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究竟是什麼呢!?
沒人能清楚定義何謂『詩意』,但是當看到美麗的事物時,人們常用『如詩如畫』來形容;當遇到美的無法描述的境界,常用的嘆語是『美的像首詩!』。
也許可以簡單的說,詩意的呈現就是一個『美』字;詩體用來述情唯美是求,用來論理也是唯美是求,即使用來罵人也是唯美是求。論理是邏輯性的,較難使用詩體來呈現美的感覺。罵人可以拐彎抹角、含沙射影,詩體在這方面可以試圖掌握指桑罵槐的美感。述情不外乎愛、恨、愁之類,這是與感覺有關的、非邏輯性的,是詩體最容易呈現美感的領域。詩的表現雖然各式各樣,由詩經、古詩、唐詩、宋詞、元曲一直到新詩,在文學上詩能獨佔一塊領域的秘方基本上就是就是給人美的那種感覺。喜,喜的很美;怒,怒的很美;哀,哀的很美;怨,怨的很美。罵人也要罵得很美,論理更要論的很美。『很美』,這樣那種詩意的感覺就出來了。
西風東進,漢詩步入新的境界『新詩』,詩體擺脫了格律、詞牌、曲牌的八股限制,完全的自由發揮成為了新詩的宿命。經過多年的摸索,新詩由完全的自由被逐漸限制在『意象的表現』,但是卻出現了一個迷思;詩意就是意象嗎?說到『意象』有一個很有趣的思考方向;如果把謎語大全拿來閱讀,不難發現裡面簡單的意象處處橫溢,同時也可發現很多新詩可以編成一本文采雕龍的謎語大全。另外一個更有趣的思考方向就是『寓言』;寓言是使用意象的技巧來論理的一種文體,常能使人產生新穎的感覺。
現在問題就出來了,究竟詩意就是意象?還是意象只是寫作的一種技巧?
如果意象只是寫作的一種技巧,當寓言變成了詩,詩意就埋入了墳墓,而墓碑上刻的碑文也許就叫作『新詩』吧!
2007/06/19 端午悼屈原有感
(ie. 這是很具爭議性的話題,如有其他論點,希望能另立標題詳細論述,不希望淪為為了筆戰而筆戰,對於進步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