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春遊鯉魚山筆記』[/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國小就讀松山國校,那時候台灣剛光復不久。學校設施簡陋,體育器材更是少得可憐。每年一度的學校運動會,就是我們最感高興的日子。運動會中滾大球、拔河和玩竹籃球、以及賽跑等等、算是運動會中之大項。兩年一次的校際馬拉松競賽,可說是大家共同期盼之大型比賽。[/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當時之馬拉松競賽全校都參加,賽程從學校出發經成美(萬壽)吊橋,跑至內湖再經碧山岩、鯉魚山、圓覺寺、繞一大圈回到學校終點。路程多遠我們沒有概念,印象深刻者,回到學校個個累得氣喘吁吁,上氣接不了下氣。幸好舉行都在星期六,跑完有星期日可以休息。等到星期一個個又是生龍活虎的,令老師感到頭痛的學生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印象中的鯉魚山蒼翠可愛,小學時代與柯姓同學去過好幾趟。那年我們所走的山徑,青翠蜿蜒草蟲唧唧。我們一步一步走向碧山巖,喝杯奉茶再往圓覺寺。走走停停捉捉蜻蜓,不知不覺已經來到鯉魚山的入口處。稍停腳步調勻呼吸,再度鼓勇像前走。來到石堦蹬道拾級而上,沿途有許多石凳供累者休憩之用。步道旁,有許多山友們留下來的傑作,歷歷在目引人遐思。[/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卅年後再度登臨斯地,山口處已有一石鯉笑著歡迎遊客。木簾走廊爬滿蔓藤,詩情畫意令人留連不已。山徑處處可見指示用的解說牌板,圖文並茂指引清楚,就算是個初登者也可按圖索驥到達目的地。[/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一路逛逛行行,鯉魚山頂已然在望。達頂視覺頓然開朗,大台北的地標建築一覽無遺。涼亭小坐山風徐來,熱氣全消汗水瞬間蒸發無存。在涼亭內,與許多陌生山有聚會一起,簡單的招呼隔閡迅速移除。一回生二回熟,就這樣大家熟絡起來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此時,有位老嫗臉色蒼白氣喘如牛,大夥你一言我一語的探詢原因,這才知道的身體過度疲累。於是眾人紛紛打開自己的揹包,爭相掏出一大堆的萬金油、或綠油精、驅風油等提神藥劑。也有人拿出五分珠、腦新、或張國周胃散備用。不分省籍不分你我,大夥關心之情溢於言表。[/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導遊是個內行人,他叫兩位女性山友在地面上鋪張塑膠布,然後二人攙扶將老嫗放平躺在布上。接著打開提神劑擦其額頭太陽穴,待那老嫗感覺呼吸順暢精神復原,這才有攙扶他坐在涼亭的石椅上。他指揮若定頗有大將之風,輕輕鬆鬆的就把問題解決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走訪鯉魚山有兩個入口,除上述之外,遊客山友還可從成功路五段,轉進大湖山莊街底入山。這端入口景緻也不錯,先至黄家祖祠歇腳參訪,然後才沿著大溝渠步道上山。光只是大溝渠山溪,沿途兩側之景色就夠你瞧的。嚴格說來這條山徑崎嶇蜿蜒走來吃力,所以老弱婦孺,最好不要走這條山徑以免發生意外。[/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一路好像是一條走不完的山徑,眼前遥無止境另人心生膽寒。或許是年老力衰關係?這趟登遊回家,足足讓我休息一週才恢復體力。儘管老妻嘮叨不休,一旦有人再度招伴登山,肯定我又是第一位報名者。[/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新細明體]【完】[/FONT][/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國小就讀松山國校,那時候台灣剛光復不久。學校設施簡陋,體育器材更是少得可憐。每年一度的學校運動會,就是我們最感高興的日子。運動會中滾大球、拔河和玩竹籃球、以及賽跑等等、算是運動會中之大項。兩年一次的校際馬拉松競賽,可說是大家共同期盼之大型比賽。[/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當時之馬拉松競賽全校都參加,賽程從學校出發經成美(萬壽)吊橋,跑至內湖再經碧山岩、鯉魚山、圓覺寺、繞一大圈回到學校終點。路程多遠我們沒有概念,印象深刻者,回到學校個個累得氣喘吁吁,上氣接不了下氣。幸好舉行都在星期六,跑完有星期日可以休息。等到星期一個個又是生龍活虎的,令老師感到頭痛的學生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印象中的鯉魚山蒼翠可愛,小學時代與柯姓同學去過好幾趟。那年我們所走的山徑,青翠蜿蜒草蟲唧唧。我們一步一步走向碧山巖,喝杯奉茶再往圓覺寺。走走停停捉捉蜻蜓,不知不覺已經來到鯉魚山的入口處。稍停腳步調勻呼吸,再度鼓勇像前走。來到石堦蹬道拾級而上,沿途有許多石凳供累者休憩之用。步道旁,有許多山友們留下來的傑作,歷歷在目引人遐思。[/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卅年後再度登臨斯地,山口處已有一石鯉笑著歡迎遊客。木簾走廊爬滿蔓藤,詩情畫意令人留連不已。山徑處處可見指示用的解說牌板,圖文並茂指引清楚,就算是個初登者也可按圖索驥到達目的地。[/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一路逛逛行行,鯉魚山頂已然在望。達頂視覺頓然開朗,大台北的地標建築一覽無遺。涼亭小坐山風徐來,熱氣全消汗水瞬間蒸發無存。在涼亭內,與許多陌生山有聚會一起,簡單的招呼隔閡迅速移除。一回生二回熟,就這樣大家熟絡起來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此時,有位老嫗臉色蒼白氣喘如牛,大夥你一言我一語的探詢原因,這才知道的身體過度疲累。於是眾人紛紛打開自己的揹包,爭相掏出一大堆的萬金油、或綠油精、驅風油等提神藥劑。也有人拿出五分珠、腦新、或張國周胃散備用。不分省籍不分你我,大夥關心之情溢於言表。[/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導遊是個內行人,他叫兩位女性山友在地面上鋪張塑膠布,然後二人攙扶將老嫗放平躺在布上。接著打開提神劑擦其額頭太陽穴,待那老嫗感覺呼吸順暢精神復原,這才有攙扶他坐在涼亭的石椅上。他指揮若定頗有大將之風,輕輕鬆鬆的就把問題解決了。[/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0] 走訪鯉魚山有兩個入口,除上述之外,遊客山友還可從成功路五段,轉進大湖山莊街底入山。這端入口景緻也不錯,先至黄家祖祠歇腳參訪,然後才沿著大溝渠步道上山。光只是大溝渠山溪,沿途兩側之景色就夠你瞧的。嚴格說來這條山徑崎嶇蜿蜒走來吃力,所以老弱婦孺,最好不要走這條山徑以免發生意外。[/SIZE][/FONT]
[SIZE=120][FONT=新細明體] 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一路好像是一條走不完的山徑,眼前遥無止境另人心生膽寒。或許是年老力衰關係?這趟登遊回家,足足讓我休息一週才恢復體力。儘管老妻嘮叨不休,一旦有人再度招伴登山,肯定我又是第一位報名者。[/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新細明體]【完】[/FONT][/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