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 馬 橋 ”情 思
---------“斬馬盟誓”820周年紀念

王水寶 韓建忠

今年是辛棄疾與陳亮“斬馬盟誓”820周年紀念。正是“葉如碧玉花勝火”的初夏時節,我有幸來到這“千丈晴紅,十裏翠屏”的稼軒鄉——820年前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與陳亮“斬馬盟誓”的地方。

當年,辛棄疾爲維護祖國統一,力主抗金,收複失地,但卻遭到南宋主和派的疑忌和打擊,並一貶再貶,被長期落職於此。辛棄疾的“平戎萬裏”、收複舊山河的理想雖然沒有實現,但在漫長的賦閑生活中,辛棄疾仍念念不忘祖國南北分裂,金瓯殘缺,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憤,用詩詞寄托了憂國憂民、壯志未酬的情懷:“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不管是夢中還是醉裏,辛棄疾都沒有忘記抗金殺敵、統一祖國的宏偉大業。同時也寫下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等許多名句,充分表露了辛棄疾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

我伫立在稼軒鄉斬馬橋舊址旁,望著那波光粼粼的河水,不由心潮翻湧,那“斬馬盟誓”的故事,又回蕩在我的腦際:“靖康之恥”後,北宋崩潰,南宋偏安江南,面對國破家亡,人民流離失所,一批愛國志士,力舉抗金救國,收複山河。淳熙五年(1178年),南宋著名的愛國志士、傑出的思想家、政論家陳亮到臨安趕考,三次上書孝宗皇帝,反對議和,力舉抗金,然未被采納。在臨安期間,經呂祖謙介紹,陳亮第一次見到了時任大理寺少卿的辛棄疾,兩人都是“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的愛國志士,一見如故,相知恨晚,志同道合遂成莫逆之交。時隔十年後的淳熙十五年(1188年),當陳亮得知辛棄疾患病後,心中十分焦慮,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騎著一匹大紅馬,從家鄉浙江永康出發,冒著風雪,遠道跋涉,前來江西鉛山拜訪正在瓢泉養病的辛棄疾。當陳亮騎馬行至一座小橋畔,被正在憑軒遠眺的辛棄疾看見了,十分欣喜,似乎病也好多了,便匆忙下樓,騎馬出迎來到期思村頭板橋上,與陳亮相會於橋頭。故友相見還來不及互傾衷腸,就爲祖國“南共北,正分裂”的局面而憂慮,便共商救國方略,並互相拔劍斬馬,立誓要爲祖國統一竭盡全力,至死不渝。陳亮與辛棄疾在鵝湖盤桓十日,倆人朝夕相聚,同飲瓢泉,慨談國事,對酒賦辭,抒發了抗金救國、統一山河的政治抱負。這是多麽壯闊的胸襟,多麽熾烈的愛國情懷!從那以後,人們爲紀念這兩位愛國志士,便將期思村頭板橋改名爲“斬馬橋”,並在橋旁建了一座“斬馬亭”。這“斬馬盟誓”的故事,也就一直流傳至今,深爲後人稱道。那“斬馬橋”遺址和“斬馬亭”,也留給了後人緬懷憑吊。

我踯躅河畔,只見水鳥點點,歸帆片片,那奔逝的流水,發出潺潺的聲響,撩人沈入無限的遐想……不禁吟誦起稼軒“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名句來。這是詩人面對祖國南北分裂,廣大人民流離失所、官兵戰死溝壑的慘狀而發出的憂國憂民的長號!追昔撫今,稼軒鄉已換了人間,但是,祖國仍未統一,兩岸同胞依然忍受著骨肉分離的煎熬,“悲莫悲兮生別離”,怎不叫人感歎萬千……

絲絲熏風,將我從遐想中萦牽過來,時已紅日西锉,遠山銜著夕陽,稼軒鄉抹上了一片瑰麗的晚霞。是啊,這火紅的一片,不就像當年辛棄疾、陳亮渴求祖國早日結束“南共北,正分裂”的熱望嗎?也不就像今天海峽兩岸同胞,盼望祖國早日和平統一的燃燒著的心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