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 文 三 則
王水寶 韓建忠
萬不可單是不平
時下,國人對腐化墮落、貪汙受賄等腐敗現象已痛心疾首,引起了普遍的不平。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在《隨感錄•恨恨而死》一文中說的一段話:“中國現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線,但必須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會,改造世界;萬不可單是不平。”
不平意味著不滿,不滿就要議論,所以說,不平則鳴,因此,對當前出現的各種腐敗現象,發點牢騷,這是常情,也在情理之中。並在諸多的不平聲中,有的是大聲疾呼,但也提出了療救的辦法,同時,自己保持清廉,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有的只是一味牢騷,怨天尤人;有的是對反腐倡廉失去信心,只是悲觀歎息而已;而有的呢,則嘴上成天講不平,眼裏總是看不慣,而行動上卻仿效追逐;更甚者,有的對別人搞腐敗大鳴不平,而自己搞不正之風卻心安理得。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像第一種不平者那樣,既對腐敗現象大聲鳴不平,同時又能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動來改造、醫治這個不平,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線”,那麽,腐敗現象何愁不能消除。讓我們都記住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吧——“萬不可單是不平。”
莫似木偶立公堂
清代文人紀曉岚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一個故事。說某一縣官死後,向閻羅王自我吹噓:“我在人間爲官,雖無什麽政績,但廉潔奉公,從不謀取私利,凡我到過的地方,只喝一杯清水。”閻羅王聽後,不但不加贊賞,卻刮了他一頓:“你身爲父母官,原本應爲民辦事,興利除弊,如果只想以不貪來獲取好官的名聲,何不在公堂之上立一木偶,他連清水都不喝一口,這不是更比你強多了嗎?”
固然,爲官的在位清廉,一塵不染,只喝一杯清水,這比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揮霍公款,擾亂百姓的,確實要強得多,但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那些只是廉政,卻懈怠慵懶,疏於政事,庸庸碌碌當“太平官”的確有人在。他們該管的不管,該說的不說,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但得爲官一身輕,莫管政績是平平。”這就辜負了黨的重托,人民的期望,豈不贻誤事業,愧對百姓,愧對俸祿。這種廉政,其實是庸政,本身就是一種過錯。
當今,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有許多事情等待我們去做,任重道遠,時不待人。作爲一名人民的公仆,就應該在其位謀其政,勤政爲民,興利除弊,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創一方文明,這樣,才上不愧黨,下不愧民。
屁頌與拂須
明朝趙南星的《笑贊》中,記載了這麽一則笑話:某秀才數盡,昏昏然去見閻王,正好閻王放了一屁,秀才見機即興獻上屁頌一篇曰:“高竦金臀,弘宣寶氣,依稀呼絲竹之聲,仿佛呼麝蘭之味,臣立下風,不勝馨香之至。” 閻王聞屁頌大喜,遂增壽10年,放回陽間。
聞屁獻頌,本屬無恥,可是這位巧敏佞兌的秀才,一篇屁文章,投了閻王所好,不但沒有受罰,還得獎賞,怪不得屁話得以流行至今,聞屁獻頌的人得以重用。
史載,宋朝宰相寇準,留有一口美須,平日十分愛惜,從不讓其玷汙。一次赴宴,不慎,美須上粘了點贓東西,尚書丁謂看到後,急忙上前爲之拂去。不料,寇準非但沒有賞識,反而勃然大怒,斥道:“你身爲大臣,爲人拂須,何其谄也。”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做屁頌文章的秀才、溜須拍馬的丁謂之流以及愛聽屁頌的閻王,確實大有人在,而如寇準者並不多見。因此,讀一讀這兩個故事,對於我們尤其是身負重任的領導者們來說,是大有裨益的。不要做愛聽屁頌的閻王,要做遠小人的寇準。這樣,那些慣於阿谀奉承、谄媚無恥的市儈之輩就沒有了市場,於黨、於國、於民,甚幸也!
王水寶 韓建忠
萬不可單是不平
時下,國人對腐化墮落、貪汙受賄等腐敗現象已痛心疾首,引起了普遍的不平。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在《隨感錄•恨恨而死》一文中說的一段話:“中國現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線,但必須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會,改造世界;萬不可單是不平。”
不平意味著不滿,不滿就要議論,所以說,不平則鳴,因此,對當前出現的各種腐敗現象,發點牢騷,這是常情,也在情理之中。並在諸多的不平聲中,有的是大聲疾呼,但也提出了療救的辦法,同時,自己保持清廉,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有的只是一味牢騷,怨天尤人;有的是對反腐倡廉失去信心,只是悲觀歎息而已;而有的呢,則嘴上成天講不平,眼裏總是看不慣,而行動上卻仿效追逐;更甚者,有的對別人搞腐敗大鳴不平,而自己搞不正之風卻心安理得。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像第一種不平者那樣,既對腐敗現象大聲鳴不平,同時又能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動來改造、醫治這個不平,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線”,那麽,腐敗現象何愁不能消除。讓我們都記住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吧——“萬不可單是不平。”
莫似木偶立公堂
清代文人紀曉岚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一個故事。說某一縣官死後,向閻羅王自我吹噓:“我在人間爲官,雖無什麽政績,但廉潔奉公,從不謀取私利,凡我到過的地方,只喝一杯清水。”閻羅王聽後,不但不加贊賞,卻刮了他一頓:“你身爲父母官,原本應爲民辦事,興利除弊,如果只想以不貪來獲取好官的名聲,何不在公堂之上立一木偶,他連清水都不喝一口,這不是更比你強多了嗎?”
固然,爲官的在位清廉,一塵不染,只喝一杯清水,這比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揮霍公款,擾亂百姓的,確實要強得多,但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那些只是廉政,卻懈怠慵懶,疏於政事,庸庸碌碌當“太平官”的確有人在。他們該管的不管,該說的不說,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但得爲官一身輕,莫管政績是平平。”這就辜負了黨的重托,人民的期望,豈不贻誤事業,愧對百姓,愧對俸祿。這種廉政,其實是庸政,本身就是一種過錯。
當今,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有許多事情等待我們去做,任重道遠,時不待人。作爲一名人民的公仆,就應該在其位謀其政,勤政爲民,興利除弊,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創一方文明,這樣,才上不愧黨,下不愧民。
屁頌與拂須
明朝趙南星的《笑贊》中,記載了這麽一則笑話:某秀才數盡,昏昏然去見閻王,正好閻王放了一屁,秀才見機即興獻上屁頌一篇曰:“高竦金臀,弘宣寶氣,依稀呼絲竹之聲,仿佛呼麝蘭之味,臣立下風,不勝馨香之至。” 閻王聞屁頌大喜,遂增壽10年,放回陽間。
聞屁獻頌,本屬無恥,可是這位巧敏佞兌的秀才,一篇屁文章,投了閻王所好,不但沒有受罰,還得獎賞,怪不得屁話得以流行至今,聞屁獻頌的人得以重用。
史載,宋朝宰相寇準,留有一口美須,平日十分愛惜,從不讓其玷汙。一次赴宴,不慎,美須上粘了點贓東西,尚書丁謂看到後,急忙上前爲之拂去。不料,寇準非但沒有賞識,反而勃然大怒,斥道:“你身爲大臣,爲人拂須,何其谄也。”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做屁頌文章的秀才、溜須拍馬的丁謂之流以及愛聽屁頌的閻王,確實大有人在,而如寇準者並不多見。因此,讀一讀這兩個故事,對於我們尤其是身負重任的領導者們來說,是大有裨益的。不要做愛聽屁頌的閻王,要做遠小人的寇準。這樣,那些慣於阿谀奉承、谄媚無恥的市儈之輩就沒有了市場,於黨、於國、於民,甚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