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細雨綿密,針繡著一幅蒼翠的景象,可惜沒有人漫步其中,享受那沁涼若冰的喜悅。

  星期日,應該是在家裡閒散放蕩,沉溺於電子小說,咀嚼那優美情節的日子。為什麼我會在學校忙著準備下週的課業呢?身為一個新進教師,有必要磨練臨危不亂的臺風與靈活多變的教學──這是我滿足自己的最好理由。自從當了老師之後,我學會與他人緊密溝通,交流教學上的心得與對於學生、家長的觀察,摒棄以往孤僻剛愎的個性,真正融入社會這個複雜的大群體。

  這樣就夠了嗎?雨滴零落地敲著嫩葉,漾盪初夏迷人的薰香時,回顧一年來差強人意的作為,我有些沮喪,根本高興不起來。甚至是為了自己不時的失誤而感到愧疚。

  詳細回溯,我教學上的毛病實在不少,但至少可歸納出三個方向:立場不堅、做事欠缺計畫或難以實踐、應變能力缺乏。這幾個問題困擾著我的班級經營,而班級經營若做得不好,則意味一位教師在根本上的失敗與無能。

  建立威嚴,是個性軟弱的我,必須重振的氣魄。講好聽些,雖然私底下學生會說我很「溫柔」,但也意味著他們並不怕我,上課因而吵吵鬧鬧,顯露出不帶惡意的鼓譟。我因此警覺到,老師與學生還是要有適當的分野,執著於「尊重」的我若是不能適度抑制學生踰越的行止,便是種姑息。而姑息是比任何懲罰更來得罪惡的殘虐:人會屈服在嚴苛的威嚇下而肅穆自己的言行,但自然地接受「溫和」帶來的安適,便喪失了對於外界的警戒。教學是長久之計,我需要更能掌握分寸,恩威並施,在學生犯錯時以和緩的語氣糾正;上課時而輕鬆,時而嚴肅,切莫亂了秩序。

  最需督促自己的,便是立場不能游移。一旦舉棋不定,學生便會認為你可以談籌碼而開始耍賴,這時候心便要堅毅點,不能讓學生跨越底線,而這底線也不能再摸清學生個性前輕易揭曉,以避免討價還價的曖昧情境發生。

  我是個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人,但這種心態套用在教學上是行不通的。私人的瑣事姑且不論,但教學是樁重大的責任,不能不事先詳細擘畫,擬定完整的教學流程。對於這一年紊亂且漏洞百出的教學,雖然在先前有規劃好時空的分配,臨場還是會措手不及,手忙腳亂而不及反應。課堂裡出現的變數多得無法想像,可能學生受傷或是吵鬧;或許學校臨時有不得不參加的活動......這一些都會打亂教學流程,而我犯的最大毛病就是無法確實履踐計畫中的每一步驟。也可以說是不夠嚴謹,沒辦法將短短的四十分鐘作有效率的運用,大多浪費在無意義的講述及命令發佈。

  在教學前縝密地計畫有其必要,但能否實踐也是個關鍵。發覺自己在定計畫時忽略了學生的反應及需求,因此實踐起來處處制肘。倘若改變方針,以學生的角度分析課程及突發狀況,根據學生性格事先遏制他們情緒上的騷動,增加他們對於課程的興趣,或許能使教學更順利,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

  老實說,我是個很古板僵化的人,不循著計畫行事便會焦慮不安,因而面對課堂上發生的種種疑難,大多是先愣了一下,才恍然大悟自己該做些什麼,匆匆彌補那迸裂開的漏洞。教學彷彿巧妙生動的魔術,能在短暫的一堂課中變出許多花樣。而我這個癟腳的魔術師,學生都能替我抓出長筒帽中的兔子,讓人感到扼腕並覺得索然無趣。應該在課程中添加「遊戲」的要素,讓學生浸淫於知識性的玩樂中,無形中學到該有的學問,並根據他們的反應,積極摻入與生活鍵結的細節,這才是教學的目的:活在生活之中而非枯燥的課本裡。

  讓自己的心更加飛躍,不那樣死氣沉沉是重要的。心若輕盈,能創造的學生必然羽翼飽滿,隨時都可以展翅高翔。緊緊抓著教科書的我,如果不學會適當的剪裁,邁開的每一步勢必深陷於地,很難輕易拔起,遑論自由地覽閱無垠的藍天。雖然目前無法成為一名了不起的老師,但我希望能讓學生稍微有一些深藏於心的收穫。於是我坐在教室裡準備課業,每個星期六,每個星期日,直到台下的學生抹去臉上的無聊,也還不能終止。

  有人會覺得淅瀝的雨聲令人憔悴,但我卻從它的濕冷中領略清醒的真諦。我的心並不憔悴,正火熱地跳動一個又一個想法。這些想法是為了學生而存在的,從未有過遲疑,打從一開始便是如此。

  下雨的日子,我反省著自己,一針一針縫著漂浮的心絮,像微雨翩翩,輕吻料峭無跡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