要求學生紀錄下,喜鵲每天的生活動態。紀錄下牠們何時離巢回巢?還有一些瑣碎之事也莫放過。一個學期下來,厚厚一疊的報告表送出來,老師將它鍵入電腦建立資料,任何需要資料者皆可自行上網查詢。[/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一星期之後,那隻受傷幼鳥恢復健康。就在鳥會與師生的鼓勵下,撲撲翅膀幾個起落之後,順利的飛回到樹上。這時喜鵲夫婦在枝椏上等候,在數聲呱啾的呼喚裡,平安的接回小鵲,從此這一家鳥族,牠們在樹上過著快樂的日子啦。 【完】[/SIZE][/FONT]
或許是我思想的問題,對奶頭山比較有興趣,這種奇異的名稱,讓人不免好奇,是座落於哪個城鎮呢?

鵲之多情,由此可知,也能理解七夕時,織女牛郎所渡之橋,為何踩踏鵲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