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三大土産——花爆土紙與夏布
王水寶 韓建忠


古邑萬載,地處贛西偏北邊陲,是晉朝田園詩人謝靈運(又稱謝康樂)的襲封地,因謝靈運的祖上在淝水之戰立有功勞,被封爲“康樂公”而食邑萬載,故萬載又名康樂縣。境內山川秀麗,資源豐富,素有“贛西明珠——富萬載”之美稱。而“萬載之富基於土産”,土産又以花爆、土紙、夏布爲最,成爲“萬載土産三大宗”,均馳與中外。
花 爆
花爆,是煙花爆竹(鞭炮)的總稱,爆竹起源很早,在《詩經》的“小雅·庭燎”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說法;《荊楚歲時記》裏,也有類似記載:“正月初一,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爆竹聲聲來辟邪驅鬼,奉迎吉祥。到了宋朝,四川人李畋,發明了用紙和土硝制造爆竹,開了萬載花爆的先河,成爲萬載爆竹的祖師爺。在江西萬載縣的株潭鎮,現在還有供奉李畋神像的“爆竹廟”,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方圓四十裏的老百姓都要到爆竹廟來紀念李畋先師的生日,祈望生産爆竹平平安安。這天爆竹廟張燈結彩,唱戲放爆,熱鬧非凡。
自李畋後,萬載成爲著名的花爆産地,在曆史上享有“花爆之鄉”的美譽,花爆也便成了萬載傳統的工藝和大宗出口商品。早在清道光年間,萬載花爆就“通行南北,商賈絡繹”,1918年遠銷朝鮮、日本、印度、伊朗等地,1936年4月江西省舉辦運航展覽會,萬載的“國興茂”、“振生萬”鞭炮,均榮獲浙贛特産聯合會獎狀;1964年萬載花爆在廣交會上首次展銷,倍受國內外顧客的青睐。
萬載花炮以其品種多、響聲好、響率高,且有迷人的芬芳香味而聞名中外。其中,爆竹有快引邊炮、雷鳴炮、電光炮、滿地紅等三十多種;煙花有茶花香、花籃、小青蛇、連發老鼠等一百來種。萬載煙花生産較爆竹晚,按其配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煙花産品中,有高空、低空、地面、手持、吊挂等多種類別,爲了滿足國內外客戶的需求,還研究和生産出了噴香花爆,點燃後,噴發出濃郁的清香,有桂花、茉莉、奶油等多種香型,目前已發展到12大類2000多個品種。1987年8月,萬載煙花代表祖國參加在西班牙舉行的24屆國際煙花燃放節比賽,榮獲第二名,爲國爭了光,爲故鄉爭了光,也爲遠在台灣的鄉親爭了光,爲“花炮之鄉”更增添了一重光彩。1992年12月6日,萬載縣在深圳舉辦的有來自香港、台灣、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中國(深圳)ˊ92海外投資經濟技術交流會”上,獨家舉辦了一場40分鍾的“萬載焰火藝術晚會”,當“江西萬載祝賀交流會勝利召開”的字幕焰火,在深圳香蜜湖畔騰空而起時,頓時全場掌聲四起,轟動了整個深圳,當場就有許多國內外客商與萬載簽訂了合資辦廠和訂貨合同。現在萬載花爆在國內暢銷20多個省、市、自治區,國外遠銷日本、美國、西德、荷蘭以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本朋友和香港煙花界人士,曾多次專程來萬載訂貨。
萬載花炮的制作,十分繁雜,從開紙、裁紙、搓筒、炒硝到打土鑽孔、結鞭、包裝,前後要經過70多道工序,而且都是手工操作。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花炮生産已走上了機械化道路,而自動化生産,定當指日可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