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蘇家立 » 週一 11月 20, 2006 5:15 pm
歐亞非 寫:
■回覆 召集人‧家立君:
事實上,亞非也對海明威與歌德那幾段感到印象深刻。
試想當事人的角度:貝蒂娜用畢生青春和心思,致力於與歌德永遠齊名;歌德受限於世間禮綱,極力抑制情欲,潔身自愛;
她與他都是為了不朽。就後人旁觀者的角度:貝蒂娜寫了五十二封情書,直至歌德妻子甩她巴掌,她的確成了不朽。歌德逃避
一生,為的也是「不朽」;然而他的死卻成了貝蒂娜「不朽」的開端,因為她得以支配他死後的聲名。「不朽」的意義和價值
何在?目的又是什麼?
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是人類追求不朽的最神聖境界,昆德拉稱這現象為「靈魂的惡性膨脹」(hypertrophy of the soul)
,這說法讓人印象深刻至極。而他所謂的「意象學」,明確指陳了當人們只能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這樣的「自我」只是他人
記憶裡的一個「形象」,常是以一張臉、或是動作姿態,甚至是符號呈現。
曾經放下《不朽》一書,陷入昆德拉的思維:當人們只能從他人身上看見自己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演變成他所謂的
「鬥爭」,人們為存在於他人記憶,不是宰割他人意志,就是宰殺原來的「自我」,即使讓對方承受痛苦,也只是挽救自我在
他人記憶中活存的手段。而,因追求自我而產生的種種苦悶,簡單來說,也就是源自對自身「存在感」的不安而已。
心裡感到疑惑的是:人們不向內建立自我的不朽,卻向外追逐建構在他人記憶上的不朽,然而,形象獨立發展之後,便與真
實的自我分離,導致「不朽」的也就不再是「不朽者」本身,只是一個對外的形象。順應人們喜好窺探隱私的性格來看,隱晦
的怪癖缺陷,或是人性污點,通常較光榮的事蹟為人所樂道;那麼,追求「不朽」的存在,這件事還殘存什麼意義與必要性?
還記得發明許多法語詞彙的作家拉柏雷,曾以Agelaste(希臘文)來形容那種自認了知正義真理,缺乏幽默感而不懂得笑的
的人;那些人使他幾乎放棄寫作。而昆德拉在耶路撒冷文學獎典禮上的致詞中也曾提到:「那些既不會笑又毫無幽默感的傢伙
老是虎視眈眈盯著我們。」
這樣的人的確存在,而且很多。
就像是人們總探討歌德有幾個情婦,反而不是《浮士德》;記得克莉絲帝安娜被貝蒂娜以「發瘋的香腸」(a crazy sausage)
調侃,而忽略她和歌德廝守一生的人妻美德;爭論海明威是不是有手淫欲,而非他的《喪鐘為誰而鳴》……。換個領域來看,
人們對一個政治人物的印象,大多是建立在「汙點」多寡上,而非細數他的政績。水果日報、數字週刊的銷量總是比一般內容
不聳動的刊物還高出許多。明星單憑音色、才華不易出名,宣傳期間總要來個婔聞……。
「不朽」會不會只是一個歷史的謊言?或者玩笑?這點讓人不禁懷疑了起來。
突然覺得,或許可以學學摩拉維亞村長躺在棺材裡幻想自己的不朽,這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 (笑)
由衷感謝您的用心回應,因為您的幾句話,喚起亞非對這位作家的記憶,我還記得他曾提到一句猶太諺語「人們一思考,上
帝就發笑」。瞧我囉嗦了這麼一大篇,不知道上帝是不是已經發笑多時了呢?
很高興能與您交流,祝安!
─*亞非*─
簡單來說,人們有時只在乎當他們「曾經為人」時的種種,至於死後所留下的事物,有時並不能歸類於「人所擁有的曾經」。
人們熱中於軼事已不是一天兩天了,真正被烙印在歷史的
有時可能只是稗官野史,舉三國演義來做例子好了,一般人對其的深刻印象,必然遠遠超過更貼切事實的三國誌。
而如今電玩業發達,不能否認的是,未來可能有人會把遊戲「三國無雙」取代了三國演義,雖然這樣舉例有點不倫不類,但我要強調的是,隨著時間的挪移,人們定位的角度就會不同,自然會哄抬不同的事物。
而不朽真的只是個口號?我猜想直到人類的歷史滅絕,都不會有個解答吧?
很謝謝你的詳盡解說。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