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九州統一的丘逢甲
王水寶 韓建忠
晚清抗日志士、台灣籍詩人丘逢甲先生,字仙根,號倉海,祖籍廣東梅縣蕉嶺,生於台灣省苗栗縣銅鑼灣。丘逢甲自幼聰穎好學,喜愛詩文,14歲奪得全台童試之冠,26歲中進士,官工部主事,但他無心做官,回鄉致力講學著作。1894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丘逢甲毀家纾難,召慕團練,組織義軍,鎮守台灣。1895年腐敗的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了日本。丘逢甲聞之,刺破指甲憤寫血書:“抗倭守土”,並電請政府請求免割台灣,然而懦弱無能的清政府,在日艦上獻出了割台清單。丘逢甲怒不可遏,振臂高呼:“諸父老昆弟忍棄祖宗廬墓之鄉爲犬羊窟呼?”爲了維護中國的統一完整,丘逢甲舉起了抗日保台的義旗,帶領義軍阻擊日軍,轉戰二十多個日日夜夜,打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仗,後終因敵我懸殊且又孤軍無援,彈盡糧絕而失敗。
丘逢甲抗日保台失敗後,爲不做“日本臣民”憤然離開台灣,南渡回到祖國大陸,定居廣東蕉嶺,主持嶺南教育,希冀教育救國。但在17年漫長的南渡生涯裏,丘逢甲始終未忘懷生他育他的故土台灣,始終未忘懷要洗刷國恥,收複台灣。他站在海岸邊,望著被日軍占領的台灣島,心潮翻滾,感慨萬端,寫下了懷念家園,無限鄉思的詩句:“不知成異域,夜夜夢台灣”(《嶺雲海日摟詩抄》)。1896年,台灣割讓一周年,丘逢甲痛心國土的淪喪,民族的危難,撫今追昔,百感交集,於是欣然命筆,寫下了令人肝腸寸斷的《春愁七絕》:“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字裏行間,流露出“‘了丘逢甲對國破家亡的慘痛之情與眷戀故土、思念台灣的深切情感。爲了不忘故士台灣,他把自己兩處的書房,命名爲“念台情舍”和“嶺雲海日摟”。爲了不忘收複台灣,丘逢甲面對16歲就要成年的兒子丘琮說:“我給你取個別名叫‘念台’,就是希望你不要忘記台灣,一定要繼承我的志氣恢複台灣……複還祖國”。丘逢甲盼望祖國統一的真摯情懷,多麽感人至深。
丘逢甲志在“複土雪恥”,渴望九州一統,並爲此不辭辛勞,獻出了畢生精力,就是在他彌留之際,依舊還念念不忘收複台灣,臨終前,他對家人說出了最後的一句話:“死後葬須南向,吾不忘台灣也”,便潛然與世長辭,享年僅49歲。眷戀故園鄉土,盼望祖國統一之情,是何等的深切啊!
台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台灣早日回歸祖國,是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願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攜起手來,早日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山河一統,金瓯無缺。“台灣回歸祖國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丘逢甲定將含笑九泉,
王水寶 韓建忠
晚清抗日志士、台灣籍詩人丘逢甲先生,字仙根,號倉海,祖籍廣東梅縣蕉嶺,生於台灣省苗栗縣銅鑼灣。丘逢甲自幼聰穎好學,喜愛詩文,14歲奪得全台童試之冠,26歲中進士,官工部主事,但他無心做官,回鄉致力講學著作。1894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丘逢甲毀家纾難,召慕團練,組織義軍,鎮守台灣。1895年腐敗的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了日本。丘逢甲聞之,刺破指甲憤寫血書:“抗倭守土”,並電請政府請求免割台灣,然而懦弱無能的清政府,在日艦上獻出了割台清單。丘逢甲怒不可遏,振臂高呼:“諸父老昆弟忍棄祖宗廬墓之鄉爲犬羊窟呼?”爲了維護中國的統一完整,丘逢甲舉起了抗日保台的義旗,帶領義軍阻擊日軍,轉戰二十多個日日夜夜,打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仗,後終因敵我懸殊且又孤軍無援,彈盡糧絕而失敗。
丘逢甲抗日保台失敗後,爲不做“日本臣民”憤然離開台灣,南渡回到祖國大陸,定居廣東蕉嶺,主持嶺南教育,希冀教育救國。但在17年漫長的南渡生涯裏,丘逢甲始終未忘懷生他育他的故土台灣,始終未忘懷要洗刷國恥,收複台灣。他站在海岸邊,望著被日軍占領的台灣島,心潮翻滾,感慨萬端,寫下了懷念家園,無限鄉思的詩句:“不知成異域,夜夜夢台灣”(《嶺雲海日摟詩抄》)。1896年,台灣割讓一周年,丘逢甲痛心國土的淪喪,民族的危難,撫今追昔,百感交集,於是欣然命筆,寫下了令人肝腸寸斷的《春愁七絕》:“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字裏行間,流露出“‘了丘逢甲對國破家亡的慘痛之情與眷戀故土、思念台灣的深切情感。爲了不忘故士台灣,他把自己兩處的書房,命名爲“念台情舍”和“嶺雲海日摟”。爲了不忘收複台灣,丘逢甲面對16歲就要成年的兒子丘琮說:“我給你取個別名叫‘念台’,就是希望你不要忘記台灣,一定要繼承我的志氣恢複台灣……複還祖國”。丘逢甲盼望祖國統一的真摯情懷,多麽感人至深。
丘逢甲志在“複土雪恥”,渴望九州一統,並爲此不辭辛勞,獻出了畢生精力,就是在他彌留之際,依舊還念念不忘收複台灣,臨終前,他對家人說出了最後的一句話:“死後葬須南向,吾不忘台灣也”,便潛然與世長辭,享年僅49歲。眷戀故園鄉土,盼望祖國統一之情,是何等的深切啊!
台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台灣早日回歸祖國,是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願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攜起手來,早日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山河一統,金瓯無缺。“台灣回歸祖國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丘逢甲定將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