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時節話九九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重陽時節話九九


王水寶 韓建忠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夏日九月初九叫重陽,我國古代把數字中的單數稱為陽,而九又是單數中最大的陽數,且月、日又都逢九,兩陽相重,故九月九日叫重陽,又稱重九。古代還把這九月九日,看成是尊貴的日子,中國的女皇帝武則天,就選定在西元690年的九月九日這天,改國號為周。

至於重陽節的來歷,說法很多,基本說法是,早在漢代,就有登高喝菊花酒的風俗。河南上蔡汝南人桓景,隨方士費長房入山學仙。一天,費長房心血來潮,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中有災,你速回去,讓家人用紅布做袋,內裝茱萸系在臂上,全家人登山喝菊花酒,災禍可除。桓景回家後,依費長房所言,於九月九日這天,全家人佩囊、登山、飲酒。待夕陽西下回家,見家中的牛羊雞犬均都暴死。於是後人便有九月初九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

此後,無論是官是民,每逢重陽節都要登高,飲菊花酒,成了一項群眾性的節俗活動。這在歷代詩人的詩句中可以看出,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不但寫出了重陽登高插茱萸的風俗,也寫出了詩人對遠在異鄉親人的懷念之情。東晉詩人謝靈運為登山,還特製了一種前後裝有鐵齒的木屐,叫“謝公屐”。唐代詩人李白還寫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詩句。事也湊巧,詩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也是在九月九日這天登滕王閣寫成的。

重陽節除登高、飲酒外,還起著融合漢族與少數民族關係的作用。相傳,當時遼國的天子,在每年的重陽節,都要舉行射虎比賽,比賽結束後,率大臣登山,賜百官飲菊花酒、茱萸酒,漢契兩族共度重陽佳節。從中,我國古代民族之間的和睦相處可見一斑。

在清代,還規定重陽節這天為停審日,也就是說九月九日這天,官府要停止聽訟,不辦案子,足見對重陽節的重視。

但是,也有利用九月初九日拍馬屁的記載。《舊唐書》記錄了這麼一樁事,西元926年,後唐李亶纂奪皇位(即明宗)後,因他的生日正好是九月初九,於是,有位大臣便提出將九月初九這天定為“應聖節”,並放假三日,以對皇上的崇敬。像類似這種利用生日搞拍馬屁勾當的人,在當今的社會裏也為數不少。

重陽節的歷史記載很多,當我們在重陽佳節大發思古之幽情的時候,不要忘懷尊老敬老的傳統,重陽節有尊老福壽的含義。九月九日這一天是老人節,雖無須系絳囊、插茱萸,在這天,讓我們為天下的老人敬上一杯菊花酒,祝天下的老人無病無災,健康長壽,頤養天年。

古塵試讀:
●古塵同樣獻上祝福。

古塵問好
谢谢,祝国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