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間值
情緒,常伴隨著私有的想法,也許正面、也許負面。萬物,總是習慣在一堆的情緒思想裏選擇左右的分別,這屬自然,也應該如此的自然。我們在分辨自己的喜好之前,是不是有一條在中的軸線可以讓我們做最後的參考,畢竟事物的本身除了兩分法,應該還有中間軸才是。
事物的兩分法,分內外、分前後、分左右、分上下、分正反,這些分辨法都要基於一種原則──所謂中線的觀點在哪兒?萬物都是含有情緒的,而情緒是我們所賦予的情感,藉由我們自身的感官與經驗,予以萬物豐富的色彩與自然。可是,這並非是絕對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也就有可能發展出不同的觀察視野,這也就是所謂的「角度」差異。
三維的立體世界,讓我們有了角度立體的世界觀,角度可以無限的擴展,像一個「圓」。存在於世界通行的事理或準則,可以說是一種存於當下的認同說法,每一個時代皆有自己的一套認同規律,或許到了下個世代,或下下一個時代,便有了被打破與被取代的可能。這是宇宙定律最有趣的地方,你永遠不知道真相處於何種階段;而真理永遠有時間差。
我們不必慌亂於這樣廣大的宇宙觀,只要觀現在有的就夠忙的了。現在我們要在兩分法的世界裏找出中間值,藉以作為事物準則的參考。中間值,其實就是事物的本心,求取的方式為,從極端的對錯分項中相互融合對方的優劣質數,結合成一個中間較大的數值,這中間值較兩側的極端值所佔的範圍大,並且可接近某一方的極端數值。常有人認為中間值是為一條不存的「中線」,沒錯,如果它是「線狀」的話,那的確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任何事物是屬於「甚麼都不是」的。但這裏求的是一個「軸」,一個事物的「軸心」,包羅著一種「角度」的視野。
我常以這樣的視野提醒我自己,盡量以公平的對待來看所遭遇的事,不因我對他人的好惡,或個人的喜厭來決定事物本身的價值。這樣可以讓我學習的更多,也可學著觀察我可能忽略的地方而尋到改進的方法。我時時提點我自己,也以這樣的論述與大家分享。
2007.11.02 初筆
情緒,常伴隨著私有的想法,也許正面、也許負面。萬物,總是習慣在一堆的情緒思想裏選擇左右的分別,這屬自然,也應該如此的自然。我們在分辨自己的喜好之前,是不是有一條在中的軸線可以讓我們做最後的參考,畢竟事物的本身除了兩分法,應該還有中間軸才是。
事物的兩分法,分內外、分前後、分左右、分上下、分正反,這些分辨法都要基於一種原則──所謂中線的觀點在哪兒?萬物都是含有情緒的,而情緒是我們所賦予的情感,藉由我們自身的感官與經驗,予以萬物豐富的色彩與自然。可是,這並非是絕對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也就有可能發展出不同的觀察視野,這也就是所謂的「角度」差異。
三維的立體世界,讓我們有了角度立體的世界觀,角度可以無限的擴展,像一個「圓」。存在於世界通行的事理或準則,可以說是一種存於當下的認同說法,每一個時代皆有自己的一套認同規律,或許到了下個世代,或下下一個時代,便有了被打破與被取代的可能。這是宇宙定律最有趣的地方,你永遠不知道真相處於何種階段;而真理永遠有時間差。
我們不必慌亂於這樣廣大的宇宙觀,只要觀現在有的就夠忙的了。現在我們要在兩分法的世界裏找出中間值,藉以作為事物準則的參考。中間值,其實就是事物的本心,求取的方式為,從極端的對錯分項中相互融合對方的優劣質數,結合成一個中間較大的數值,這中間值較兩側的極端值所佔的範圍大,並且可接近某一方的極端數值。常有人認為中間值是為一條不存的「中線」,沒錯,如果它是「線狀」的話,那的確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任何事物是屬於「甚麼都不是」的。但這裏求的是一個「軸」,一個事物的「軸心」,包羅著一種「角度」的視野。
我常以這樣的視野提醒我自己,盡量以公平的對待來看所遭遇的事,不因我對他人的好惡,或個人的喜厭來決定事物本身的價值。這樣可以讓我學習的更多,也可學著觀察我可能忽略的地方而尋到改進的方法。我時時提點我自己,也以這樣的論述與大家分享。
2007.11.02 初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