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一下散文徵文,想去玩玩。
我一向都認為文章應該要自然存在,尤其接觸過幾次以後就知道比賽這東西跟考試一樣,完全不代表什麼事。
就像英文不計分、日文不計分,只看數學;你要說我是白癡嗎?
還是中文不計、日文取半、加上英文;那我就是庸才。
非得要什麼都不計,只考慮中文;那我就是天才了。這樣的天才也太沒有價值了吧?
偏偏就是這樣的人會被稱天才,只是會背數字的人被稱天才。天才通常都會變成庸才的原因就是因為只考慮一樣分數;那我何必去執著同樣的事,去爭取人工的天才呢?
因為競賽畢竟就是取分的遊戲,所以真正立志得獎的人反倒不是把自己作品作好、而是不斷投稿廣泛嘗試各種組合。這是正確的事,想要在競賽上有所收穫這是應該該做的事;但跟作品本身好壞無關。
作品本身好壞基本上還是要看自己,競賽指導什麼的只是調整而已。為什麼長年大獎得獎主最後還是沒什麼出息?因為他們只習慣同一種標準模式,練習著在這方面成為不敗的神。然而只要到別地方,一不採用他那一套、他就是廢人。
所以真正的強者是每方面都強;在每塊地方都敗;但綜合起來卻是最強的。在別人底下他永遠都是手下敗將的佳獎;但在自己的世界,他卻是無可挑剔真正的完美者。最後要出頭,要看的還是自己、而不是那一堆評審、計分。
最後我們看一個作者的介紹欄,還不是就是這樣跳過去、誰去管那又臭又長的得獎經歷阿!都是看了內容感動了才回頭找被遺忘的作者,而不是一剛開始就記得這個人才覺得這個作品好。
看作品很容易遺忘一切、遺忘世界,這才是個好作品。自己的影響比作品還大;這是名作家最忌諱的。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沒落了。因為主要支持作家的是作品內容;一旦要靠頭銜來賣,這薄薄的東西撐不了多久的。
所以那是作家永遠的惡夢。
當初大家一心追求的,跟最後害怕遇到的,是同樣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