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十字亭鴨肉扁』[/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民國五十七年,我剛從部隊裡退伍返鄉。為了幫助家中生計之需,每天都認真的外出尋找工作。在當時人浮於事的社會裏,想要謀生糊口談何容易。因此,應徵地點不管多遠,隔鄉離鎮或者搭車離家,再遠都不敢有所拒絕。至於薪資多寡不是重點,重點只要有工作「蝦米櫳瑪做!」[/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某日,我參加某種乳酸菌飲料「養[/FONT] [FONT=Times New Roman]xx[/FONT] [FONT=新細明體]」的業務員招考。時過中午,我的朋友請吃中飯。他帶著我走過,中華路與武昌街口的拐角,看到一家「十字亭鴨肉扁」的小店。兩人走進店內,裡頭的設備簡單得可以。面積絕無超過六坪大,屋座畸形,擺設陳舊。此外,眼所見到只是個大火爐,一張大而長的工作桌罷了。[/FONT][/SIZE]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長條工作桌上,推滿了煮熟的鴨鵝頭、鴨鵝掌、內臟與肉體。髒亂不說,兩台大同[/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6[/FONT] [FONT=新細明體]吋電扇,佈滿灰塵,有氣無力的旋轉著。店內熱得不得了,人一進去立刻額角飆汗。但奇怪的很!我們十一點半左右進去,店內已有一大票的饕客據案高嚼。[/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老闆一臉拙相,額頭上綁著一條雪白毛巾。身著背心已濕半邊,卻正努力的在砧板上剁鴨鵝肉。店內非常熱鬧,饕客們點吃聲此起彼落。這個要鴨胗那個要鵝掌,一號桌是全鴨三號桌半鵝。還有人要炒一盤脆鵝腸,或來個下水湯,忙得他不亦樂乎。儘管食客點吃類堆,老闆與夥計都能掌握契機,迅速的將所點之食物送上桌去。[/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剛走進店內,我的第一印象不佳。但一見到老闆夥計合作無間,先入為主的觀念逐漸改變。我很佩服那位年輕跑堂,哪位客人要吃啥麼,層層疊疊,他竟可以一個不漏的端上桌給客人,外帶內吃絕無含糊。老闆剁肉的工夫更是驚人,他用耳用手,隨點隨撿,竟然不會錯亂。[/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另有一位小妹,她可能是老闆的親人?前堂回收的碗筷堆積如山,她默默清洗毫無怨言。她還幫助收拾碗筷點收帳款,各桌吃後杯盤狼藉,她都可以迅速算出總價,絲毫不差。有些饕客開她玩笑,故意藏住碗盤,但都無法逃過她的銳眼。這一家人手腳伶俐,眼明手快,合作無間,難怪天天高朋滿座啦![/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其實,店裡的人可愛之外,他們的料理也都不錯。不知有何妙方?一隻隻肉質粗糙的鴨肉鵝肉,經過他們巧手一弄,端上桌來弄得饕客爭先恐後。我喜歡他們的冬粉鴨肉與鵝湯麵,可能是鴨鵝精華彙聚於湯頭?入嘴鮮甜絕不油膩,湯頭還帶著濃濃肉香,百喝不厭。店小人多生意興隆,從早到晚饕客絡繹不絕。有時趕不湊巧,還得排隊等候半天哩。[/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吾友與這家店老闆交情深厚,所以,被安頓在裡間的小室內進餐。聽說這是店老闆午休之處,因為交情特殊才被安排在這裡。趁著店內生意稍鬆,老闆進來打聲招呼。我問老闆為何將店名稱作「十字亭」?[/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他咿唔了老半天才說:「或許我們的店面位置,恰好在十字路口吧?」看看他的臉,似乎也不太確定的樣子。於是我又追問為何稱作「鴨肉扁」?他搖搖頭默默無以答覆。而這個謎直到今天,我依然無法得到它的真正答案。 【完】[/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民國五十七年,我剛從部隊裡退伍返鄉。為了幫助家中生計之需,每天都認真的外出尋找工作。在當時人浮於事的社會裏,想要謀生糊口談何容易。因此,應徵地點不管多遠,隔鄉離鎮或者搭車離家,再遠都不敢有所拒絕。至於薪資多寡不是重點,重點只要有工作「蝦米櫳瑪做!」[/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某日,我參加某種乳酸菌飲料「養[/FONT] [FONT=Times New Roman]xx[/FONT] [FONT=新細明體]」的業務員招考。時過中午,我的朋友請吃中飯。他帶著我走過,中華路與武昌街口的拐角,看到一家「十字亭鴨肉扁」的小店。兩人走進店內,裡頭的設備簡單得可以。面積絕無超過六坪大,屋座畸形,擺設陳舊。此外,眼所見到只是個大火爐,一張大而長的工作桌罷了。[/FONT][/SIZE]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長條工作桌上,推滿了煮熟的鴨鵝頭、鴨鵝掌、內臟與肉體。髒亂不說,兩台大同[/FONT] [FONT=Times New Roman]16[/FONT] [FONT=新細明體]吋電扇,佈滿灰塵,有氣無力的旋轉著。店內熱得不得了,人一進去立刻額角飆汗。但奇怪的很!我們十一點半左右進去,店內已有一大票的饕客據案高嚼。[/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老闆一臉拙相,額頭上綁著一條雪白毛巾。身著背心已濕半邊,卻正努力的在砧板上剁鴨鵝肉。店內非常熱鬧,饕客們點吃聲此起彼落。這個要鴨胗那個要鵝掌,一號桌是全鴨三號桌半鵝。還有人要炒一盤脆鵝腸,或來個下水湯,忙得他不亦樂乎。儘管食客點吃類堆,老闆與夥計都能掌握契機,迅速的將所點之食物送上桌去。[/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剛走進店內,我的第一印象不佳。但一見到老闆夥計合作無間,先入為主的觀念逐漸改變。我很佩服那位年輕跑堂,哪位客人要吃啥麼,層層疊疊,他竟可以一個不漏的端上桌給客人,外帶內吃絕無含糊。老闆剁肉的工夫更是驚人,他用耳用手,隨點隨撿,竟然不會錯亂。[/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另有一位小妹,她可能是老闆的親人?前堂回收的碗筷堆積如山,她默默清洗毫無怨言。她還幫助收拾碗筷點收帳款,各桌吃後杯盤狼藉,她都可以迅速算出總價,絲毫不差。有些饕客開她玩笑,故意藏住碗盤,但都無法逃過她的銳眼。這一家人手腳伶俐,眼明手快,合作無間,難怪天天高朋滿座啦![/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其實,店裡的人可愛之外,他們的料理也都不錯。不知有何妙方?一隻隻肉質粗糙的鴨肉鵝肉,經過他們巧手一弄,端上桌來弄得饕客爭先恐後。我喜歡他們的冬粉鴨肉與鵝湯麵,可能是鴨鵝精華彙聚於湯頭?入嘴鮮甜絕不油膩,湯頭還帶著濃濃肉香,百喝不厭。店小人多生意興隆,從早到晚饕客絡繹不絕。有時趕不湊巧,還得排隊等候半天哩。[/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吾友與這家店老闆交情深厚,所以,被安頓在裡間的小室內進餐。聽說這是店老闆午休之處,因為交情特殊才被安排在這裡。趁著店內生意稍鬆,老闆進來打聲招呼。我問老闆為何將店名稱作「十字亭」?[/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他咿唔了老半天才說:「或許我們的店面位置,恰好在十字路口吧?」看看他的臉,似乎也不太確定的樣子。於是我又追問為何稱作「鴨肉扁」?他搖搖頭默默無以答覆。而這個謎直到今天,我依然無法得到它的真正答案。 【完】[/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