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村上龍寫的”寂寞國的殺人”,裡面談到:
“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以往物質缺乏的悲哀,而是一種寂寞。”
我覺得寫的很好,這個世界就是因為太寂寞了,但是許多父母都還停留在以往悲哀的階段,以為只要給小孩充分的物質生活就可以滿足,小孩沒有任何人告訴他該怎麼化解寂寞,所以,寂寞在不經意間擴大了,不知不覺的吞噬了每一個人,但是他們卻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只是因為太寂寞了而已,於是,問題就一直不斷加深了。
那麼上網是否可以排除這種寂寞呢?
不知道是誰說過的:”是因為寂寞而上網,還是因為上網而寂寞?”這問題已不是單純的哲學,或是心理問題,而是社會學問題,是一群人集體陷入一種無國界無空間的空虛寂寞中,當我們探討青少年為何沉迷於網路時,我們所應該探討的應該不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失敗或是怎樣,而是他們所面臨到的寂寞。
就像是書中所談到的14歲少年殺人事件一樣,社會對這幾年日益增加的異常事件震驚,但卻不明白真正的原因,反而是採取一種消極的”消去、制裁”方法去除看的見”變異”的因子,而那些隱藏在幕後的真正危機,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解決,也未曾深刻的了解過,因此對於問題而言,並沒有得到”治本”的方法,也就無法解決問題。
因此,在近幾年愈來與多人了解到這個寂寞的概念後,許多探討這種心靈層面的作品就產生了。”過於喧囂的寂寞”便是類似這種概念下產生的代表作品,描述一個社會中的個體感觸到的這種寂寞的氣氛,這種現代人產生的空虛以及焦慮不安,而村上龍的許多作品也都描述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寂寞,許多作品更是以這種基調為主,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寂寞,也能在認識寂寞後反思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了解自身的寂寞後,許多人一定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寂寞”是否可以消失?
在此書百餘頁的篇幅中,我們發現作者只有談到要我們認識”寂寞”這個概念,但並沒有提出”消去論”教導讀者去除寂寞,這或許是因為寂寞本身是一直存在的,並不能靠著其他做法消去,只能經由了解來緩和因為不安所產生的空虛,暫且忘卻自身的寂寞,消極來說,就是學著習慣寂寞的存在。
但是這樣會不會造成其他的問題產生,讓原本的問題無法解決呢?
作者在書中強調,目前的社會產生許多問題是因為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太寂寞了,造成的空虛得不到適當的彌補,問題才會不斷加深,因此,現在問題的關鍵所在是由於”無知”而產生的,並不是寂寞的存在與否,若寂寞是個不可消失的因素,那麼除了理解它也別無他法,更何況寂寞本身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必存性,對個人成長方面具重要的影響力。
在本書所無提及的是關於寂寞與孤獨的差別。關於這兩者之間的重疊以及相似是個人想探討的部分。對於個體的孤獨和心靈的寂寞,我覺得,若孤獨是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個體孤獨,那所造成的不過是一種有點哀愁的寂寞罷了,但若長久的外在孤獨而造成內心的孤獨,那是種比寂寞還悲哀的孤立,也是外物無法破入的絕對隔絕。
若一個人感到寂寞,內心還會產生空虛,這是種好現象,是由於”慾望沒有達成”而產生的,換個角度想,我們應該高興,至少他還有所求,有所依戀。但是孤獨卻是連空虛也不再有的麻木不覺,是一種由於空虛長久沒有得到彌補,寂寞不停侵蝕的結果。
因此,若孤獨是由寂寞逐漸交織而成的繭,讓一個人漸漸被絕望侵蝕而漠視的社會是有罪的,不提出警告的我們也是悖德的謀殺犯。本書所提出的是14歲少年具體殺害同伴的事件,但是在心靈上的謀殺呢?這或許是更值得深思的地方。
“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以往物質缺乏的悲哀,而是一種寂寞。”
我覺得寫的很好,這個世界就是因為太寂寞了,但是許多父母都還停留在以往悲哀的階段,以為只要給小孩充分的物質生活就可以滿足,小孩沒有任何人告訴他該怎麼化解寂寞,所以,寂寞在不經意間擴大了,不知不覺的吞噬了每一個人,但是他們卻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只是因為太寂寞了而已,於是,問題就一直不斷加深了。
那麼上網是否可以排除這種寂寞呢?
不知道是誰說過的:”是因為寂寞而上網,還是因為上網而寂寞?”這問題已不是單純的哲學,或是心理問題,而是社會學問題,是一群人集體陷入一種無國界無空間的空虛寂寞中,當我們探討青少年為何沉迷於網路時,我們所應該探討的應該不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失敗或是怎樣,而是他們所面臨到的寂寞。
就像是書中所談到的14歲少年殺人事件一樣,社會對這幾年日益增加的異常事件震驚,但卻不明白真正的原因,反而是採取一種消極的”消去、制裁”方法去除看的見”變異”的因子,而那些隱藏在幕後的真正危機,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解決,也未曾深刻的了解過,因此對於問題而言,並沒有得到”治本”的方法,也就無法解決問題。
因此,在近幾年愈來與多人了解到這個寂寞的概念後,許多探討這種心靈層面的作品就產生了。”過於喧囂的寂寞”便是類似這種概念下產生的代表作品,描述一個社會中的個體感觸到的這種寂寞的氣氛,這種現代人產生的空虛以及焦慮不安,而村上龍的許多作品也都描述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寂寞,許多作品更是以這種基調為主,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寂寞,也能在認識寂寞後反思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了解自身的寂寞後,許多人一定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寂寞”是否可以消失?
在此書百餘頁的篇幅中,我們發現作者只有談到要我們認識”寂寞”這個概念,但並沒有提出”消去論”教導讀者去除寂寞,這或許是因為寂寞本身是一直存在的,並不能靠著其他做法消去,只能經由了解來緩和因為不安所產生的空虛,暫且忘卻自身的寂寞,消極來說,就是學著習慣寂寞的存在。
但是這樣會不會造成其他的問題產生,讓原本的問題無法解決呢?
作者在書中強調,目前的社會產生許多問題是因為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太寂寞了,造成的空虛得不到適當的彌補,問題才會不斷加深,因此,現在問題的關鍵所在是由於”無知”而產生的,並不是寂寞的存在與否,若寂寞是個不可消失的因素,那麼除了理解它也別無他法,更何況寂寞本身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必存性,對個人成長方面具重要的影響力。
在本書所無提及的是關於寂寞與孤獨的差別。關於這兩者之間的重疊以及相似是個人想探討的部分。對於個體的孤獨和心靈的寂寞,我覺得,若孤獨是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個體孤獨,那所造成的不過是一種有點哀愁的寂寞罷了,但若長久的外在孤獨而造成內心的孤獨,那是種比寂寞還悲哀的孤立,也是外物無法破入的絕對隔絕。
若一個人感到寂寞,內心還會產生空虛,這是種好現象,是由於”慾望沒有達成”而產生的,換個角度想,我們應該高興,至少他還有所求,有所依戀。但是孤獨卻是連空虛也不再有的麻木不覺,是一種由於空虛長久沒有得到彌補,寂寞不停侵蝕的結果。
因此,若孤獨是由寂寞逐漸交織而成的繭,讓一個人漸漸被絕望侵蝕而漠視的社會是有罪的,不提出警告的我們也是悖德的謀殺犯。本書所提出的是14歲少年具體殺害同伴的事件,但是在心靈上的謀殺呢?這或許是更值得深思的地方。