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之旅為何是苦的呢?他在書中探討了華夏古國子民們的脾性,我ㄧ篇篇讀下去,只覺滿紙都是滄桑,彷彿中國是一顆漸漸西沉的落日,散發衰敗的美感,將永不再升起了‧‧‧‧‧‧
看待自己的祖國,誰願如此的悲觀呢?我卻有許多理由擔心天塌,縱使現在已有學者疾呼保存中國的優良傳統,但面對西方文明大舉入侵,日本明星的笑容已讓八年抗戰未癒的傷口麻醉,龍的傳人能一續千年前的馨香嗎?社會的價值觀一面倒向金錢的收益與權力的追求,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當成年人看到清幽的泉石煙林,只會想到這些形勝能在經濟上獲得多少利潤,只會計算足堪生財的一呎一吋;小孩又怎會細細品味一首優美的詩篇,又怎懂用藝術洗滌自己的心靈。這樣一來,我國的文化名勝已逐漸失去了寓教於樂的精神,徒有學者間輕聲細語的討論,而沒有在民間一呼萬應,已無法挽回古中國的頹勢。
不錯,我們的科技進步了,經濟進步了,考據學進步了,但人性還是一成不變。人類唯一的宗教就是「美」,有許多人打他面前走過卻視若無睹,自絕心靈的出路,這都是無知的可怕;沒有人不趨向好的,但通往至美至善的路途長遠且艱辛,當他們意識到要成就高尚的自己,以前很多不適當的言行都要被否定,還要經過許多次冶煉,就畏懼退縮了。於是,變成只在乎眼前擁有的,不懂放手;只耽於呼吸銅臭,天天跑股票交易的場所看行情,不願登高沐浴使人精神颯爽的山嵐。
我想,現代社會是一艘船,固有文化是錨,船絕不會沒有錨,若夜間沒有下錨防止船隻漂流,艙中的人一覺醒來便會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再愚笨的水手也不會將沒有錨的船航向遠方,就如同現代社會必須建築在傳統道德上,否則將是沒有地基的空中樓閣。要用傳統文化運用在現代社會裡,人們便得對祖先的智慧、觀念有起碼的認識與基本的尊重。
當小孩子興高采烈的看迪士尼卡通,絕不想愁眉苦臉的背誦詩云子曰;當一座座繽紛多彩的遊樂園朝我們熱情招手,也絕沒人會艱辛跋涉去看擺張冷臉的古蹟;當街道上大大的標語寫道:「秀出自己」,誰也不會聽進去老子絮叨些什麼清靜無為、抱殘守缺。
中國真是如此病厭厭的了無生氣嗎?英國的哲學家懷德海說:「我們對中國的藝術、文學、人生哲學知道的越多,就會越羨慕這個文化所達到的高度。‧‧‧‧‧‧從歷史的綿延與影響的廣度來看,中國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文明」當西方響起這種聲音,被歷史使命感壓得透不過氣的人可以挺挺腰桿了,醉心於金髮碧瞳的人也可以珍惜的摸摸黑髮了,也希望詩人們不會再寫出「中國啊中國你令我傷心」這樣憤慨的詩句。
我始終相信人心是趨向善的。年輕的孫兒即使迷戀一位女孩,將他拉拔長大的老祖母在他心中仍然佔了很重的份量。或許,只是年少氣盛吧,孫兒遲遲不肯回轉家門;那麼,中國只是借余秋雨先生的筆傾訴一種無奈,就像老祖母央求別人代寫家書,要捎給浪跡天涯的千千萬萬個孫兒。也難怪余秋雨先生寫作後,將書名定為文化「苦」旅了。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之旅為何是苦的呢?他在書中探討了華夏古國子民們的脾性,我ㄧ篇篇讀下去,只覺滿紙都是滄桑,彷彿中國是一顆漸漸西沉的落日,散發衰敗的美感,將永不再升起了‧‧‧‧‧‧
看待自己的祖國,誰願如此的悲觀呢?我卻有許多理由擔心天塌,縱使現在已有學者疾呼保存中國的優良傳統,但面對西方文明大舉入侵,日本明星的笑容已讓八年抗戰未癒的傷口麻醉,龍的傳人能一續千年前的馨香嗎?社會的價值觀一面倒向金錢的收益與權力的追求,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當成年人看到清幽的泉石煙林,只會想到這些形勝能在經濟上獲得多少利潤,只會計算足堪生財的一呎一吋;小孩又怎會細細品味一首優美的詩篇,又怎懂用藝術洗滌自己的心靈。這樣一來,我國的文化名勝已逐漸失去了寓教於樂的精神,徒有學者間輕聲細語的討論,而沒有在民間一呼萬應,已無法挽回古中國的頹勢。
不錯,我們的科技進步了,經濟進步了,考據學進步了,但人性還是一成不變。人類唯一的宗教就是「美」,有許多人打他面前走過卻視若無睹,自絕心靈的出路,這都是無知的可怕;沒有人不趨向好的,但通往至美至善的路途長遠且艱辛,當他們意識到要成就高尚的自己,以前很多不適當的言行都要被否定,還要經過許多次冶煉,就畏懼退縮了。於是,變成只在乎眼前擁有的,不懂放手;只耽於呼吸銅臭,天天跑股票交易的場所看行情,不願登高沐浴使人精神颯爽的山嵐。
我想,現代社會是一艘船,固有文化是錨,船絕不會沒有錨,若夜間沒有下錨防止船隻漂流,艙中的人一覺醒來便會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再愚笨的水手也不會將沒有錨的船航向遠方,就如同現代社會必須建築在傳統道德上,否則將是沒有地基的空中樓閣。要用傳統文化運用在現代社會裡,人們便得對祖先的智慧、觀念有起碼的認識與基本的尊重。
當小孩子興高采烈的看迪士尼卡通,絕不想愁眉苦臉的背誦詩云子曰;當一座座繽紛多彩的遊樂園朝我們熱情招手,也絕沒人會艱辛跋涉去看擺張冷臉的古蹟;當街道上大大的標語寫道:「秀出自己」,誰也不會聽進去老子絮叨些什麼清靜無為、抱殘守缺。
中國真是如此病厭厭的了無生氣嗎?英國的哲學家懷德海說:「我們對中國的藝術、文學、人生哲學知道的越多,就會越羨慕這個文化所達到的高度。‧‧‧‧‧‧從歷史的綿延與影響的廣度來看,中國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文明」當西方響起這種聲音,被歷史使命感壓得透不過氣的人可以挺挺腰桿了,醉心於金髮碧瞳的人也可以珍惜的摸摸黑髮了,也希望詩人們不會再寫出「中國啊中國你令我傷心」這樣憤慨的詩句。
我始終相信人心是趨向善的。年輕的孫兒即使迷戀一位女孩,將他拉拔長大的老祖母在他心中仍然佔了很重的份量。或許,只是年少氣盛吧,孫兒遲遲不肯回轉家門;那麼,中國只是借余秋雨先生的筆傾訴一種無奈,就像老祖母央求別人代寫家書,要捎給浪跡天涯的千千萬萬個孫兒。也難怪余秋雨先生寫作後,將書名定為文化「苦」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