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台北後花園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SIZE=120]

               『徜徉台北後花園』


  「大台北」的涵蓋區域,隨著她的行政區之調整,一天天的變大起來。她變得更豐滿了,土地人口增加不說,光是區域內的道路密密麻麻,就夠讓初旅之外地人,覺得像似劉姥姥走進大觀園般的複雜。如果不相信的話,哪天歡迎您來走走,保證此行之經驗,必可讓您覺得終身難忘。

  「中正橋」,舊名稱做「螢橋」。它橫跨著新店溪兩岸,已然成為雙和地區進入台北市的主要孔道之一。此橋係由日本人川端氏督建,故爾又名稱之為「川端橋」。長年以來,它都飾演著縣市交通連結之重任,但從未聽過它,對人類有任何的埋怨或不滿。

  從永和過橋進入台北市區,引道的交會處便是著名的「南海文教區」。文教區的範圍涵蓋南海路、和平東路、重慶南路、與林森南路等主要幹道、交錯框出之區域內。域內擁有建國中學、科學博物館、歷史博物館、郵政博物館、和一大片的植物園、構成一個意境優雅的學術聖地。文風所及處處書香,人來人往鴻儒聚昌,儼然已成為,大台北都會區內的桃花源地。

  牯嶺街是條典型的街道,十來米寬,綿延長達百來公尺。在其市容尚未整頓之前,這裡兩旁的巷道上,堆滿著二手書籍輿圖零雜出賣。來自全省各個角落的舊書、文集、案牘、古笈孤本、或老書、堆聚如塔任憑買者自己挑選。價格公道童叟無欺,愛買不買決不會有人干涉。在那段艱辛的歲月裏,這兒可是讀書人留連之處所呢。

  由於此處販售的書籍商品包羅萬象,只要愛書人耐心搜尋,任何絕版孤本,或是罕有之古籍老册,在此出現之機會很大。加上便宜價格之誘因,無怪乎海外華人回國都會到此一遊。短短數十年間,就為此地塑造出一段黃金歲月。直至光華商場之興起,她才逐漸走入歷史。此後雖然還有一些殘存書攤在此經營,但舊書攤之風光不再矣!

  牯嶺街之舊書風華消失,許多文人墨客常為此而嘆息,多少學子也戀戀不捨。過往那種天地一角,臥遊寰宇之氣勢消失殆盡。迨至新建之郵博館完工,終於又為此地帶來無限之商機。

  這天巴基斯坦來的卡納尼先生,聽說牯嶺街有許多舊書攤與郵票店,因此,要求我挑個日子帶他前去逛逛。我倆因集郵興趣相同,遂而成為商友郵友兼摯友。每次去到喀拉蚩或拉合爾,兩人都會抽出一日時間,共同徜徉於舊貨攤或舊書店。習以為常,他就成為我們生意之外的特別節目啦。

  「文林書局」中古書最豐富,一些有關電腦之原文書他都要。也正因為他的「阿莎力」,與幾家中古書店和郵店老闆成為好友。這傢伙殺價功夫很在行,但對中古書或郵票,從未殺過半分一毫,真叫人猜不透他的心態?

  某次下訂單給我,他又殺我10%總價。我不解的問他:「為何您每次都殺我的價錢,對那些中古書和郵票你卻這麼的仁慈?」他老兄給了我一個啼笑皆非的回答,他說:「因為殺了您的貨價,正好購買那些書籍與郵票,所以,我就不需再費神啦!」您看看!這個答案氣不氣人吶?結交損友的代價,未免有點太重了吧! 【完】[/SIZE]
兩件同感:ㄧ,中正橋舊名頗具詩意;二,南海路上人文薈萃。
文末第二段,所謂「地腦」,是否為電腦的謬誤?

下次,也得拜訪牯嶺街,探訪二手書坊,看看有沒有喜愛的書......

鳴泉試讀:

我喜歡二手書的味道,那種故事之外還有故事的感覺。

舊書攤在經營的過程中,老闆是以怎樣的心情看待這樣的舊書文化?
在路過的讀者中,又以怎樣的心情去尋找「自己」?

這些都值得我們再深入的去想像與思考。

鳴泉祝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