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圳的人情味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大龍圳的人情味』[/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後龍溪的河頭潭,當地人稱它叫「線籮潭」。「線籮」就是「流籠」,它們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在無法搭橋的地方設置以便連絡兩地。雖然設備簡陋,卻在台灣早期的交通史上,佔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線籮潭上的線籮,吊上主纜之後,開始擔負起對岸河排與福基山村的聯繫工作。儘管它的運輸量不大,然而它是河排民眾與山產出入的重要工具。[/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線籮潭頭有一暗渠,那就是村人熟悉的「大龍圳」。渠寬丈餘流水蕩蕩,灌溉面積廣達數百公頃。受益的地區包括石圍牆、七十份、中心坡與公館一帶。由於水源充沛四季不斷,故爾沿溝兩岸之居戶人人稱便。[/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比起大自然的河川,大龍圳的經濟效益絕不輸差。它更像山村居民所馴服的河川,每遇上流山洪爆發洪水滾弄,守圳員只要將閘門旋開,立即收到疏洪效果。所有下游平地是水田,全賴它的自動調節而不虞用水匱乏。[/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大龍圳的水路流經地區,沿途村落的人文都與它密不可分。聚落裏的小孩子們,從畏水到不怕水之歷程幾乎一模一樣。他們先是莫名其妙的吃了一頓水,越挫越勇,不久個個都變成浪裏白條。他們盡情的在大圳溝內呼嘯歡鬧,渡過長長的暑假,皮膚曬黑了體格也長壯了。回到學校,老師同學都會驚訝他們的成長。[/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圳水公平對待孩子們,玩樂悲傷水神都會體貼的照顧他們。當然半途喪命於圳溝者不是沒有,只是事過不久他們又都忘了。然而悲劇不斷發生之後,家長會嚴格管制孩子們接近大龍圳。嚴官府出惡賊,家長管得再嚴,只要一個疏忽孩子又溜去水邊玩耍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秋收過後大圳枯水期,三個月裏正是修圳護圳的好時機。農田水利會徵工下圳工作,失業人口立即獲得工作而笑顏逐開。一些個頭較大的孩子們,他們也會加入行列打工。我家貧窮眾所週知,所以,修圳護圳我與母親皆屬常工。因為帶班工頭是我們家附近的阿琳舅公,面臨機會當然肥水不漏外田囉。[/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清理圳底的最大報酬,那就是圳泥裏的蜆子蛤蜊和魚蝦,田螺田蚌和螃蟹也很多。圳水邊放打工之小孩可以邊抓邊工作,不過父母可得擔負雙份工作之量。由於一星期內之額外收入遠超水利會所給工資,故爾許多家長寧願苦些也要孩子們去捉魚拾螺。[/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我的雙手很會抓魚,一星期收穫相當可觀。平日一錢打廿四個結的母親,有了收入出手也比較闊綽。弟妹們想添購衣物或買雙鞋子,母親都會笑著答應絕不黃牛。挑圳泥一擔一元五角,如果時間許可,我與母親都會參與挑泥小組。當時母親年輕力壯,加上我又不算太弱的後撐著,一季之收入頓使家計寬鬆許多。[/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那年修圳提前開工,我自北部趕回參加。因為天候不太穩定,有人被感冒侵襲而半途退出。這時有數位小姐加入行列,年紀相仿很談得來,工作結束都成為好朋友,其中之一後來就成了我的老婆。我常向兒孫提起此事,老妻竟像當初一樣靦腆,受不了兒孫們起鬨,她竟臉紅過耳不知如何是好?[/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歲月如斯晃眼過,流星追月瞬間消逝無蹤。儘管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大龍圳之往事卻歷歷如昨,印象深刻烙入腦海。晚上就寢之前有段故事時間,孫兒們都喜歡聽我說的往事。大龍圳的故事已講過[/FONT] [FONT=Times New Roman]N[/FONT] [FONT=新細明體]次,可是點播率仍高出其他。經不住他們的糾纏,乾脆寫下列印一人一份,希望從此打住這個話題。[/FONT]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
[FONT=新細明體]【完】[/FONT][/SIZE]

古塵試讀:
●說一些政治的,交通建設對於邊遠地區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交通的建設卻長期被政府忽略。或許我們都該想想,政治的本義究竟是什麼。

古塵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