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那個倒會的阿碧姨』[/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鄉間的「跟會」,它是一種古老的助人助己之儲蓄方法。偏偏有人喜換假借跟會之名,招搖撞騙使得人家血本無歸。而人類通常在經歷過痛苦之後,痛定思痛,這才了解到痛苦是麼滋味。而造物者也真奇怪,老是喜歡開玩笑似的,把痛苦加到善良者之身上。真要指控,相信連老天爺自己,也無從做個妥善的解釋吧?[/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山村名人阿碧姨,長得白白淨淨頗得人緣。尤其她的銀盤臉,配上一付甜蜜的笑容,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人認為,她是一個教養高尚的婦道人家。她的舉止悠嫻大方,說話溫柔軟軟從無大聲做作。可是多年以前,她攜帶著村人所有的膏脂,舉家徹夜逃離山村之後,淳樸的村民才認清了她的真面目。[/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這些年來受到經濟起飛的庇蔭,山村許多青年人在外頭找到工作。靠著平日之省吃儉用,每人每月多少都會有所存餘。她們將存餘之錢寄回家裏,但父母都捨不得使用。多半是將它存入郵局或銀行,以備將來需要之時不必向人求助。[/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長期以來儲蓄利息逐漸降低,於是有些家長便將這筆錢投入基金或買股票。然因他們並非理財之料,虧多盈少,甚至還有人弄得血本無歸。許多家長為求能夠獲得一些現實利益,紛紛加入民間私會搏取利息。誰知你想人家的利息,可是人家所想正是你的現金。興盛時期,每家夯不郎當跟著三會五會極為平常。好不容易捱到會尾想來個豐收,卻因會頭的倒會又是一場夢空。[/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七月某日,阿碧姨在村長引介下在山村招攬會脚。因有村長之帶路和引介,村人以為安全而紛紛加入。一個小時未滿,已有五十餘家跟上她的新會。甚至有人衝著村長面子,一家人跟了好幾會。[/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三天之後依照約定,阿碧姨前來村子裏收取會費。一會五千,全部會脚五十餘家,剎那之間卅、五十萬就這樣輕易的到手了。阿碧姨為感謝村長的協助,特以兩盒官裝天字高麗人蔘酬謝村長。經過一陣的推拉客氣,村長勉強的收下這兩盒人蔘。[/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半年內,每月開標順利無礙。可是得標之人都是不認識的會脚,阿碧姨說這些人都是她的親戚或好友,眾人不疑有她,所以沒人為此事作個深入的追究。次年開春,有人需要用錢想標下此會。開標當天在村活動中心,眾人左等右等卻不見阿碧姨前來主持。急需用錢的賴家,派出年輕人去阿碧姨家催駕。派出之人半天後回到會場,兩手一攤頭一搖然後開口說,阿碧姨家已經大門深鎖人去樓空矣。[/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消息有如晴天霹靂,賴家人更是急如熱鍋螞蟻。計算一下,這一年多時間裡已給騙走好幾百萬。大夥都矇在鼓裏,消息暴露全場嘩然。有人認為事出突然,或許她家臨時有事外出未回,不如大家耐性在等她幾天。這個說法似乎已被接受,大夥分散回家等候消息。[/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一星期已過,阿碧姨依舊消息全無。村人發覺上當,齊皆聚向村長家希望他能主持公道。人多嘴雜,七嘴八舌,大夥鬧了半天拿不出半點方法。這時又有人主張向法院提告,順便申請假扣押她家的房子。當受託律師去處理此事之時,這才發現,她的房子早已抵押出去。律師深入追蹤此事,發現房屋之接手人竟然是村長。[/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這下事情可大條了,原來村長也是騙子集團裏的成員之一。村長見事蹟敗露,他也舉家連夜落跑遠走他鄉去了。事已至此眾人莫可奈何,幸好鄉下人好說話,大夥只有搖頭大嘆運氣太差,之後並無人繼續追討這筆爛帳。某日,拐走會錢落跑的阿碧姨,被人發現浮屍於澄清湖畔。因無確切之證據足以佐證,所以,刑事局便以意外落水結案。[/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而村長一家人逃離山村之後,舉家落腳他鄉再也不敢回村。後來某家報紙上刊登一則新聞,有關一家三口燒炭自殺的消息,主角姓名與村長相同,但是否是他們一家人?則無法予以證實。事過境遷,三、四年後,這件轟動山村的倒會風波,早已被村人們給淡忘了。[/FONT]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
[FONT=新細明體]【完】[/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鄉間的「跟會」,它是一種古老的助人助己之儲蓄方法。偏偏有人喜換假借跟會之名,招搖撞騙使得人家血本無歸。而人類通常在經歷過痛苦之後,痛定思痛,這才了解到痛苦是麼滋味。而造物者也真奇怪,老是喜歡開玩笑似的,把痛苦加到善良者之身上。真要指控,相信連老天爺自己,也無從做個妥善的解釋吧?[/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山村名人阿碧姨,長得白白淨淨頗得人緣。尤其她的銀盤臉,配上一付甜蜜的笑容,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人認為,她是一個教養高尚的婦道人家。她的舉止悠嫻大方,說話溫柔軟軟從無大聲做作。可是多年以前,她攜帶著村人所有的膏脂,舉家徹夜逃離山村之後,淳樸的村民才認清了她的真面目。[/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這些年來受到經濟起飛的庇蔭,山村許多青年人在外頭找到工作。靠著平日之省吃儉用,每人每月多少都會有所存餘。她們將存餘之錢寄回家裏,但父母都捨不得使用。多半是將它存入郵局或銀行,以備將來需要之時不必向人求助。[/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長期以來儲蓄利息逐漸降低,於是有些家長便將這筆錢投入基金或買股票。然因他們並非理財之料,虧多盈少,甚至還有人弄得血本無歸。許多家長為求能夠獲得一些現實利益,紛紛加入民間私會搏取利息。誰知你想人家的利息,可是人家所想正是你的現金。興盛時期,每家夯不郎當跟著三會五會極為平常。好不容易捱到會尾想來個豐收,卻因會頭的倒會又是一場夢空。[/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七月某日,阿碧姨在村長引介下在山村招攬會脚。因有村長之帶路和引介,村人以為安全而紛紛加入。一個小時未滿,已有五十餘家跟上她的新會。甚至有人衝著村長面子,一家人跟了好幾會。[/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三天之後依照約定,阿碧姨前來村子裏收取會費。一會五千,全部會脚五十餘家,剎那之間卅、五十萬就這樣輕易的到手了。阿碧姨為感謝村長的協助,特以兩盒官裝天字高麗人蔘酬謝村長。經過一陣的推拉客氣,村長勉強的收下這兩盒人蔘。[/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半年內,每月開標順利無礙。可是得標之人都是不認識的會脚,阿碧姨說這些人都是她的親戚或好友,眾人不疑有她,所以沒人為此事作個深入的追究。次年開春,有人需要用錢想標下此會。開標當天在村活動中心,眾人左等右等卻不見阿碧姨前來主持。急需用錢的賴家,派出年輕人去阿碧姨家催駕。派出之人半天後回到會場,兩手一攤頭一搖然後開口說,阿碧姨家已經大門深鎖人去樓空矣。[/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消息有如晴天霹靂,賴家人更是急如熱鍋螞蟻。計算一下,這一年多時間裡已給騙走好幾百萬。大夥都矇在鼓裏,消息暴露全場嘩然。有人認為事出突然,或許她家臨時有事外出未回,不如大家耐性在等她幾天。這個說法似乎已被接受,大夥分散回家等候消息。[/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一星期已過,阿碧姨依舊消息全無。村人發覺上當,齊皆聚向村長家希望他能主持公道。人多嘴雜,七嘴八舌,大夥鬧了半天拿不出半點方法。這時又有人主張向法院提告,順便申請假扣押她家的房子。當受託律師去處理此事之時,這才發現,她的房子早已抵押出去。律師深入追蹤此事,發現房屋之接手人竟然是村長。[/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這下事情可大條了,原來村長也是騙子集團裏的成員之一。村長見事蹟敗露,他也舉家連夜落跑遠走他鄉去了。事已至此眾人莫可奈何,幸好鄉下人好說話,大夥只有搖頭大嘆運氣太差,之後並無人繼續追討這筆爛帳。某日,拐走會錢落跑的阿碧姨,被人發現浮屍於澄清湖畔。因無確切之證據足以佐證,所以,刑事局便以意外落水結案。[/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而村長一家人逃離山村之後,舉家落腳他鄉再也不敢回村。後來某家報紙上刊登一則新聞,有關一家三口燒炭自殺的消息,主角姓名與村長相同,但是否是他們一家人?則無法予以證實。事過境遷,三、四年後,這件轟動山村的倒會風波,早已被村人們給淡忘了。[/FONT]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
[FONT=新細明體]【完】[/FONT][/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